编者按
5月27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将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四川的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作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获批的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是协调四川南北发展的战略纽带,是推动建设经济第四极发展的重要引擎。
奋进新征程,成都都市圈如何贯彻落实省委的新要求、新部署,充分发挥成都辐射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优势,推动一体化、同城化发展,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本期锦观智库约请省市社科院专家为成都都市圈建设支招。
三个角度值得关注
·从川渝区域协同看,要在联动中实现融合
·从“中心—外围”关系看,要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从生产力布局看,要在竞合中跨域整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廖祖君
锦观智库:成都都市圈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您认为,现阶段的成都都市圈有哪些特征值得关注?
廖祖君:当前,成都都市圈正加速发展,经济位势不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占比从2010年的44.7%上升到2020年的46%。从人口来看,成都都市圈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由2010年的30.2%提高到2020年的35.4%。最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比值由2010年的4.08上升到了5.86,这表明资源、要素向首位城市集中的趋势仍在继续。随着成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成都为中心,德阳、资阳、眉山等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所以,未来一段时期将是进一步推动成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优化提升都市圈人口经济聚集效应的窗口期。
锦观智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了成渝地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和功能内涵。作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切入来建设成都都市圈?
廖祖君: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值得关注的角度:从川渝区域协同看,要在联动中实现融合。随着成渝地区在西部乃至全国发展中重要地位认识的进一步提升,各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国家战略平台将寄予更大的政策利好期望。因此,如何建立和健全更加系统、长效的协同发展机制,如何推动空间发展战略的统筹协调,进一步保障成渝地区在联动中实现融合发展,是下一步成都都市圈建设必须重点考虑的内容。
从“中心—外围”关系看,要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处于城市群成长期,必须以更加统筹兼顾的思维来看待“中心—外围”的现实差距。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在城市群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避免区域差距过分拉大。另一方面,要顺应城市群发展规律,把握时机做优做强成都都市圈极核功能,通过打破人口资源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地发挥极核的引领带动作用。
从生产力布局看,要在竞合中跨域整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要从优化成渝地区重大生产力布局的战略高度,克服资源争夺等竞争大于合作的短视思维,特别是要率先打破成德眉资行政区划限制,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前瞻谋划,推动优势产业在都市圈内形成更加合理的分工协作。
锦观智库:区域发展中,协同问题最为关键。对于成都都市圈来说,如何让城市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
廖祖君:首先,要坚持强核心和广辐射系统联动,构建协同一体的区域空间结构。强化成都都市圈建设,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推动成都形成“一山连两翼”城市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五大片区的比较优势,推动成都都市圈内部以及与其他经济区的差异化协同化发展。
其次,要突出现代化和都市化双重导向,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成都都市圈与重庆都市圈之间重大基础设施配套、衔接和共建共享,合力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第三,要强化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再造,建设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引导城市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引导制造业成链集群、智能高端发展,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培育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整合优化重大产业平台,加快建成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合力打造中国制造“第四极”。
第四,要推动跨区域和普惠性供给创新,建立共建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推进都市圈内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创新政府与市场相衔接的公共服务投入机制。推动跨区域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第五,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健全同城化、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探索建立同城化利益协调机制,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形成跨区域合作项目财税利益分享模式。
成德眉资如何携手
·将建设都市圈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相统一
·开展城市生态环境评估
·推进构建完善的城市公园体系
·优化绿色共享空间布局
成都市社科院同城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廖茂林
锦观智库:国外的都市圈发展已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建设经验,从国外都市圈建设来看,“极核引领”和“多心多核”两种模式有何特点?
廖茂林:“极核引领”是都市圈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国际发达型都市圈制定发展政策的重要导向。东京都市圈的繁荣正是在以东京为核心的引领下,实现都市圈城市协同发展。东京是集金融、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东京都市圈核心城市,而都市圈其他城市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存在着较大差异,而都市圈内部的优势产业是各个城市进行合作的前提与基础。
多中心均衡发展是国际大型都市圈发展的另一重要特点。在世界主要都市圈均面临着交通拥堵、人口急剧增长、土地资源紧缺等城市病时,在区域发展与都市圈规划中,多中心这一概念逐渐成为特大城市在空间协调、均衡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工具。以兰斯塔德都市圈为例,其位于荷兰西部,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乌得勒支四个核心城市,跨越北荷兰、南荷兰、弗莱福兰、乌得勒支四省。兰斯塔德都市圈作为荷兰重要的经济区与人口聚集区,以荷兰25%的土地面积与近半数的人口创造了荷兰五成的GDP。兰斯塔德都市圈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与产业区域合作是这一概念的典型代表。
锦观智库:都市圈建设的关键在协同。成都都市圈如何打破行政藩篱,促进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为例,谈谈如何以“一体化”为导向,促进都市圈内区域常态化合作?
廖茂林:通过都市圈内不同行政区域、不同层级的政府间相互协作,形成行政、市场、公共服务、金融等领域一体化发展。以上海大都市圈为例,该区域内建立“三级运作”政府合作机制,探索高效决策—协调—执行的组织架构。在长期的一体化过程中,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以联席会议为主要形式审议决策关系区域发展的重大事项,实现在行政上的一体化要求。
在行政一体化的基础上,城市间建立一体化市场,优化行政边界审批流程、统一异地市场准入制度与考核标准,打破内部市场管理的行政壁垒,提高市场合作对接效率。开展一体化产权交易平台、大数据中心等信息共享平台,依托“互联网+”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信息要素在区域市场中的流通。
锦观智库:日前,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成都都市圈内的4座城市,围绕在龙泉山脉的四周。对此,您认为山同脉、水同源的成德眉资,如何携手构筑蓝绿交织生态空间,打造近悦远来的都市圈?
廖茂林:将建设都市圈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相统一。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由高能耗、高污染、低利润产业向低能耗、低污染、高利润产业发展转变,大力发展大数据、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创意经济等新业态,形成创新发展新动能。
开展城市生态环境评估。对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开展摸底调查,找出生态问题突出的区域,对城市生态空间进行识别,分级分类梳理并制定保护、修复、利用规划方案,破解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等各类资源不可增长的矛盾。
推进构建完善的城市公园体系。公园体系作为城市“蓝绿灰”三大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绿色铆钉,会牢牢锚固城市公园形态,是对以道路框定城市基本格局的根本转变,也是防止盲目建设和无序扩张的有效措施。城市公园体系构建要以自然生态本底为基础,响应人民和城市发展需要,并突出地域风貌和城市个性、层次分明、类型齐全、数量达标、分布均衡、功能完备、品质优良,达到“出门见绿、步行入园”,实现绿色福利由各类人群公平享受。
优化绿色共享空间布局。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职住兼顾,保障百姓无论从住所还是工作单位出发5—10分钟都能到达绿色共享空间,实现绿色福利全民均等化享受。通过线性廊道将城市商业区、文体休闲场所、历史文化遗址等与公园绿地有机连接起来,促进公园绿地与生活文化的融合;广泛建设开放式公园,减少封闭式公园,与城市空间融合,强化开放、共享理念;推动公园与周边街区的融合共享,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健身和休闲空间;按照“可进入、可参与”的原则,结合林盘院落、亭台楼阁等打造多级驿站体系,共同形成500米半径的驿站服务圈,提高公园的可达性和使用的便利性。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张舟 陈仕印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图片 本报资料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