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初《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布两年多以来,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袋逐渐退出市场,可反复使用的无纺布袋成为主要替代品之一。但实际上,无纺布袋并不是“布”袋,而是塑料制品。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长期滥用,也恐将成为继塑料袋之后的另一个白色污染源。
成为最被消费者接受的替代品
日前,记者走访了北京市丰台区多家商场、超市发现,一般大型商超、连锁店除提供付费可降解塑料袋外,还有无纺布购物袋出售。在某大型超市西红门店中,记者看到,在售的无纺布购物袋价格在1.5元到5元之间,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无纺布袋坚韧耐用,可重复使用,有时候品牌方还会印上广告,免费送给来购物的消费者。
如今,无纺布袋成为了最被消费者接受的塑料袋替代品,上海市消保委去年发布的《长三角禁限塑新规消费侧研究报告》显示,76.4%的受访者表示家中有无纺布袋。很多消费者认为无纺布袋美观、便宜、结实,认同它成为塑料袋的替代品,且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无纺布袋是环保的。“这种袋子不能清洗,沾上油污就扔掉了,反正是环保袋,也不会污染环境。”吴女士的这种观点很具有代表性。在一次在线调查回收的1016份有效问卷中,756人表示“不认为无纺布袋是塑料制品,不会造成污染”。
本质仍是塑料制品
那么无纺布袋真的环保吗?
安徽宿州丰灵塑业有限公司副经理李孟和告诉记者:“无纺布袋的原料其实就是塑料,主要包括PP(聚丙烯,占总数的62%)和PE(聚酯,占总数的24%)两种。其实质仍为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在自然环境中,其降解过程和传统塑料袋一样缓慢。因此,这些被冠名为‘布’的袋子既不属于限塑新政中所说的‘布袋’,也不能称之为‘非塑制品’。”
记者查询得知,英国环境署在2011年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无纺布袋至少需要重复使用11次,才能弥补它带来的污染。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胜告诉记者:“超市、外卖餐等使用的无纺布袋较薄,承重、提携、防水防穿刺性能要求并不高,做工、质量和耐用性较差,容易出现破损、开线等情况,难以重复利用。若无纺布袋只使用一次,单个无纺布袋的能耗是一次性塑料袋的17.8倍,碳排放是一次性塑料袋的16.7倍。”他表示,民众普遍误以为无纺布袋就是传统布袋,对其污染问题认知模糊,部分商家为减少“限塑令”损失,广泛使用材质轻薄、容易破损的无纺布袋替换,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限塑令”初衷,导致新的污染,需高度重视。无纺布袋作为过渡产品无可厚非,但是大量使用恐怕将成为继塑料袋之后的另一个巨大的白色污染源。
鼓励循环使用 抵制“一次性”
刘胜告诉记者,无纺布袋应尽量循环使用,注意回收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李孟和表示,相比于塑料袋回收企业,回收再利用无纺布购物袋的企业少得可怜。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得知,我国目前生产无纺布袋的企业达到31000多家,而从事无纺布回收的企业仅有不到100家。
同时,无纺布购物袋目前并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企业生产所采用的是无纺布涉及的国家标准为GB/T 5709—1997《纺织品非织造布术语》。而随着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更多消费者倾向于使用环保、无污染的生活用品。为此,刘胜建议先要完善行业标准,从防潮、坚韧、承重、厚度等方面制定无纺布袋制作标准,要求达到标准的无纺布袋才可以流通于市场,否则同于传统塑料袋予以处罚。引导制造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遵守行业标准,加强对无纺布袋通用性设计,满足非特定场景的使用需求。
刘胜表示,相关部门也要对无纺布袋制定更为具体的管理和引导措施,将不符合行业标准的无纺布袋纳入“限塑令”监管范畴,严厉打击无资质生产销售行为。规范企业商家广告发布,要求平台加强广告审核,严禁误导或虚假宣传行为。同时,加强对“一次性”无纺布袋的宣传科普,让其摆脱“布”的虚名,引导广大民众正确认识无纺布袋,大力倡导环保节能理念,鼓励循环使用,对丢弃的布袋垃圾正确分类投放,抵制“一次性”无纺布袋。
文| 本报实习记者 解 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