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有明媚的阳光,有芬芳的花香,有劳动的欢乐。5月27日,光山五小低语组开展了"读写结合,构建高效课堂"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三(9)班刘安涛老师主讲。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有李校长、王校长以及光山县第五完全小学语文组老师。
刘老师展示的课例是《我们奇妙的世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准备了精美的视频,让大家感受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深入感知"奇妙"一词。
刘老师带领学生捕捉天空的奇妙时,抓住色彩的不断变化,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朗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捕捉天空形状的变化,依据云彩的形状展开想象,学生说的多,想象也就变得丰富起来,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天空的神奇,而且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进行进一步的仿写,就容易多了。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刘老师结合小练笔:你看……的珍藏,让同学们将方法融会贯通于纸笔之间。孩子们一个个化身为小作家,把脑海里那些奇妙的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妙趣多多。真正做到了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课堂教学结束后,大家齐聚会议室,就本节课例进行了研讨交流。
刘安涛老师说课
随后,以电脑派位的方式随机抽取了一、二年级教师代表评课。
一年级张梅老师评课
刘老师这堂课语言具有艺术性,教态端正大方,富有激情;课堂设计具有层次性,教师结合精美的视频、图片理解关键词句,突破了重难点;读写结合,助力课堂高效性,教师巧妙地设疑启发,学生抓住文本特点,大胆想象,迸射出一朵朵智慧的火花。
二年级余佳丽老师评课
刘老师课堂语言魅力无穷,声音悦耳,课堂语言精炼,字字句句恰到好处,不拖泥带水,干净纯粹。老师能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词句,感悟世界的奇妙。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仿写句子能够引导学生训练表达,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仿写,让大家受益匪浅。
教而后思,研而致行。分享收获后,大家提出了问题讨论交流。
一年级组问题:读写结合具体有哪些策略可以利用到课堂上?
二年级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读写兴趣?
李青青老师发言
教学中有效的策略有:
1、课前预习,积累丰富的写话素材。课前可以让学生围绕课本主题,主动搜集素材,并思考这些素材如何运用到我们的写话当中。
2、生动展示,激发学生的续写兴趣。用多媒体选择一些有趣视频和图片作为素材,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课堂实践,巧妙实施读写结合。设计生动性兼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如分角色表演,让学生运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进行演绎并写出自己参与实践的感悟。
4、以读代写,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通过角色朗读,理解文中蕴含的情感,完成高质量的续写活动。
总之,课堂上还是要创新教学方式,巧借课文节点促进续写结合,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切入文本,鼓励孩子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积累素材,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读写素养的提升。
万云老师发言
1、课堂内,少些对课文内容进行枯燥机械的分析,多用来实践——朗读课文,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等。常让学生谈谈感受和收获,加强同伴,老师和文本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有感而发。
2、课堂上创设情境训练写话,创造性续写,仿写课文的某个片段,仿写整篇课文等形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3、拓展课外阅读,由童话,寓言等入手,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继而阅读其他类型的书籍。鼓励学生互相交流感受或者写读后感。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4、注重反馈。班级内经常开展读书分享会,作文评比大赛等活动。教师也可以在班级群展示优秀作品,或者出版作品小报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读写兴趣。
通过此次研讨,大家对于"读写结合"课型的探索思路更加清晰。
最后,李新林副校长针对本次语文组教研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鼓励老师们在思考中前行,在思考中沉淀,将语文教学之路走得更实、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