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健灵的作品一直在关注弱势人群,从《象脚鼓》描写听障儿童的成长,到《野芒坡》讲述孤儿院孩子的命运,她的新著《云顶》是继《蜻蜓,蜻蜓》和‘甜心小米’系列之后,又一次聚焦乡村留守儿童。”在近日由新蕾出版社主办的殷健灵长篇小说《云顶》作品研讨会上,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认为,该书是一个催人泪下的讲述乡村少年成长与反哺的故事,也是一本深切关注留守儿童命运的儿童教育小说。
《云顶》依托发生在四川、贵州等地真实的“童伴妈妈”故事进行文学创作,讲述了在崇山峻岭之中一所特殊的云顶小学,是一群留守孩子的童伴之家。一对从大山走出的夫妻毅然放弃城市生活回到乡村,以无私奉献与大爱,呵护这些或懦弱或自卑或叛逆或伤痛的孩子,成为他们共同的“妈妈”,告诉了他们什么是“家”,什么是“爱”,让他们收获成长的幸福。
回忆创作过程,殷健灵说,2020年夏天,她听到一个美好的词:“童伴妈妈”——这是一项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的留守儿童关爱项目,通过培育农村妇女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采取“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以“童伴妈妈”为抓手,以“童伴之家”为平台,以县级横向联动机制为保障,建立村级留守、困境儿童监护网络,确保儿童福利服务递送“最后一公里”。截至2021年12月底,在四川、贵州、云南等10个省、106个县、1379个村开展“童伴妈妈”项目,惠及75万余名儿童。
为了寻访“童伴妈妈”项目,殷健灵两次前往贵州和四川的大山深处,与“童伴妈妈”和留守儿童们生活在一起,用文字记录下最真实的感受。在她看来,“童伴妈妈”项目是一种真正的进步,从关爱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到守护他们的精神成长。这是经过这么多年,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所给出的充满人性化的关爱方式。“这些‘童伴妈妈’,有的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有的从外面嫁过来,有的在外面打工重新回到家乡,她们也许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都具有比学识更加宝贵的‘爱心’。”
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云顶》的主题立意、文学表达以及出版价值等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一致认为该书是一部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态的优秀作品,作家写出了留守儿童身上顽强的生命力、对未来的憧憬,写出了“童伴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守护和奉献。
“文学是用来补心的,作家是补心者。殷健灵乐于补心,乐于用她柔和而又劲道的文字,对那些深陷人生困惑和心灵危机的人进行疏导。”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认为,用于补心的,不是几句安慰的话,不是简单的抚慰,而是悲悯——那种油然而生的、无边无际的悲悯。“那所高山之巅的云顶小学,更像是一个心灵修复的精神工厂。而看了《云顶》的读者,也会得到补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国龙说,《云顶》在文体上是一种创新,双重叙事视角交相辉映,人物群像让人唏嘘。“更令人可叹可敬的是,被生活抛弃、被命运放逐的云顶的孩子们,并没有抚摸着童年创伤自怨自艾,而是把所有的负能量都转化成了正能量。”
在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徐妍看来,“云顶”不只是这部小说的名字,也是一个与新世纪中国同频共振的诗性世界,更是殷健灵所选取的观察和体察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一个诗性视点。作家固然不回避留守儿童的创痛,但更确信爱与美会给予留守儿童再生的力量。正如殷健灵在《云顶》后记中所言,从“走出去”到“走回来”——这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到那时,乡村的孩子才不会“失爱”,一家人完整地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才是人们向往的“最好的生活”。
“文学和艺术来自生活,救我们出离生活的艰辛和苦难,这是文学和艺术存在的最大理由,也是让我们这些操持文字的人,继续写下去的动力。”殷健灵说。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01日第10版
作者:本报记者 却咏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