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627.5公顷,湿地生态系统多样,动植物种类丰富,园内有千亩红莲、千亩芦苇荡、11种鱼类、62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东方白鹳,二类保护动物有灰鹤、大天鹅等多种鸟类,广阔的水域为鸟类迁徙提供了良好的觅食场所和繁殖栖息地。
2017年以来开展的一系列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持续改善了白云湖的水质,极大提高了湿地生态环境质量。
退塘还湖。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建立之初,80%的湖面被鱼塘侵占,白云湖湿地恢复的最重要的工作即开展退塘还湖,对湖内所有1500余家鱼池进行了清理,完成退塘还湖1.6万亩,拆除鱼池管理房1495处、30万平方米。
清理违章。全面清理违建2万平方米,迁出湖区内全部国有企事业单位34家;清理原有养鸡场、养鸭场大小500多家,杜绝生活垃圾及粪便对湖区水质的污染,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恢复湖面。在退塘还湖的东部和西北部区域开展地形整理,破除原有鱼塘塘埂,在中心堆建生态岛,周边恢复大水面,开挖土方590万立方米,扩大水域面积6000亩,恢复了烟波浩渺的白云湖湖泊景观。
湖区清淤。因常年生长芦苇和荷花,以及鱼池清洗等,造成湖泊淤积,湖泊沼泽化极其严重。2019年完成湖区清淤面积1450余公顷,有效遏制了湖泊退化。
动物栖息地建设。除开挖湖面外,在东北部区域保留部分塘埂,形成迂回水道生境,同时保留部分鱼塘,形成深浅不一的水塘生境,为不同种类的鸟类提供丰富的栖息觅食环境。
重塑生态岸线。坚持以自然岸线为主,基本保持自然状态,无岸线硬化,开展的恢复工程均采用自然岸线,未做任何硬化处理,并在湖面到湖心的设计上采用缓坡入湖,创造从陆生到湿生到水生的自然梯度。
植被恢复。对退田和退塘的区域,加强了芦苇、荷花等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尽量利用和发挥自然的湿地恢复能力,提倡非干扰恢复和自然状态的植被重建过程。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在保护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态服务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的同时,通过合理有效的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野生动物尤其是水鸟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在迁徙季节,白云湖栖息的水鸟多达万余只,“鸟中熊猫”震旦鸦雀也在白云湖的区域多次发现。水体质量改善明显,全参数评价结果为III类水质,双参数(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评价结果为Ⅱ类水质,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体标准,湖体水岸和景观保持自然状态,开阔的水域与周边建筑较为协调,大面积自然生长的芦苇和野生红莲使湿地景观更加秀美。(高宏景)
来源: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