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报纸记者、副主编,又自立门户开创公众号,开设线上线下课程……陈瑜说,自己在上海做了近20年的媒体工作。如今年逾不惑的她说,自己和8岁时相比没什么变化,好奇心和正义感推着自己一路向前走。而许多人在接触了陈瑜开创的“人生大不同”、“少年大不同”两个公众号后,却看到自己的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甚至发生人生轨迹的转变。
图说:陈瑜
有心理学背景的媒体人
小学二年级时,陈瑜就立志做记者,因为这份工作可以不断有机会去提问、探究,同时又能推动社会朝着更公平、良善的方向发展。
高一时,她考进《青年报》学生记者团,当上了小记者。开专栏,写小说,再加上在上海几家大报实习的经历,助推她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解放日报当记者,圆了幼时的梦想。2006年至2018年,她就任《申江服务导报》副主编。
当个媒体人不稀奇,可陈瑜还兼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身份。这要从她的一段工作经历说起。有一次,她去看守所采访一个诈骗犯罪嫌疑人。检察院的工作人员陪她去。采访完出来,工作人员说,这个人一直在骗你啊。陈瑜大吃一惊:“啊?我怎么一点没看出来?”她这才发觉,语言不一定可靠,要对人有更深的了解,得再去学点什么。“当时误打误撞学了心理学,没想到后来在开办公众号‘少年大不同’采访孩子时就派上了用场。”陈瑜深感庆幸。
图说:陈瑜担任“人生大不同”讲座的主持
“人生大不同”探索可能性
报纸不能和读者直接互动,她考虑以文化讲座、课程为媒。主题是什么呢?陈瑜当时三十几岁,发现周围的同龄人总在抱怨自己人生的不足。开创公众号“人生大不同”,起这么个名字,就是希望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激发大家想一下,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人生,问一问自己真正擅长什么,从而实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或者看看别人的人生样本,再反思一下自己的人生。
2011年,她策划的文化公益机构“人生大不同”诞生了,通过微博、微信发公告招募,办了很多线下活动,光讲座就有近300场。其中,哈佛大学教公正课的桑德尔教授,来到上海商城剧院演讲。场地最多可容900多人,却有五六千人报名。陈佩斯、王伟忠、陈丹青、李银河等名流也应邀来开讲座,主题涉及嘉宾们各自的领域,也是五花八门。“最初,我们去找嘉宾。做了一两年后,大部分活动的嘉宾是自己找上门的。”
“人生大不同”也授课。线下“大不同会馆”的第一个场地在岳阳路近建国路,是一栋小洋房。戏剧班在那儿开课,陈瑜做过助教。正逢周末,整条岳阳路梧桐掩映。她推开教室的门,阳光洒在木地板上,学员们专注地做着热身动作。她突然感到这个时刻很美好,大家放掉很多世俗的东西,为了共同的志趣、为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而聚在这里,真是难得。这样的付费课一般每期26个学员,连着几天上完。参加的绝大多数是中青年职场人。
“人生大不同”还有舞团,艺术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学员们也经常参加各种演出,包括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乌镇戏剧节上表演。陈瑜起初没想过要公开演出。可是,有学员由此萌发浓厚的兴趣,报考英国皇家演讲和艺术学院,攻读导演系硕士,毕业时成了优秀毕业生。回国后,她的身份从自由职业者变为独立导演。
图说:“少年大不同”视频号录制现场
“少年大不同”给孩子挖“树洞”
“人生大不同”的口号“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是陈瑜想出来的。她希望通过艺术不同的类目,让人们认识自己的内核。
2016年,陈瑜的工作开始涉及家庭教育。当时“人生大不同”的受众集中在22-45岁。她看到这群人的心理问题,希望这一代父母在培养下一代时能有更开放的心胸和空间。于是她尝试线上开课,其中与心理学专家陈默老师合作开设的“如何做不焦虑的家长”系列,播放量达1500万次。这也让看到陈瑜看到,焦虑心理已在社会冒头,而且愈演愈烈。
2018年《申报》休刊,陈瑜索性脱身出来,重点做公众号“少年大不同”,聚焦家庭教育。她为“少年大不同”设计的口号是“做不焦虑的家长 和孩子一起成长”。“算是歪打正着吧。”本来延续“人生大不同”的路子,主打面向中青年的文化教育,戏剧、舞蹈、名人讲座,现在“少年大不同”除了线上线下的课程外,2020年7月又开了“少年发声”专栏。在陈瑜看来,孩子们是教育的对象,然而教育的舆论场日渐喧嚣,却听不到孩子们的声音。她琢磨着,能否直接和孩子们对话,听听他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少年发声”就是最直接的出口。在每期“少年发声”推文的末尾,都有陈瑜的微信二维码,底下写着“我是陈瑜 我一直在”。
主动加她微信的孩子都有倾吐的欲望。而被爸妈叫来聊的孩子,也有愿望想说些什么。“我们聊得比较深。有些孩子聊完后,爸妈会跟我反馈,说他们聊完后很开心,有释放的感觉。”这让陈瑜觉得很欣慰。聊完了,她也会给有需要的孩子或家长支招。
访谈后,不少家长变了。有一个二胎家庭的哥哥,小学二年级,他弟弟上幼儿园。妈妈觉得哥哥特别闹、难带。陈瑜通过和哥哥聊天了解到,因为有了老二,他对妈妈的爱有很大的渴望。这个访谈把其中原委都理清楚了。后来,妈妈告诉陈瑜,孩子的爸爸把公众号上登的这篇访谈收藏在手机里,哪天自己看着老大又要嫌弃又要发火的时候,拿文章出来看,气就消了。
到去年7月,这些采访问答结集出书了,书名就叫《少年发声》。扉页上写着“孩子们倾吐的树洞”。孩子们真是把“少年发声”专栏当成了树洞,甚至只是希望有人能听听自己说话。“这些话代表他们的思考,很多想法并非来自家长,而是透露出他们对人性的探测。”有个三年级的孩子看了《少年发声》,让妈妈加陈瑜微信,聊一聊。他说,你这本书很好,非常真实。“真实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陈瑜说。
她就在媒体人对真实的坚守下,一步步前行着,很快,《少年发声》第二期也要出版了。
新民晚报记者 张家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