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区一家托管机构的宿舍。
如今,素质类兴趣班成了课外培训的主力,图为一商场内各种兴趣班的广告牌。
芦笛小学旁边的一家午托晚托机构。
七星区某小学周边有不少艺术培训班。
“双减”之前,市内小学周边各种英语、数学等学科类培训班、午托晚托班受到学生和家长青睐。学生、家长对这些“课后服务”需求巨大,而提供课后服务的机构都来自校外,“午托晚托”、“名师培训班”名额还曾十分抢手。
如今,随着中小学“双减”政策的落地,以及校内课后服务的普及,昔日喧哗热闹的“学科类培训班”有些门庭冷落,有的为求生存转行,有的甚至关门,而校外“午托晚托”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学校周边“课后服务”大量减少
“之前,学校外面有七八家午托晚托班,每家生意都挺好,家长当时为了能占一个床位,还经常早早排队报名。”5月31日下午,在芦笛小学外,附近一家午托晚托机构的负责人秦女士说起了近几年的“午托晚托”的经营状况,“可从2018年开始校内午托后,我们的招生情况急转直下,附近陆续有几家关门。”
秦女士说,“现在学校旁边就剩我们一家了,也只是做一些老客户介绍来的生意。而现在‘双减’政策落地,学校也有了‘课后服务’,下午放学时间延后,原来的‘晚托’时间也被挤占掉了,搞不好我们今年也要考虑转行。”
从最初的七八家午托晚托机构拼到最后只剩一家,芦笛小学附近的行业竞争可谓十分激烈。而在市内,这样的状况并不罕见。
在育才小学附近的居民区里,十几块“午托晚托”的牌子挂在道路两边,这些托管班有的在临街的位置,有的在居民楼深处。
5月30日中午放学时间,托管班的工作人员陆续领着学生们从学校回到宿舍,每家能带走十多名学生。
一家午托晚托机构的负责人蒋女士告诉记者,这个片区有正规资质的机构就有20家左右。之所以还有这么多托管机构,很大原因是因为育才小学暂时还没有开放校内午托,很多学生和家长有托管的需求。
随着市内学校“校内午托”的普及,蒋女士觉得该校开设校内午托也是迟早的事情,“我们现在也是做一天算一天,每天都十分焦虑。”
除了对未来的“焦虑”之外,现状也让蒋女士担忧:“竞争太激烈了。原来这里只有五六家,每家招生都能招满。随着其他学校校内午托的开展,不少其他地方托管机构就搬到了这里。现在我们招到的学生数量,还不到过去的30%。”她说,“午托的价格在每月500-700元不等,晚托价格比午托高300元左右。这样的价格已经好多年没变过了,如今物价涨了,我们的各项成本也大幅升高,但因为竞争太过激烈,谁都不敢先行涨价。”
“我们当时投资了30多万元,硬件环境算是比较好的,而且还有‘老客户’,可现在能容纳100名学生的宿舍,入住率仅有20%。”蒋女士说。
课后服务市场“洗牌”很正常
对于桂林各小学附近的午托晚托、学科培训机构的情况,广西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张海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虽然“双减”政策落地时间并不长,但给教培市场带来的变化已经逐渐显现,而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午托晚托、学科培训机构已经由“蓝海”逐渐变成一片“红海”。
张海丰说,“双减”政策落地后,“校外禁止开设文化课程培训班”、“学校增设课后服务,延长放学时间”等措施得到实施。另一方面,自2018年起,市内有条件的小学就陆续开设了校内午托等服务,有关部门对校外午托机构的监管、审核陆续收紧,这就使得“课后服务”这块“蛋糕”发生了明显变化。
对此,育才小学附近一家托管机构相关负责人韦女士深有体会。去年下半年至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学校开始提供“校内课后延时服务”,这使得晚托人数锐减,他们和其他众多托管机构一样,已经开不起晚托班。
张海丰说,在几年前,午托晚托这一块“蛋糕”仅存在于校外,从事课后服务的机构也不多。但随着政策变化,“校内午托”开始分往各所小学内,加上“学校增设课”,导致晚托的需求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对于学科培训班的‘严控’,导致原有培训机构数量大大萎缩,这一部分人员投入到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的午托晚托行业,进一步导致‘供需失衡’,市场状况也‘从蓝变红’。”张海丰说。
一些经营者探索“突围”之道
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记者走访时还是发现了转型成功的例子。
在育才小学附近,韦女士经营的托管机构比较成功。面临激烈的竞争,她的午托班还能够招到100名左右的学生,宿舍几乎“满员”。 “优质的服务、安全健康的饮食以及对学生安全的用心负责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10多名工作人员分工非常细——管食堂的人就不会管宿舍。我们的伙食是六菜一汤、荤素搭配,起床还有营养点心,保证孩子们吃得开心又健康。”韦女士说,自己这家托管机构已经在学校旁边开了二十来年,之所以“屹立不倒”,靠的是他们把事情“做细”、“做精”,从而积累起来的口碑。。
在中华小学附近开托管班的郑女士则表示,他们的午托除了简单的“托管”外,也会进行一些相关教育,比如注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们会在排队、就餐、午休等多个环节去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习惯,还会培养孩子的团结、集体意识,这也是很多家长选择我们的原因。”郑女士说。
中华小学附近一家艺术类培训机构的负责人阳女士表示,校内课后服务虽然会对校外培训机构有冲击,但对他们的影响有限。
她说,“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对于孩子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课后延时服务也是非学科类的,虽然会对很多培训机构造成冲击,但对于一些有口碑、资历老的艺术类培训机构影响确实较小。
“我们现在的学生人数还有200多,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属于小班教学,教学内容更加专业,一些家长会既选择校内课后服务,又选择校外艺术培训。而且,我们走的是差异化的路线,校内的课后服务可能很少有我们这样的培训,所以很多家长还是愿意送孩子来我们这样的专业机构培训。”阳女士说。
家长期待课后服务良性竞争
在市场“洗牌”之际,总有一些经营者能够生存发展,他们的“成功之道”无一例外都是在质量、差异化方面下功夫。
记者采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得知,近年来,随着校内午托服务的开展,以及“双减”政策的落地,校外午托机构的数量确实出现了明显减少的趋势。而且,相比于过去较为“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现在对校外“课后服务”如午托、晚托、培训班等机构的要求也越发严格。
以午托晚托为例,经营机构需要取得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登记证等,且和校园周边餐饮行业监管一样,接受风险等级评估。一年检查不低于3次,在春秋季学期开学等重要节点,还会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安全检查。
“在更加严格的审核、检查标准下,能留下的校外课后服务机构,在质量上肯定需要达到更高的要求。”市场监管部门一位相关负责人说。
“因为监管越来越到位,以前校外那些没有证的培训班,经过‘洗牌’几乎全部关闭了,这也让我们在选择培训班的时候能更好地‘避坑’。”家长秦先生告诉记者说,“随着培训班进一步走专业化、差异化的路线,课后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孩子们参加培训的效果也会更好。”
市民徐先生的孩子在七星区一所小学上三年级,学校开展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十分丰富,包括唱歌、画画、足球、鼓号队、科技等多个方面,一个月费用也就100多元。
“但我的孩子早前一直在学习钢琴,也有一定基础,要想让孩子在琴艺方面更精进,还是要选择课外培训班。”徐先生说,“如果有一天校内服务能满足孩子的兴趣,而且质量不错,我也愿意选择校内课后服务。”
徐先生说:“校内、校外的课后服务,其实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应该可以形成‘良性竞争’,家长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各取所需。最终,随着课后服务的质量提高,受益的还是学生。”记者陆鑫林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