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通胀触顶?别逗了!我们正站在世纪大通胀的开端

0
分享至

大约从去年这个时候开始,“通胀”就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关键词。一年下来,可能咱们中国人因为国家的未雨绸缪和宏观调控,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明显感觉;但在中国之外,通胀已经让绝大部分国家焦头烂额。油价上涨、粮食紧缺、工业金属价格高位徘徊,国际煤炭价格也翻上了天。这一系列价格飙升,反应在民生中,就是大众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民众生计日益艰难。相应的,压通胀,也成为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中国除外)启动加息周期的最大表面理由。

不过,最近,情况似乎有了点变化。美国那边,通胀似乎有触顶迹象。同时,在美国施压下,好像opce+也同意增产。而相应的,美联储也适时放出了放缓加息的鸽派声音。一时间,有些经济观察者欢欣鼓舞,认为全球通胀已经触顶。

那么,全球通胀真的触顶了吗?

我觉得不是。在我看来,通胀不仅没有触顶,恰恰相反,才刚刚开始。从长期来看,我们现在正处一场全球通胀大周期的历史开端。

当然,我知道,我的这个看法很多人并不认同。毕竟短期看,通胀面临美联储加息缩表的强势压制;而往远点说,大家都知道美国经济硬着陆已经是大概率事件,一旦美股暴跌,美国经济崩盘,接下来就是经济危机和大萧条——届时消费疯狂萎缩,供应大幅过剩,这种情况下,不通缩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有通胀呢?

但其实事情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这么简单。虽然表面上看,加息和萧条,分别在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都对通胀构成压制。但实际上在看不到的台面下,催发通胀大周期的因素,要比前者更加凶猛!

首先,我们要想一下,导致当下全球大通胀的因素是什么?很多人将其归咎于过去十多年,尤其是疫情这两年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大放水,同时叠加俄乌冲突带来的大宗商品市场动荡。

这个理解当然是正确的。但里面也不是没有问题:

首先,大放水又不是现在才有的。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就率领全球央行开启了放水模式,这场水漫金山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但这十几年里,绝大部分时候全球通胀都没有起来——不仅大众消费品价格保持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也都是半死不活;直到这两年疫情后才一跃而起。

其次,所谓俄乌冲突加剧通胀,这个当然没错。但实际上,我们观察油价,其实在俄乌战争还没爆发的去年,就已经冲破了80美元这个近年未有之高位。工业金属——以最重要的铜为例,它的上涨趋势也是从19年开始的——那时候别说俄乌战争了,连疫情都还没爆发。

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大放水和俄乌战争,只是通胀的加速器;但并不是导致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既然如此,那无论是美联储收水,还是可能出现的俄乌地缘政治冲突消退,那也只能说是把通胀加速器收回笼子;但并没有触及催发通胀的根本原因。

那么,催发通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大众消费品这个层面,其实说白了就是供应链的破坏。而供应链的破坏有两层原因:一是疫情的影响;二则是逆全球化,中美对抗导致的全球化产业链分工体系的效能下降。

全球化本质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过去四十年里,这个优化配置的结果,就是产业链向中国集中。而现在基于自身的政治经济因素,西方开始积极推动逆全球化,中美对抗日趋加剧,这本身就是政治对经济的干扰破坏,是对资源优化配置的颠覆。

那么,这两个因素,在未来会消退吗?第一个存在不确定性——因为谁也不知道新冠会不会出现新的强势变种;而且海外躺平后,新冠后遗症对劳动力工作效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现在也不得而知,还需时间观察验证。至于第二个,也就是逆全球化、中美对抗对产业分工体系的破坏,这个可以肯定了说,不仅不会消退,反而会在未来不断加剧——这依然会导致商品价格上升。

至于大宗商品上涨。我们前面说了,这事儿在俄乌战争前,甚至疫情前就已经开始了。为什么十多年不涨的大宗商品,会在这两年暴涨?这固然是疫情对生产的破坏;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产能不足。过去十多年里,美国为了压制通胀,为大放水保驾护航,所以一直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势打压大宗商品价格,这导致资源方没有动力扩充产能,十几年下来,全球资源供应已经到了一个紧平衡的节点。就算没有疫情、没有俄乌战争,大宗商品价格也是会因为供需失衡,逐渐重回涨势——而疫情导致的放水,以及俄乌战争,只是让这种趋势加剧而已。

而在未来,一方面,大家都知道,加息只是为了更好的降息,所以美联储迟早还会重回放水周期;另一方面,这一轮经济危机后,只要美国收割全球不能成功,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会大幅下降——这意味着美国大概率无法像过去那样强势掌控大宗商品定价权。当这个最大压制力消除后,大宗商品又岂能像过去那样老实?

只要大宗商品价格压不住,这种来自上游的压力就会逐渐传到到大众消费品,进而成为全球通胀的原动力。而这个原动力,和逆全球化、中美对抗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生产效能恶化汇合在一起,就会构成未来全球长期通胀的两大战略基础。

当然,有些朋友肯定不服气——你这都是从供应端角度分析的。但需求端那边,如果经济危机爆发,大萧条来临,全球消费力肯定是要大幅下跌的,这种下跌,完全可以对冲供应端涨价的影响,进而将通胀压制!

确实,经济危机是大概率,大萧条也很有可能会来临。但这一次的大萧条,和我们熟悉的1930大萧条还是有区别的。1930年代,当时人类货币还处在金本位,也就是货币价值是与相应的黄金数量直接挂钩的,而且法理上可以自由兑换。

黄金总量在一个时期内是大致恒定的,而且黄金也不可能短期内大量快速的开采。这种情况下,面临经济危机和大萧条,当时的央行能采取的救市手段是很有限的——由于货币要跟黄金挂钩,它不能随意增发货币。如果强行增发,偷偷摸摸来一点可能还行,但大规模的滥发,那就是恶性通胀,钞票变纸——就像当时的魏玛德国一样,然后体制崩溃。所以1930年代罗斯福应对大萧条的主要经济手段,就是财富再分配,强行向资本征收高额赋税,然后通过大修基建等以工代赈,转移给平民。

不过现在的情况,跟当年不一样。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人类完全迈入信用货币时代。而美元成为唯一的世界货币。所以这一轮如果最后美国股市崩盘,经济危机降临,美国肯定是疯狂放水扩表,重新祭出印钞大法。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经济危机和萧条的到来。因为这并没有解决经济上出现的问题,只不过是利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让全世界给自己买单——反正钱是美联储印的,首先是落到美国人手上,他们拿出去买买买,只要大家还认美元,它就还是能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多就是需要的美元比以前多一些罢了。

但这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而且鉴于世界上绝大部分商品都是以美元定价,所以这也就意味着美国通过印钞,把通货膨胀传导到了全球。

不过,如果仅仅是这一步,那也就是常规操作——毕竟这种烂招美国用了几十年了,大家也都这么熬了过来。

但这一次,情况尤其严重:一方面,这一次美国捅的窟窿前所未有的大,所以如果用这一招的话,未来救市所需要放的水会前所未有的多——这本身就是对美元信用的超级重锤。

另一方面,现在美国摆明了已经相对衰落,有些hold不住场子。所以大家眼见美国如此,也不再甘心像过去那样,为美国制造的通胀买单。具体做法,就是开始想方设法的在交易中绕过美元。

这种做法在现在就已经现出端倪,俄罗斯趁着西方制裁,直接玩起了资源卢布;沙特也传出有可能把部分石油交易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消息;中国疫情头两年外贸出口赚了个饱,但外汇总量却一直维持在3万亿刀左右,这多赚出来的钱去哪儿了?说白了就是拿去到处买大宗商品,反正就不想留过多美元。至于资源国,也纷纷开始限制出口。

这种玩法,搁以前肯定是要被美国收拾的。小国这么玩,直接把你灭掉;大国这么玩,那也得招制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但现在大家都这么玩,美国却有点无可奈何,这背后反映的问题,就很明显了。

最要命的是,这才只是个开始。现在美国还没崩呢,大家就已经未雨绸缪。要是接下来美国崩了,实力大衰,那就更镇不住场子;其他国家肯定会在去美元化的道路上更加变本加厉。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未来市面上会有更多的美元,但却只能买到更少的商品。但美元毕竟是世界货币,绝大部分商品都是用美元计价。美国虽然经此一劫,难免加速衰落,但轮绝对实力,依然是全球第一,所以美元信用也只能是逐步瓦解,而不可能一朝倾覆。所以在量变还没有形成质变之前,以美元计价的全球大通胀,在所难免。

当然,大家肯定会说,那就用本币升值来对冲不就完了?这个搁咱们中国确实可以。但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有中国的经济实力,可以推动人民币升值;更不是每个国家都有中国的综合国力,能够无视美国的威胁,把滥伐的美元挡回去。实际上,大部分国家,最后都还是免不了被滥伐的美元裹挟,沦为大通胀的受害者。

而美国衰落、美元信用瓦解大环境下,还会催生另一个通胀源头:就是大宗商品强势周期的开启。

前面我们说了,大宗商品之所以在10年代的放水周期里却反常的长期颓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的强势打压。毕竟美国是全球霸主,又是全球最大消费国,更掌握着大宗商品定价权。由于通胀是放水的天敌,美国为了确保放水保经济的逻辑能够维持,所以一直不竭余力的打压大宗商品。

但美国的打压效果,是建立在美国霸权和美元信用坚挺的基础上的。现在美国和美元明显不如以前,而如果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美元收割全球失败,二者的颓势更将倍增。

这就给了资源国夺回对自家资源话语权的良机。谁都不愿意自家宝贵资源贱卖,谁都想掌握自家资源的国际交易话语权。以前美国当道,玩消费决定生产的逻辑,大家对此无可奈何,现在美帝力不从心,战略格局逆转,大家当然蠢蠢欲动。

而过去十多年对资源价格的打压,使得生产商缺乏扩产意愿,这相当于给资源国翻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最狠的是,普京又趁势而动,掀了桌子。

俄罗斯此举有两方面意义,一是本身加剧了资源提供方与消费需求方的关系扭曲;二是俄罗斯本身就是世界级政治军事大国,它的挺身而出,相当于资源国这边总算出了一个造反的带头大哥——这种角色中小国家当不了——会被美国锤死,只有俄罗斯才有资格。有俄罗斯带头,其他中小国家总算有了主心骨和挡箭牌,所以胆气更壮。

很多人觉得,未来经济滞胀,上游大宗商品供应方的日子不会好过。但这个其实并不绝对——毕竟整个10年代的放水周期,大宗商品也没见涨不是?再往远了说,上世纪70年代,同样是全球滞胀周期,可当时油价不也是超级强势?

那么,为什么70年代的滞胀周期,油价却能一飞冲天?逻辑很简单——opec国家齐心协力,限制配给——你需求量减少?那我就把供应量减的更少,始终保持紧平衡不就完了!

说白了,这就是消费方和生产方最更强势的问题。上世纪70年代时,opec强势,所以哪怕经济停滞,老子油价照样上天。到了10年代,美国这个消费方更强势,所以哪怕大放水,经济依然繁荣,大宗商品照样被摁趴下。

而现在美国明显相对衰落,未来极有可能会更衰落,而生产方这边,捕捉到这个契机的两大资源国——沙特和俄罗斯抛弃前嫌开始合作——opec+重新强势,并成功带动各类资源国。所以大宗商品牛市,即便在经济危机后,依然大概率会延续。

而这种生产与消费主导关系的逆转,又与美元信用衰落叠加在一起,会让大宗商品更加强势。美元是世界货币。但美国明显已经把它的信用玩崩了——疯狂的放水,叠加动辄的制裁限制,让大家对美元信心越来越差。但美元虽烂,但迄今为止,又没有任何一个其他货币可以替代它的功能和地位——人民币、欧元、英镑都不行。至于黄金,因为总量有限,明显不敷所需。所以大宗商品作为经济运行的硬通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部分替代美元信用下滑留出的空白,被各国所囤积,进而加剧稀缺。

大宗商品看涨,那所有消费品迟早也得跟涨,通胀自然就不可遏制。而美元信用的虽衰未倒,以及国际交易美元定价规则的将覆未覆,这又决定了一旦紧缩周期结束,哪怕全球经济遭受重创,但随之而来的美联储重新放水扩表,又会加剧商品价格的抬升。

生产和消费两端,同时受通胀因素催动,而且这种催动还十分猛烈且持久。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哪怕通胀会因经济波动(比如美股崩盘和大萧条)受到暂时性的打压,但这种向下动能所能起到的效果都是暂时性的,中长期看,通胀,而且是长期性的通胀,会和经济衰退和停滞一起,构成未来全球经济的主旋律。

这就是滞胀。这就是我们未来所必须面对的大环境和现实!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很紧张——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接下来的钱又要变毛?而且是持续性变毛?既然是全球大通胀,那我们岂不是逃无可逃?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通胀肯定是谁都逃不掉。但具体到中国,我们的情况,肯定会比其他国家好得多。我们虽然也会在某些方面,受到通胀的影响;但更大层面,我们反而有可能因为这种通胀受益!总而言之,我们有很大的概率,把这场对全球绝大部分来说是灾难的滞胀,变成中国人的福利,并趁此机会,实现中国普通民众财富的进一步递增。

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2235节。喜欢的读者,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持续收看全部云石海外风云系列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讽刺?欧洲杯2队默契打平后携手庆祝晋级!罗马尼亚终结24年等待

讽刺?欧洲杯2队默契打平后携手庆祝晋级!罗马尼亚终结24年等待

我爱英超
2024-06-27 02:36:39
火葬场烧尸人:见惯了生离死别,最喜欢年轻漂亮的女尸

火葬场烧尸人:见惯了生离死别,最喜欢年轻漂亮的女尸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6-26 12:43:21
此时此刻,菲律宾竟向中国提出不可思议的要求!

此时此刻,菲律宾竟向中国提出不可思议的要求!

占豪
2024-06-26 03:47:38
奔驰降价潮引发豪车贬值,车主们欲哭无泪

奔驰降价潮引发豪车贬值,车主们欲哭无泪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4-06-26 01:50:29
回顾:真是好男人,生产后妻子患抑郁症,男子每天带着妻儿送外卖

回顾:真是好男人,生产后妻子患抑郁症,男子每天带着妻儿送外卖

佑宛故事汇
2024-06-25 18:14:53
疯狂一夜!2笔签约将达成,勇士老板表态,湖人欲组三巨头争冠

疯狂一夜!2笔签约将达成,勇士老板表态,湖人欲组三巨头争冠

体坛小李
2024-06-26 08:08:08
笑麻了!河南超15.5万人达一本线上热搜,我笑死在评论区

笑麻了!河南超15.5万人达一本线上热搜,我笑死在评论区

糖逗在娱乐
2024-06-26 19:48:21
50%的抽成太狠,直接下架,腾讯现在或比谁都后悔没做手机

50%的抽成太狠,直接下架,腾讯现在或比谁都后悔没做手机

芯怡飞
2024-06-24 08:07:42
欧盟汽车关税大逆转!24小时多国齐齐反对,法国总统力挺遭围攻!

欧盟汽车关税大逆转!24小时多国齐齐反对,法国总统力挺遭围攻!

户外小阿隋
2024-06-25 22:11:58
CCTV5+直播捷克vs土耳其:捷克背水一战难赢 土耳其打平就出线

CCTV5+直播捷克vs土耳其:捷克背水一战难赢 土耳其打平就出线

智道足球
2024-06-26 15:21:26
笑麻了!西北工大:我们的航海专业不是造船而是打船,评论区笑死

笑麻了!西北工大:我们的航海专业不是造船而是打船,评论区笑死

亿通电子游戏
2024-06-26 15:26:16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俄乌战争最起码给中国又争取了五年时间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俄乌战争最起码给中国又争取了五年时间

曾经年少
2024-03-05 11:38:53
大批巴铁准备参战,100万民兵一级战备:以军发现这一次不同寻常

大批巴铁准备参战,100万民兵一级战备:以军发现这一次不同寻常

黄丽搞笑小能手
2024-06-27 00:53:06
唐尚珺查分后直播,一招控住8万人陪他熬夜,网友:还是珺哥聪明

唐尚珺查分后直播,一招控住8万人陪他熬夜,网友:还是珺哥聪明

糖逗在娱乐
2024-06-26 11:36:29
6月24日,蔡依林彭于晏,万万没想到啊!

6月24日,蔡依林彭于晏,万万没想到啊!

仙人掌说娱乐
2024-06-25 10:41:41
轰动一时的香港名媛碎尸案宣判了!结果却出人意料..

轰动一时的香港名媛碎尸案宣判了!结果却出人意料..

港港地
2024-06-25 10:05:42
我“参加了”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分享一下经验

我“参加了”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分享一下经验

机器学习与Python社区
2024-06-26 11:06:52
两个蠢货,把领导给坑死了……

两个蠢货,把领导给坑死了……

景来律师
2024-06-27 00:07:25
江苏新沂农商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良玉离任约7年后被查

江苏新沂农商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良玉离任约7年后被查

澎湃新闻
2024-06-26 18:10:33
离开美颜滤镜的林志玲也不抗老,皮肤松弛皱纹明显,可穿搭却挺嫩

离开美颜滤镜的林志玲也不抗老,皮肤松弛皱纹明显,可穿搭却挺嫩

宋若时尚搭
2024-06-25 19:48:24
2024-06-27 02:54:44
云石
云石
历史角度解读中国崛起外部因素
956文章数 744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曹远征:不能被"产能过剩"的概念所困惑

头条要闻

欧洲杯-乌克兰0-0比利时 卢卡库失良机依旧哑火

头条要闻

欧洲杯-乌克兰0-0比利时 卢卡库失良机依旧哑火

体育要闻

战胜心中的魔鬼,36岁的他上演欧洲杯首秀

娱乐要闻

冯绍峰带儿子看舞台剧,想想更像妈妈

科技要闻

不再"独宠"小鹏!大众投了特斯拉宿敌360亿

汽车要闻

37.99万起坐拥"陆地空客" 翼真L380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旅游
游戏
艺术
数码

亲子要闻

肉好像被烧烂了!夏天小心这种虫子出没!佛山已有幼儿园孩子中招......

旅游要闻

7月1日起沙特将成为中国公民出境团队游目的地

还有剑圣不能穿越的单位?那些你不一定知道的魔兽冷知识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数码要闻

小米米家迪士尼公主限定吹风机亮相:独特紫色设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