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身边的老字号,就会想到百年老店濮家馄饨。濮家馄饨不仅是美食的传递者,更传递了一份旧日的情怀。
小时候,奶奶经常带我和弟弟逛街:在十字路口的百货商店里购点针头线脑,在武家巷的路边菜市场买些农家蔬菜,在东关楼旁边的濮家馄饨铺吃一碗馄饨。记忆中,濮家馄饨店是住家的门面,堂屋里摆了几张小方桌,老板忙着加工细细的小刀面,擀着薄薄的馄饨皮,老板娘在一张四方的馄饨皮里挑进丁点儿肉沫,再用手一捏,熟练地包好一个个馄饨。门前有一个烧煤的大炉子,把馄饨倒进滚开水的铁锅里,煮上瞬间工夫,捞到碗里,加入茶壶里的调料,端上桌。我们细嚼慢咽地品着馄饨味道,最后连汤带水喝个精光,儿时的画面记忆犹新。
小学时,同学家和濮家是街坊邻居。我有时去同学家玩,见过馄饨店砌新炉子的场景:四方的炉子外壁砌上一块块砖面,再往耐火土和好的泥巴里加进头发,这样搪出来的炉子内壁在燃烧过程中不易开裂。听同学家长讲过濮家良好的家风:早年间挑担买卖的时候,接济逃荒过路者一碗阳春面;寒冬下雪的日子里,收留困难求助的外乡人临时住宿;孩子在店里帮忙时有不符合卫生规范的行为,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濮道华夫妇的言传身教,对子女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城市化建设,道路拓宽,馄饨店搬到了现在的文昌路,两间门面环境整洁。在传统馄饨、锅贴和面条的基础上,新增了10多个馄饨品种,免费提供自制的泡菜、萝卜头、雪里蕻等小菜。生意经营中,拾金不昧的故事时有发生:一位做生意的过路客,用餐后粗心落下一包现金,数小时后焦急万分地找回来,失而复得的心情激动不已,一再表示要酬谢被婉言谢绝;记不清拾到过多少遗失店里的汇票、手机、皮夹和证件,收获了多少声“谢谢”……被人们传为美谈。
那一年,台湾的叔叔婶婶春节后来江浦,酒席间聊起家乡的小吃,我端着钢精锅去濮家下了碗馄饨。父亲和叔叔频频举杯共叙亲情,大家一边吃着母亲摊的面饼,一边吃着美滋美味的馄饨,不觉进入“春前腊后物华催,时伴儿曹把酒杯。蒸饼犹能十字裂,馄饨那得五般来”的意境。孩子一家住在城里,我们去时常会买几份生的馄饨,用小瓶装上调料一道带过去,全家人品尝过程中赞不绝口。
“一路打听过来,终于找到了!”有次陪外地朋友吃馄饨,一位老先生欣喜地走进店里。攀谈中了解到:他小的时候,父母被派来江浦帮助筹建五交化公司,寒暑假他会来住一些日子,父母常带他来吃馄饨,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后来父母调回城里,他也去了外地工作定居。这次回来探望父母,借此机会来这边参加同学聚会,起早过来寻找着吃碗馄饨。“还是小时候记忆里的味道!”他一边品尝着馄饨,一边沉浸在过往的回忆中。
这些年来,不时有人找上门商量开分店,给出优厚的加盟条件,但濮家人不为利益所动。“资本进入,必然考虑获取一定利润。如果管理不到位,就会影响食品的质量。”刘佳的一番话,道出了濮家一直秉持的经营理念。听他讲起过往:1937年底,他的外舅公去南京买面粉再没有回来,一直杳无音讯;2007年他大学毕业,顺利找到了市里的工作,因为母亲身体的原因,毅然辞职回来接班经营,“一份创业不易,需要一直坚守”,言简意赅中透出坚定的信念。
濮家馄饨创始于1923年,从当初走街串巷的“扁担馄饨”到今天,经历了祖孙三代的发展过程,始终坚持传统馄饨的特色,已被列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口相传中,濮家馄饨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喜爱的一道美食,江浦人家喻户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