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陵需要有人守护,有许多宫女承担了守陵的角色。这些宫女的生活不被外人所知,历史上的记载也并不多。
不过研究这些零星的记载中会发现,守陵宫女的生活非常悲惨,悲惨到人们都怀疑取消殉葬制度到底是好,还是坏,甚至认为守陵还不如殉葬!
殉葬和守陵
在西汉之前,并没有专门的守陵制度,因为去陵墓的人都殉葬了。
殉葬制度是让人闻之色变的一种制度。
殉葬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个阶段:杀殉、停殉以及活殉。
历史记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
在最初阶段,被殉葬的人不仅数量多,而且手段残忍,基本上要被分尸,然后投入墓葬之中。
到了汉朝,皇帝尊奉儒家,全力禁止殉葬。虽然殉葬事件偶有发生,但相比之前来说,已经好太多了。
可汉朝之后,尤其是到了辽国时期,殉葬制度死灰复燃,而且采用了更为残忍的“活殉”。
《辽史》中记载了多次殉葬的案例,其中大多数都是活殉。
按照记载,每次殉葬的人数最少100人以上。这些人被赶入墓穴之后,沉重的墓门随即封死。
古代的贵族墓葬面积大约300平方米左右,计算下来大概有30万升的氧气。每个人每天需要550升氧气,这也就意味着墓室内的氧气理论上最多可以支撑5天。
当然,实际情况没有这么乐观,毕竟人还要呼出二氧化碳,所以能支撑3天就不错了。
此外食物和水的问题也非常严重,尤其是100个人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互相残杀,甚至为了存活还会啃食他人的血肉,那种哀嚎声时不时就会传到古墓之外。
史书记载:“然四五日后,仍可闻冢内之哀嚎。”
所以我们看挖掘出来的殉葬墓坑里,里面的人骨都有损伤,都是在古墓中打斗时留下来的。
说到这里可以发现,不论是杀殉还是活殉,都很残忍。而活殉那种身处在黑暗的墓中,随时会被他人杀死的恐惧和压迫感,更是让人后背发凉。
因此历史上许多朝代减轻或废除了殉葬,从而改成了更为人性化的守陵制度。所谓守陵,也就是让宫女或者没有子嗣的嫔妃住在皇陵里,继续伺候皇帝的“饮食起居”。
最早提出守陵制度的,是西汉刘邦的妻子吕雉。
刘邦死后,因为当时实行黄老清流之术,所以尽管吕雉痛恨刘邦的嫔妃,也只是杀了一个戚夫人,其他的嫔妃连同她们手下的宫女,一起被派到皇陵中继续伺候皇帝。
吕雉的做法看上去很善良,实际上是囚禁了这些嫔妃。不过因为这个制度没有杀戮,被后世认可,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从这一点来看,守陵制度是殉葬制度的改版,是时代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不过许多人并不知道,看似进步的背后,则是更加恐怖的心理折磨。
伺候逝去的皇帝
守陵的宫女被选中以后,她们会被带入皇陵的特定地点居住,随后根据安排进行每天的工作。
若细分一下,她们的工作大概是三大类。
第一类是要伺候皇帝的“饮食起居”。按照中国的丧葬习俗,人在去世后家人会烧香供奉。而烧香在古代就被认为是逝者在“吃”。所以这里的“饮食”,就是每天早中晚各上一炷香。
起居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每天都要打扫陵墓,没有什么特别的。
第二类是祭祀的准备工作。古代皇家祭祀仪式繁多,每隔一段时间,或者国家遇到问题的时候,在任的皇帝就会祭祀祖先。这个时候,守陵宫女需要准备祭祀的相关事宜。
这类工作虽然累一点,但做好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不会有性命之危。然而接下来的第三类工作,让人无法接受。
第三类是表演。这就无法理解了,在皇陵里守陵,表演什么?
皇帝虽然去世,但相应的娱乐活动一样都不能少,比如舞蹈。
守陵宫女人的人数不多,一般一位主子就一位,多了也不会超过三个。而她们每隔一几天就要给逝去的皇帝表演舞蹈。当然,为了不惊扰皇帝,不能奏乐,不能发出声音。
两三个人还好,若只有一个人来到皇帝的陵寝内跳舞,一幅惊悚恐怖的画面就展现了出来。
身穿彩衣的宫女,半夜时分,在幽暗的烛光之下,一个人在陵寝内跳着无声的舞蹈。那种死寂的沉静,让人汗毛直立。
许多守陵宫女承受不了内心的恐惧而变得疯癫。
小结,背后思考
在守陵制度之前,皇帝死了,嫔妃要陪葬。主子死了,宫女要陪葬。看上去很可怕,但起码死得痛快,不用受太多的罪。
古人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其实活罪往往更可怕,就好比这些守陵宫女,她们虽然不用殉葬赴死,但内心要忍受巨大的心理折磨,如此这般,她们还不如殉葬来得直截了当。
参考资料《史记》、《辽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