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昌潍大众报社人员合影(后排左三为宁本君,中排左二为卢宗圣、左五为李仁廉、左八为修世榕、左十为张在湘)
丁美照近照(2022年4月11日拍摄于其小区)
移动互联时代,想了解一地新闻,快捷而便利,可在报纸还需铅字排印的年代,如何收集国内、国际新闻?4月11日,记者采访了《昌潍大众》老报人丁美照,听她讲述听着收音机抄录新闻的日日夜夜。
每天零时上班,听着广播记新闻
丁美照1937年出生于青岛,1956年昌潍地区到青岛招工,她被分配到昌邑,1959年底调到《昌潍大众》。《昌潍大众》本地新闻由记者采写,时事新闻来自何处?昌潍人民又是如何通过报纸看到全国、全世界的新闻呢——先有抄录新闻稿,后有电讯稿。
丁美照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收音机,笔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的对地方报纸(广播)的新闻稿。她每天夜里零时准点上班,电台每则新闻播三遍,当时大部分是短消息,主持人语速不快,第一遍记下来,后两遍仔细核对,整理好交给总编办公室的编辑韩春圃。丁美照抄录完新闻差不多凌晨2时,此时,单位大院经常只看到宁本君办公室还亮着灯,她都会喊着他结伴回宿舍。白天没有其他工作安排,丁美照也闲不下来,看看报社哪里需要帮忙,她就到哪里忙。
资料显示:1961年10月,昌潍大众报社通过新华社购进两部收讯机,功能是收讯供模写机印字,频率范围为1.5兆周至2.5兆周,天线形式;同期购进了两台"带式"模写机。电台由吕田负责,报务员是李敬德。
抄录新闻稿1959年发版占24%左右,1960年约为28%,1961年10月设收讯机后保持1960年的比重。1961年10月至1963年2月底停刊,《昌潍大众》共发电讯稿近百万字。
报社内喜结良缘,办公室分喜糖
刚进报社那会儿,丁美照22岁,扎两条大辫子,活脱脱一青岛"大嫚儿",很洋气。报社以男同志居多,仅有四五名女同志,丁美照长得又好看,很快吸引了长她四岁的农业编辑卢宗圣的目光。卢宗圣老家济南,中专毕业后分配到昌潍专署工作,昌潍大众报社成立后又调入报社。他俩一人出身农村,一人来自于城市,最终成为恩爱一辈子的夫妻。
1961年,两人结婚。婚礼很简单,凭票买了把暖壶、买了个脸盆,衣服都是平常穿的,没有特意准备,没有婚礼、婚宴,两人买了喜糖带到办公室,与同事们一起热闹热闹,这就完成了人生大事。1962年10月,丁美照的儿子出生,"在报社几年,我完成了为人妻、为人母的历程,是我一生中重要而难忘的时光。"丁美照说。
《昌潍大众》停刊后,丁美照调到行政干校图书馆工作,此后先后在"五七干校"、新华书店从事图书管理工作,1992年从潍坊市委党校退休。退休后的日子里,她坚持每天读报,通过报纸了解潍坊、全国及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