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铸就城市魂
交通秩序井然
全国文明城市,是彰显城市文明品质的“金字招牌”,承载着过去的成绩,彰显了今日的实力,也孕育着未来的潜力。
今年以来,南阳市将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上升至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需要的高度,持续开展城市交通秩序治理和市民素质建设,让文明的种子深入人心,让文明创建的成果惠及群众,一个与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内外兼修的新南阳,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天蓝水清文明城
扮靓面子 市民乐享创文红利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交通秩序则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
当红灯亮起,行人能够自觉停下前行的脚步;当驾车出行,不再为随时掉头的车辆或忽然出现的行人而头疼……如今,在南阳,这样的愿景已变为现实。徜徉城区,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车辆礼让行人,公交站前市民自觉排队候车,街头巷尾车辆有序停放,畅通有序、文明和谐、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随处可见;社交平台上,称赞路宽通畅的文案视频比比皆是。常态化创文扮靓了城市,让乐享红利的市民从心底乐开了花。
这一切离不开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
文明交通靠大家。为了让文明出行观念深入人心,南阳市交管部门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并与教育部门、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家长传递文明出行要求,从娃娃抓起,大力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此外,交管部门还另辟蹊径将“城市的脸面与个人的形象挂钩”,每月将汇总的各类交通违法、不文明交通行为当事人身份信息,抄告至市文明办,对有工作单位的通报至所在单位,按照考评细则扣除单位考评分值;对无工作单位的,通过媒体平台实名曝光,从源头上解决“行人闯红灯没人管”的执念。
而轰轰烈烈的“春雷行动”,利用铁骑巡逻喊话、扫码劝导、“小黄帽黄马甲”执勤等柔性执法模式,向群众耐心释法说理,让曾经的交通乱象顽疾得以根治。
“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酒后不开车、骑电动车要戴头盔,你说,咱南阳的交通秩序能不好吗!”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马东伟的话充满了自豪感。
常态化志愿服务
做实里子 用文明影响一座城
文明城市建设不光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颜值,更要有内涵,市民素质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象征。
在文明城市建设中,南阳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建设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主题街道,打造好人广场、好人巷、美德巷、家风巷等主题街巷,让群众在无形中受到教育;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传家风家训、树公德美德、争先锋先进、做好人好事”等活动。
就是在如此年复一年的宣传熏陶中,文明如同一股新风细雨,滋养、改变着每个南阳人——
5月30日,中央文明办以“云”发布方式,推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南阳市南召县留山镇大沟小学老师杜广云荣登“敬业奉献好人榜”,加入了人数可观的“南阳好人”群;
南阳市充分发挥好人榜样力量,持续不断开展身边好人巡讲、巡演、巡展活动,将先进事迹传遍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军营、学校,让更多南阳人学好人、做好人,继而引发凡人善举涌现。
“文明人塑造文明城市,这其实就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氛围,这也是南阳公益爱心组织众多,并且都良性健康发展的根源所在!”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监事长吕宏庆的话颇有见地。
放眼望去,在“遍地开花”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在街头巷尾的道牙上、在秀美的白河畔,身着红马甲的小红帽志愿者们,用挥洒的汗水,为建设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文明意识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逐渐从内而外涵化出一个天蓝、地绿、水清、城美、人和的新南阳……(全媒体记者 于欢 周梦 张玲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