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井头山遗址第二期考古发掘启动仪式暨河姆渡文化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余姚举行。
从2021年12月到现在,考古人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井头山遗址二期考古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地表到地下10米深的地方、海相淤泥堆积中,建一个能够让考古人安全工作的环境。
这是一个面积为1000平方米(40米×25米)的大基坑,钢筋水泥结构,看上去像一座高楼的地基。是的,搭“地基”、找“房子”,这就是井头山遗址二期考古发掘的主旨。
只不过,搭的是中国人认识海洋的地基,找的是8000年前井头山人的房子。
井头山遗址二期基坑
为什么需要二期发掘?
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发现于2013年,2019年至2020年进行了一期考古发掘,并取得重大成果——突破了河姆渡文化7000年的历史界限,将宁波人文历史的纵深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滨海环境下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量海洋元素遗迹、遗物,实证井头山遗址是中国沿海地区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也是浙江又一处史前文化高地。目前,该遗址已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并被列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井头山遗址第一次发掘后的遗产价值,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认为其对研究沿海地区史前文明、海洋文化以及南岛语族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人类利用海洋的历史提供了宝贵案例,这是二期发掘能够获批的一个重要前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室主任、井头山遗址发掘领队孙国平说。
“一期发掘区的遗物非常丰富,但处于原始海岸村落较边缘的位置,二期发掘的主要目标是寻找古海岸边的居住区房屋和相关生活遗迹。”孙国平说,如果说8000年前,在井头山附近生活着中国最早的海岸村落,二期发掘则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细节,为宁波古代文化寻找更有吸引力、更全面的历史起点。
启动仪式现场
2.0版基坑建设已完成
孙国平介绍,据探测,井头山遗址“库存”面积可达2万平方米。一期发掘的750平方米尚有些“意犹未尽”,对此,国家文物局觉得二次发掘很有必要,也很期待。
“国家为做二次主动性发掘的准备工作投入了很大一笔专项资金,支持的力度在浙江考古史上乃至全国考古史上都是少有的。”孙国平介绍,“考古队用这笔资金在井头山遗址上建了一个中国沿海地区考古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水泥钢筋结构、可长期利用的考古基坑。这项工程从2021年12月开建,最近刚刚建好,工程紧锣密鼓,做得比较讲究和牢固。”
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二期发掘面积为800平方米,基坑建设面积为1000平方米。“这是为了给考古工作留有余地,并不表示基坑的1000平方米面积会全部发掘。”孙国平说,单从现场面积上看,二期基坑看上去确实比一期要大一些。
中国内陆考古,极少见到类似结构的基坑。“这是井头山遗址埋藏的特殊环境决定的。”孙国平解释,根据一期的发掘经验,井头山遗存深及地表以下7米-10米,且周边均为海相沉积,若无此结构围护,极易引起坍塌。如果说一期发掘时所用的钢结构围护基坑尚是“尝鲜版”,那么,眼下建的钢筋水泥基坑就是2.0升级版、豪华版。
考古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也是一种进步。“我们现在是为深埋的遗址考古发掘,在方法上进行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探索。这种探索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及克服困难的种种努力、成败得失,都是考古发掘工作的重要成果和宝贵财富。”孙国平认为。
井头山遗址二期基坑航拍
期待发现8000年前的居住地
已建成的基坑看起来如一个巨大的“盲盒”,等待考古人打开。现在,井头山遗址正式进入二期考古发掘阶段。据预测,二期考古发掘或将历时两年。
“井头山遗址二期考古有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了解井头山遗址的聚落形态、村落布局;二是如果现场遗迹比第一次还要好的话,以后考虑把发掘现场保留下来做展示开放,建一个反映中国沿海地区早期海洋文化的现场馆,类似田螺山遗址那样的。”孙国平介绍,从这个意义上说,二期考古不仅仅服务于学术目的,更服务于长远的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的目的。
尽管已经有了一期考古的经验和基本了解,但在进行二期考古准备时,考古队仍做了好几次前期钻探调查工作,为“定位”做了仔细的准备和考量调查。
二期考古的基坑位置在一期的西北角,靠近山坡的方向,因为靠近山脚,具备发现干栏式村落遗址建筑的可能性。
“在基坑东北方向,根据钻探结果,还可能发现村落边上的小型码头,类似先民往海上去找出路的小港口。”孙国平说,如果运气足够好,还有可能发现他心心念念的独木舟。当然,地下的东西有一定意外,而考古的魅力就在于探寻未知。
18日下午的研讨会上,有与会专家表示,根据一期考古的丰富收获,更有信心期待二期考古带来新的发现和突破,比如部分重现中国先民探索海洋、以海为生的身影和足迹。同时,宁波和余姚有关方面也将配合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总目标,协同做好考古、保护、展示和利用工作,将井头山遗址打造成为综合性展示中国海洋文明进程的文化地标,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海洋强省、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坚实精神支撑,进一步书写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海陆并举的历史新格局。
研讨会现场
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已提交申报
2023年,将是河姆渡遗址发现50周年。6月18日下午举行的河姆渡文化保护工作座谈会上,余姚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局)局长杨玉红,就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情况及纪念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系列活动的初步设想进行了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就河姆渡文化研究及三方共建“河姆渡文化研究中心”进行了发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院长王结华院长则就《河姆渡文化遗址申遗策略研究》报告阶段性工作进展发言。
杨玉红表示,河姆渡遗址在我国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近年来,余姚围绕建设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目标,开展了河姆渡文化核心区考古调查、井头山一期考古、施岙古水稻田考古、探索河姆渡文旅融合等工作,同时启动河姆渡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一期河姆渡遗址区域建设方案。目前,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提交申报,遗址公园启动区工程项目已发改立项,并列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接下来,有关单位将持续深化考古发掘,力求更大进展,包括加快井头山二期考古发掘,加快河姆渡文化核心区考古调查,建设井头山遗址展示馆和贝丘遗址现场展示点工程项目,实施河姆渡博物院迁建工程。
至于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纪念,有关单位则计划举办国际学术研讨、大型特展等活动。
记者 顾嘉懿 文/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