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十二圩,现在的年轻人对它鲜有印象,更多的扬州人熟悉的是扬州城满大街“十二圩茶干”的叫卖声。你可知道,十二圩曾经是两淮盐务汇集转运的重镇。
扬州有句俗语,说“船到十二圩嫌小,人到十二圩嫌老”,前一句说十二圩的大船多,后一句说十二圩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多。透过这一句俗语,可以看出历史上的十二圩是多么的富有活力。
140多年前,十二圩因盐而起,开启了运河沿线最年轻市镇的传奇。
中国两淮盐运博物馆
中国两淮盐运博物馆,
占地面积2亩,
场馆展陈古代至新中国时期的
两淮盐运相关文物600余件,
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
以“盐运”命名的博物馆,
于2019年5月17日正式开馆。
博物馆分四大展厅,
名称分别为
“淮盐转运 源远流长”
“东南盐都 利浦尽美”
“华丽转身 继往开来”
“人杰地灵 遗泽流芳”,
生动翔实地介绍了
从古到今两淮盐业的历史。
中国两淮盐运博物馆镇馆之宝,
是中国盐业协会提供的
光绪帝褒奖两淮盐运使
江人镜的石牌匾。
这块青石牌匾长约2.5米,
宽约0.5米,中间写着
“一品顶戴”四个大字。
穿行于博物馆中,
文物随处可见,
它们见证了淮盐百味史歌。
中国两淮盐运博物馆
与其他博物馆的不同之处
在于博物馆如同一个小公园。
馆旁两座亭子格外显眼,
分别叫“烟波亭”“积雪亭”。
“烟波亭”是根据
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
所写的一首词而命名。
其中有一句
“绿杨渡口江风起,
轻舟一叶烟波里”。
“积雪亭”则是为了纪念
晚清名臣张之洞而建,
上有对联:
积雪中春飞霜暑路,
洗兵海岛刷马江洲。
“一部淮盐史关系百家咸淡,
万年扬子江书写千载春秋”,
正如博物馆门口的这副对联所述,
一条江,一条河,一粒盐,
成就扬州的繁华与传奇,
而这一切都浓缩于
中国两淮盐运博物馆中。
十二圩茶干
“五香茶干、十二圩五香茶干……”听到这拉长声音的叫卖声,想必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本地人都很熟悉。这些卖十二圩茶干的商贩,经常出没在电影院门口、景区门口、公交车、长途汽车或渡船上。
浓郁酱色、入口清香的十二圩五香茶干,旧时最出名的要数当地“窦天昌”茶干酱园店生产的茶干。窦氏祖籍安徽巢县,祖上做茶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年前。到了清中晚期,窦德柔兄弟离开家乡,到刚开埠不久的十二圩讨生活,用祖传的手艺做五香茶干,茶干选用优质黄豆,从选豆开始,经过17道工序制作完成,做成的茶干表面呈酱紫色,略微泛红,油光润泽,初咬鲜美异常,细嚼满口留香,韧性十足。清光绪年间,不大的十二圩古镇做茶干生意的铺子,竟多达21家,日产茶干上万斤。窦家“天昌茶干”好吃的名声,随着长江南来北往的船只,传遍沿江各省,甚至在沪宁、浦口线火车上,在沿江各大小客轮上,均有十二圩茶干出售,还被当作土特产馈赠亲友。
现如今,当年窦家的后人及徒弟,将十二圩五香茶干的技艺传承了下来,且成为品牌,作为一种休闲零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它相比于流水线的茶干来说,多了份真材实料的口感和文化底蕴的香味,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馨提醒
大家出行游玩时,不要忘记做好个人防护,出门记得戴好口罩哦。
综合:扬州晚报、仪征旅游
摄影:刘江瑞、裴习健
校对:王海艳
编辑:李亚晴
免责 | 声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
最后
了解更多哦
微信:sjyz83726358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