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慕枫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乳腺癌接受手术治疗后,仍有30%~50%的患者最终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甚至约有4%~6%的乳腺癌患者在首次诊断时即存在远处转移。此类晚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0%,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年。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晚期乳腺癌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治疗手段不断丰富。作为分子分型诊断、遗传风险预测、疗效监测、耐药提示以及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手段,二代测序技术(NGS)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子病理诊断、靶向药物选择以及治疗模式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8月,欧洲肿瘤医学学会发布了全球首个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NGS指南,强烈建议临床研究中心在晚期肿瘤的分子筛选过程进行多基因测序,增加患者使用新药物的机会。
2021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2021版《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热点问题中国专家共识》,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晚期乳腺癌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说的。
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的适用人群和临床意义
专家推荐:对于经济条件允许、病理标本可及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全面的基因检测,尤其是对于标准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基因检测可以作为临床策略的一部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采取更精准的治疗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机会。
不同类型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应该如何选择检测标记物?
专家推荐:激素受体(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主要以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为主。
对于HR阳性患者,需要关注内分泌治疗耐药相关基因突变(ESR1、CYP2D6、CyclinD-CDK4/6-INK-Rb通路、PI3K/AKT/mTOR通路等)。患者可根据基因检测选择可能获益的药物如氟维司群、托瑞米芬、PI3K抑制剂、mTOR抑制剂、奥拉帕利(BRCA1/2)、FGFR抑制剂(FGFR1/2/3)、帕博利珠单抗(PD-1)、恩曲替尼(NTRK融合)。
对于HR阳性HER-2阴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建议检测PI3KCA突变状态进一步指导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需检测HER-2突变状态以协助选择后线治疗药物。全面评估HER-3、MET、PTEN及PI3K/AKT/mTOR等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及PD-L1蛋白表达情况,可辅助HER-2通路以外的临床方案制定,如PIK3CA抑制剂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BRCA1/2、PI3KCA/AKT1/PTEN通路等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且可相应选择PARP抑制剂、AKT抑制剂等靶向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
晚期乳腺癌免疫治疗应该纳入哪些基因和分子标志物?
专家推荐: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全面的免疫相关标志物评估,包括PD-L1表达、MSI/MMR、TMB等,同时也需关注免疫超进展和免疫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如EGFR、MDM2/4等、JAK1/2、B2M等。对于需要进行免疫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需要全面评估肿瘤的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收益或风险标志物,如BRCA1/2、MSI-H/dMMR、ERBB2等。
晚期乳腺癌患者是否需要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专家推荐:ctDNA检测是一种重要的液态活检技术,作为组织检测的替代方法可有效评估晚期乳腺癌的肿瘤突变负荷和分子特征,对解决临床检测取样困难、克服肿瘤异质性、选择有效治疗方法及用药动态监测等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晚期乳腺癌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WES)?
专家推荐:WES可全面高效地了解肿瘤患者的疾病全貌,在肿瘤发病机理及上下游信号通路信息等方面为科研探索提供重要信息。500个基因以上基因检测基本可满足患者精准的用药指导、耐药机制等信息需求,可作为一般患者的替代选择。
晚期乳腺癌NGS可选择哪些标本以及不同来源标本如何优选?
专家推荐:晚期乳腺癌患者基因检测,优先选择对新鲜组织进行检测,如组织不可及可考虑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血浆、胸腹水等。为保证肿瘤突变特异性检出,在基因检测时最好提供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对照。
NGS检测公司众多检测流程复杂,如何选择可信的NGS检测?
专家推荐:基因检测应选择资质齐全、技术实力雄厚、后续服务能力强的正规基因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的各项检测流程需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检中心(NCCL)、欧盟分子遗传试验质控网(EMQN)和美国病理协会(CAP)等机构认证,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目前常用的NGS基因检测数据库是否适用于中国人群?
专家推荐:国际通用数据库(如ClinVar、COSMIC、OncoKB),多为国外研究机构创建,样本多来源于西方人群,中西方不同人群间存在基因差异。国际通用数据库用于中国人群的疾病分析缺乏针对性,结果的参考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乳腺癌精准医疗之路尚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探索。NGS检测如何更好地指导乳腺癌诊疗,在合适的人群、合适的阶段,让更多患者获益,为其带来新的治疗希望,这需要更多医生投身实践。
本篇文章转载自乳爱之生。
乳爱之生是与癌共舞论坛关于乳腺癌相关知识科普的公众号,包含乳腺癌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指南知识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与交流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
[2] 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热点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J].
[3] 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1):60-6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