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有着七八十年历史的雕花大床、一只“大队经济”时代的搪瓷缸、一辆锈迹斑驳的二八杠自行车……走进布尔津县杜来提乡库尔吉拉村村史馆,这些镌刻着岁月印记、蕴含着人生情感的老物件,勾起了人们对往昔的无穷回忆。虽然村史馆面积不大,却存放着不少压箱底的“宝贝”,每一样老物件都留有库尔吉拉村人的温度。
6月15日,记者采访了62岁的库尔吉拉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林,从他的讲述中领略库尔吉拉这方水土。
说起库尔吉拉村,当地村民都称其为“干沟沟村”。在上世纪70年代,因该村地处戈壁荒滩又长年缺水,故此得名。库尔吉拉村自1976年起开发建设,1983年成立村委会,志愿精神贯穿该村开发建设始终。从支边青年张一平到民办教师王春生,再到现如今的库尔吉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一直在这里传承和发扬。
“1976年,党给我们村派来了好干部张一平,她带领我们开启了向‘干沟沟’开荒要粮的历程。1977年,我从杜来提乡汉中毕业后,加入了开荒队伍。1976年到1980年,在张一平和众多党员同志的带领下,我们提前完成了6600亩土地开发任务,村民们的粮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1983年年初,库尔吉拉区域正式设村,设立了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我也光荣地加入了村委会,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同年,我们村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这些成绩都是党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硕果。”王金林回忆道。
虽然大家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库尔吉拉村还面临着新的问题。“教育问题是当时我们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接受教育,响应‘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号召,村党支部向公社请了民办教师王春生来给孩子们上课。1984年,为了能让王老师留在村里工作,在老支书叶付忠的带领下,全体村民一起帮王老师盖了房子,自此,王老师扎根于此,教书育人。多亏了王老师的无私奉献,才让村里的孩子们走上了更广阔的舞台。现如今,孩子们不仅可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还有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真是太幸福了。希望后人记得前人吃过的苦,更加珍惜今日幸福生活的甜。”王金林说。
2013年,库尔吉拉村被乡里定位为“整村推进村”。在党和政府一系列好政策的扶持下,村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村里发生了大变化,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们村也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这些都是党带领我们取得的成就。”王金林说,“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党的光辉历程,特别是杜来提乡党委实施的‘学党史、寻村史、村村都有村史馆’工程,让我们能够把党史学习教育和身边变化结合起来,从村史、身边变化中感悟党的伟大。”
“珍贵的历史需要我们铭记,更需要我们找到历史在当下的意义。作为一名有着22年党龄的老党员、一名有着38年农村工作经验的村干部,今后,我将立足本职,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解决好村里的困难事、村民的烦心事。”王金林说。
记者手记
村史馆留住的不只是乡愁
为了留住乡村的“根”,激发新一代年轻人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村史馆”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破土而出。村史馆里的每一件物品,都带着先辈们的温度和一个村落的文化记忆,展现着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独特底蕴,成为新一代村民的精神原乡。
村史馆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生活习惯演变的记录,也是让村民产生情感认同与共鸣的载体。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但良好的家风、村风、民风不能丢,只有一代代传承下去,方能留住乡愁,并在乡愁中获得前行的力量。(阿勒泰日报记者 古扎丽·阿布都热西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