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老钱币,是岛城一段段历史的见证。不论是德占、日占时期的屈辱历史,还是民国时期的动荡岁月,在青岛众多的历史标签中,那一张张印满岁月痕迹的老钱币,也是我们这座城市一道特殊的印记。
青岛德华银行旧址位于太平路与青岛路交口处的东北角,建于1899-1901年,该建筑为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宫殿风格,其设计者为德国建筑师海因里希·锡乐巴和路易斯·魏尔勒,为青岛市近代历史上第一家银行。
该建筑连地下室三层,临街立面设双层拱券凹廊,大坡度的屋顶在青岛的建筑中尤为独特,支柱、券拱、墙基、屋檐、装饰线及顶部的细方石均采用花岗石砌成,转角处以石料镶边,并设计成凸凹状规则堆砌的形式。1922年至1923年该建筑曾作为日本驻青总领事馆。
德华银行是德国侵占青岛以后对青岛进行经济侵略的金融机构,1898年5月15日成立,股金750万上海规元,总行设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等地都设有分行。德华银行青岛分行通过参与对华经济侵略,获得丰厚利润。1946年1月,德华银行青岛分行由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接收。
1907年德华银行青岛分行银元票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侵占青岛。1899年5月15日,德国德华银行在青岛设立分行。1907年6月,德华银行在胶澳及其他占领区或租界地开始发行纸币,分为银元票和银两票两类,银元票有1元、5元、10元、25元和50元五种;银两票有1两、5两、10两、20两四种,每张纸币上都印有发行地名。
1909年青岛大德国宝镍币
1909年10月,德国殖民当局批准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发行5分和10分的镍币,铸有“青岛大德国宝”字样,分别为“伍分”和“壹角”两种面值。钱背周围为德文,意译为“胶州·德国领土”,下方为铸造年份“1909”,中间是代表德国的鹰及皇冠纹饰。
青岛德华银行旧址
1914年11月,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及其在山东投资的铁路、矿山公司全部被日本强行接收。横滨正金银行取代了德华银行青岛分行在青岛的地位。
2006年,青岛德华银行旧址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期一直成为民居使用。
1913年11月开业的横滨正金银行青岛出张所门面照片。
日本正金银行总部在日本横滨,全称日本金正银行,是日本军营外汇的银行,1913年11月设立青岛办事处, 1922年改为分行。1919年,在馆陶路1号建设大楼,总体为明治时期风格,受欧洲建筑风格影响,设计中整合古希腊建筑细节。
1924年,横滨正金银行在青岛发行的通用一元银元票。
1915年,横滨正金银行在青岛发行的通用十元银元票。
1918年,横滨正金银行在青岛发行的通用圆银·银十钱。
1918年,横滨正金银行在青岛发行的通用圆银·五银十钱。
横滨正金银行青岛办事处在日德战争期间一度歇业,日本侵占青岛后复业,1915年11月,横滨正金银行青岛办事处开始发行银元券,强制流通,排挤其他货币,成为青岛地区主要流通货币,1919年设置青岛支行,1922年改为分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军阀混战,青岛的金融势力仍操纵在横滨正金银行手中。1929年以后,青岛各银行废除胶平银,抵制横滨正金银行钞票,横滨正金银行在青岛的势力才逐渐减弱。
馆陶路1号,横滨正金银行青岛分行旧址。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该行被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接收,后为青岛银行馆陶路支行。目前,引入春光里集团“青岛产投生态综合体”项目,依据建筑风格特点进行重新装修,洋溢着唯美古典的艺术气息,这处历史建筑重新焕发生机。
1924年,青岛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
1924年,直系军阀统治青岛,高恩洪任胶澳商埠督办。1924年5月2日,青岛地方银行在保定路开业。银行的业务除发行纸币外,还代理地方当局发行市政公债。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战败后,奉系军阀张宗昌任山东督军,温树德继任胶澳商埠督办,委托青岛8家银行对青岛地方银行进行清理。1925年7月,青岛地方银行被改为山东省银行青岛分行,青岛地方银行发行的钞票加盖山东省银行戳记继续流通。1926年2月,经商股股东要求,青岛地方银行改归商办。1926年6月1日,商办青岛地方银行正式开业,旋因行内用人不当,于当年歇业。
商办青岛地方银行改青岛市农工银行铜元票,主券面为胶澳总督官邸图案。
德国总督官邸历史照片
迎宾馆原是德国驻胶澳总督官邸,故名"总督官邸",俗称提督楼。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建筑总监为施特拉塞尔,始建于1905年,1908年正式竣工使用。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建筑。
迎宾馆近影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5月1日起,不再作为迎宾馆使用,开始以博物馆形式接待海内外观众。
商办青岛地方银行民国十五年(1926年)拾圆国币券,正面图景为青岛胶澳总督府。
胶澳总督(青岛老市府),由德国建筑师弗里德里希·马尔克根据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艺术形式设计,始建于1903年,由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负责建造,1906年建成。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耗资85万马克。该建筑立面采用颇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韵的横三纵五对称处理,有两层券廊,方形爱奥尼壁柱,古典主义色彩浓郁。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在青岛的统治地位,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部在此楼办公。1922年底,中国政府收回青岛,这里改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胶澳商埠局的办公处。
1929年4月后,该楼相继成为青岛接收专员公署、青岛特别市政府所在地。1938年1月,青岛再度沦陷,此楼成为日伪最高统治机关所在地。1945年抗战胜利,由南京国民政府接收,成为国民党青岛市政府所在地。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昔日的胶澳总督府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马保三就任新青岛第一任市长。此后,总督府一直为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楼。
自1994年9月份开始,青岛市委、市政府相继迁入市政府办公楼,这里成为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青岛市政协合用的办公楼。虽然现在它已经不是市政府所在地了,但青岛人还依然亲切地称它为“老市政府”。
商办青岛地方银行民国十五年(1926年)拾圆国币券,背面图景为小青岛灯塔。
小青岛灯塔,位于青岛市前海青岛湾内小青岛上,是船舶进出胶州湾,青岛湾的重要助航标志,该塔有“琴屿飘灯”美称,也是青岛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小青岛原名青岛,德占时期称为“阿克那岛”,日占时期称为“加藤岛”,当地居民习称“小青岛”。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上设灯塔,乍明乍暗,风雾中更觉闪灼尽致。
小青岛灯塔始建于1904年,1914年德日战争期间被毁。1915年日本当局重建灯塔,1963年灯塔进行大修和设备更新,塔上安装了一支直径500毫米旋转式牛眼透镜。1995年9月至12月,对小青岛灯塔进行改造。1997年8月,原透镜拆除,换装为西班牙FGA-175型灯器。
小青岛灯塔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占青岛的见证,更是青岛历史发展和变迁的见证。
山东省银行改自青岛地方银行的民国十三年(1924年)版纸币,正面图景为“青岛接收纪念碑”图案。
1901年1月27日,德国派驻胶澳的第二任总督、海军上校叶世克因染伤寒病死于青岛。同年夏天,德皇威廉二世命令胶澳殖民当局在青岛湾海岸(青岛路南端)特修此塔以示纪念。1904年初,叶世克纪念塔建成。建碑材料主要取自青岛本地的石材,建筑为八面亭形,上立一高塔,通高约16米,每一个面钉有铜片,正南的一面刻有叶世克的肖像,其他五个面均以德文记录德国占领青岛的过程。
1914年11月,日本击败德国占领青岛后,将塔身的铜牌揭去,更名为“大日本帝国占领青岛纪念塔”,此碑又成为日本侵占青岛的炫耀标志。
1923年12月10,暨接收胶澳一周年纪念之际,胶澳商埠督办公署重新制作了纪念碑铜牌,镶嵌在接收纪念亭中。记录中国收回青岛的过程,此塔随之更名为“中国接收胶澳纪念亭”。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于1939年12月11日拆毁胶澳接收纪念亭,在原址改建“建设东亚新秩序纪念塔”。1940年1月10日该塔落成。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民国青岛市政府对纪念塔进行改建,重建青岛市接收纪念碑以示胜利纪念。
上世纪五十年代,“山海重光”碑面文字被水泥抹封,后曾被改为“中苏友好纪念碑”及语录墙。1967年12月,红卫兵将石碑以及纪念塔彻底拆除。之后一直是一处半圆形的观海平台所在。
中央银行青岛分行银元辅币券伍分券与一角券,票幅图案相同,正面图案为青岛栈桥图景。
青岛栈桥是青岛海滨风景区的景点之一,是国务院于1982年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栈桥位于青岛湾中,与市内最繁华的中山路连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栈桥初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两层八角亭,金瓦朱壁,盔顶飞檐,题名“回澜阁”。
“长虹远引,飞阁回澜”。以位于栈桥最南端的回澜阁为主景的“飞阁回澜”是老“青岛十景”之首,作为老青岛的象征,是毫无疑问的青岛地标,也是许多青岛人心中最具代表性的青岛地标之一。
据《青岛市志·金融志》记载,1929年以后,国有大行采取措施,使外国银行在青势力逐渐减弱。中央银行于1928年在上海成立,是当时中国政府的金融中心,具有特殊国家银行地位,是国内最高金融机关,享有发行货币等特权。1929年中央银行青岛办事处在保定路前青岛地方银行旧址成立,归济南分行管辖,1932年该行升格为支行。
中央银行青岛分行银元辅币券伍角券,正面图案是青岛水族馆图景。
被蔡元培先生誉为“吾国第一”的青岛水族馆是亚洲第一座水族馆,是中国现代水族馆及海洋科学研究事业的摇篮。
1930年秋,中国科学社成员会议在青岛召开,与会的蔡元培、李石曾、胡若愚、蒋丙然、宋春舫等,积极倡议成立中国海洋研究所,推举胡若愚、蒋丙然、宋春舫为筹委会常务委员。并决定以中国海洋研究所的名义筹建青岛水族馆,择址于青岛海滨公园(今鲁迅公园)内的莱阳路4号。建设费用由当时的教育部、实业部、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所、青岛市政府、山东省政府、青岛大学、青岛观象台、万国体育会、东北海军司令部及宋春舫、朱润生、蒋丙然等捐助。工程于1931年破土,1932年2月竣工,同年5月8日举行了开馆典礼。青岛观象台台长蒋丙然兼任青岛水族馆馆长,“青岛水族馆”五个字为胡若愚所书。
辉煌的90年,青岛水族馆不仅记录着城市文明的发展变迁,更见证了科学家对蔚蓝海洋不断研究、锐意探索的光辉路程。
钱币文化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透过一张张小小的钱币,是那些熟悉的青岛风景、一个个标有青岛城市的字样。岁月流逝,那些曾经的老钱币也为我们留下了青岛城市历史中特殊的的印记。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敬请扫码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我在看
帮我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