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两点,2022“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辽宁行”展映仪式在沈阳奉天工场文化产业园召开。经过17天的拍摄制作过程,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赞比亚、几内亚等国的9位青年导演和12位来自辽宁大学的中方制片人相聚在此,奔赴盘锦、抚顺、沈阳等地取景拍摄。品味辽宁文化底蕴 邂逅这方黑土地的万种风情。
展映仪式由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董宁宁老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看中国”项目创始人黄会林先生,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高峰先生,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先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罗军先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看中国”项目统筹杨卓凡老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看中国·辽宁行”项目主管黄昕亚线上出席仪式。
相关负责同志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综合联络处副处长隋鸿刚,铁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长梅,铁西区宣传部副部长王荣巍。沈阳奉天工场文化产业园总经理武迎秋出席仪式。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琳,广播影视学院院长沈国华,副院长张晓飞、王振雨,办公室主任王海涛,辽宁行项目指导老师董宁宁、谢明博莅临现场。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姜涛,副院长赵春秋,王祺、林茹等教师以及全体项目组青年学生参加仪式。
向云驹先生在致辞中对每一位亲身参与“看中国·辽宁行”拍摄工作的中外伙伴们表示感谢。“各位的努力为这次活动留下了一个美好的记忆,希望随着大家拍摄短片的陆续投放,能够为世界提供一个认识辽宁,感知东北,了解中国的新角度。”
他希望同学们在这个砥砺奋进的新时代里,在讲述古朴多样东北文明的同时,能身体力行地把真实的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带向世界。
张琳书记向圆满完成拍摄任务的外国青年导演以及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她强调,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中外青年在“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辽宁行”项目中结交的国际友谊弥足珍贵。
她希望同学们能够把“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的精神主旨,继续落实到生活实践当中,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而不懈奋斗。
赵春秋副院长对辽宁大学青年团队的探索和成果表示祝贺,对“看中国·辽宁行”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对主办方北京师范大学表示感谢。
她在致辞中表示,“看中国·辽宁行”就像一把理解和感受辽宁风土人情的钥匙。通过这些精心制作、精彩纷呈的影片,不仅外国朋友会感受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多彩的中国,中国的观影者也会丰富对辽宁的认知,加深与故土的连接,以新的视角和情怀去看看脚下的这片土地。
外方指导老师Agustin Mendilaharzu对所有人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通过这些影片,他了解了辽宁,了解了中国。通过这些电影,他在世界的另一端见到了历史上的英雄,走进了以前的战俘营遗址,参观了东北的超级水稻种植园,进入了当代艺术展览和表演的历史建筑,品尝了辽宁美食,看见了现代和传统的服装。
他强调,这9➕1部影片是向过去、现在和未来,向传统和现代生活,向中国东北文化中非常具体和特殊的地方打开的窗口。
外方青年导演代表AMJAD NAWAZ(巴基斯坦)在发言中表示,他在这次活动中认识了很多老师和朋友。他可以随时和老师,同学们分享他的想法和感受。这对他以及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会成为他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AMJAD NAWAZ说:“他们的鼓励让我每天都在变得更好,中国人是热情、团结、友好、勤勉、信念坚定且充满智慧的。”
姜涛、赵春秋、张琳、沈国华为第一组颁发证书(盘锦稻米、沈阳奉天工场、走进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辽菜与北市摔跤、追梦北方超级稻)
隋鸿刚、周长梅、王荣巍、武迎秋为第二组颁发证书(纪录片组、三月场、辽河渡口餐厅、十分钟文化艺术空间、雷锋精神发祥地)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峰教授点评
隋鸿刚副处长点评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沈国华教授点评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辽宁行”活动即将在此落下帷幕,但这片黑土地的故事仍在继续,崭新的辽宁依然迈步向前。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