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莱特是“现象级”畅销书作家,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为什么叫“现象级”?因为他的作品累计销量达1.5亿册,被翻译成三十三种语言,风靡八十多个国家。
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很有名:以一战为背景的《巨人的陨落》、以二战为背景的《世界的凛冬》、以冷战为背景的《永恒的边缘》。《西雅图时报》评论说:“整个二十世纪的吉光片羽,都被写进这部伟大的小说里”。
跨度百年的故事,历史事件与虚构人物交织,以个体经历折射一个时代的洪流,这个宏大叙事命题不简单。
肯·福莱特在小说出版前会请历史学家把关,避免小说出现历史错误。他说:“我敬佩那些用文字和新奇结构进行文学实验的作家,但我从不这么玩。”
“世纪三部曲”有联系也各自独立,我看的是第二部《世界的凛冬》: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到1949年,少男少女们面对破碎、暴烈的时代,他们各有各的选择,各有各的命运。
二战历史广为人知,结局早有定数,用几大家族的兴衰来穿插历史事件,这是小说的吸引之处。这部小说的主角处于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时期,随着战争或成长或沦落,挑印象深刻的来说说。
▲ 肯•福莱特(Ken Follett,1949-)
黛西
黛西住在美国布法罗,外祖父约瑟夫拥有很多酒馆和宾馆。父亲列夫曾是被俄国通缉的工人,逃到美国成为约瑟夫的司机,和约瑟夫的女儿奥尔加未婚先孕,从而成为约瑟夫的女婿。
列夫的俄国移民身份、禁酒令时期的走私行为,令到布法罗的上流社会不接纳他,奥尔加也从未被邀请参加布法罗商界夫人联谊会活动。而且,列夫行为粗野,把情妇和私生子带到公开场合,让黛西又尴尬又被人轻视。
黛西知道自己很有钱,她的梦想是嫁给一个贵族,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对于布法罗的女孩,你只需要知道两件事,”黛西·别斯科娃说,“第一,她们像鱼一样喝水。第二,她们都是势利眼。”
事实上,黛西就是势利眼。19岁那年,黛西雄心勃勃要拿下查理,他属于布法罗最古老的家族。查理家道中落,父亲在华尔街股灾破产而自杀。
查理有地位没钱,黛西有钱没地位,这个组合不是绝配吗?
一边开车,黛西一边想象着成为查理妻子后的生活。有了黛西的钱和查理的地位,他们将成为布法罗上流社会的领军人物。晚宴餐桌上的精美餐具会让客人们惊羡,他们将拥有布法罗码头上最大的帆船,为所有爱享乐的有钱夫妇在船上办聚会。人人都希望得到查理·法奎森夫人的邀请。如果没有黛西和查理坐在主桌,任何慈善晚会都不会成功。黛西仿佛在脑海中看到一部以自己为主角的电影,她穿着一件令人着迷的巴黎礼服,从一群仰慕她的男女中间走过,微笑着接受他们的祝福。
黛西步步为营,最终功亏一篑:父亲列夫为了商业利益,用龌龊的手段栽赃众人喜爱的戴夫,这件事让上流社会很不耻。查理的母亲认为列夫的行为不可原谅,不允许查理迎娶黛西。
黛西不甘受辱,她扬言:“我要去伦敦找国王跳舞!”
黛西和母亲奥尔加去了伦敦,决心跻身英国的上流社会。黛西明白,大多数英国贵族家庭在经济萧条中损失惨重,来自美国的富家女到处受欢迎。她寻找机会结识达官贵人,和富家子弟调情。
在一次聚会中,黛西认识了博伊,“有幸嫁给他的人将成为菲茨赫伯特伯爵夫人”。她把全部智慧都用在如何“嫁入贵族”上面,跟随博伊去了皇宫,和国王跳舞的照片还登上了美国报纸,她扬眉吐气。
1936年10月,黛西和博伊举行婚礼,她如愿成为子爵夫人。
在婚礼上有个精彩细节。
博伊的母亲碧公主(俄国贵族)不易相处,她不喜欢粗野的列夫。
黛西意识到列夫缺乏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他旁若无人地大声谈笑,用流氓做派抽烟喝酒,根本不去想别人会怎么看。菲茨是个伯爵,因此他可以随性而为。列夫也差不多,他自恃是百万富翁而为所欲为。黛西早就知道这一点。但在多切斯特宾馆的婚礼早餐会上,看到父亲在英国上层人士面前粗鲁地大声吵嚷时,她还是感到了锥心的疼。
列夫当然察觉到碧公主对他的敌意,饭后他说了一个故事。小时候他的父亲在别人的土地上放牧而被起诉,地主要吊死他的父亲,他和哥哥、母亲被迫旁观父亲被吊死的全过程。
“地主的妹妹是个公主,当年她十九岁。”列夫看着手里的烟。黛西听到碧惊呼一声,这才意识到父亲说的这位公主正是自己的婆婆。“她冷冷地看着我父亲被绞死,就那样站着,动都没动。”列夫说。接着,他直直地盯着碧,说:“在我看来,这才是所谓的粗野。”
▲ 1936年,爱德华八世继承王位,履职325天,为了迎娶离过婚的辛普森宣告退位。他成为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自动放弃王位的君主。
婚后,博伊经常在外过夜,黛西很不愉快,母亲奥尔加忠告她要坚持下去。
总有一天你会成为菲茨赫伯特伯爵夫人,如果生了儿子的话,你儿子以后会成为伯爵。如果仅仅因为丈夫对你关注不够就放弃这段婚姻的话,将来你一定会后悔的。
不久,黛西发现博伊出轨。博伊承认他有两个情妇,是住在阿尔德盖特的一对母女。博伊不觉得有问题,他知道父亲有个私生子,“英国上流阶级都有情妇”。黛西很难过,但还是希望博伊回归家庭,一起生个孩子。
1940年,怀孕的黛西待在威尔士阿伯罗温的乡间别墅:泰-格温。英国对德国宣战后,泰-格温被征为军用。对黛西一见钟情的劳埃德在泰-格温训练新兵,重遇黛西。
黛西流产的晚上,博伊依旧出去鬼混,劳埃德细心照顾她。那晚之后,黛西和劳埃德像老友一样亲密起来。
黛西才发现自己找到了爱情。
她现在才知道,在劳埃德之前,自己没爱上过别的什么人。尽管对博伊的举止和头衔感到兴奋,但她从没爱上过他。至于可怜的查理·法奎森,她最多只是对他感兴趣而已。以前她觉得爱情只是赠与某个男人的殊荣,她只要聪明地加以选择就好。现在她知道自己完全错了。爱情和聪明无关。爱情和地震一样,发生了就无从选择。
博伊和黛西都忙起来了:博伊加入空军,会开车的黛西成为救护队的司机。
1940年10月,德国轰炸机每天都来伦敦。黛西累得要死,却很高兴。
每天晚上,她看到的都是严重的破坏,残缺不全的肢体和骨肉相离的悲惨景象,怎么还能感到快乐呢?今晚黛西很有可能丧生在一幢燃烧的建筑之中,但她的感觉却很棒。她为一项崇高的事业工作和献身,这比为了个人的满足而过日子要好得多。和同伴们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别人,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感觉了。
▲ 1940年10月8日,空袭之后,一个小男孩坐在伦敦一家书店的废墟之间读书。
劳埃德去法国执行任务,死里逃生,回到伦敦。黛西再也无法克制住自己的感情,扑进劳埃德的怀抱,他们相爱了。
劳埃德的母亲艾瑟尔一直说他的生父去世了,实情他是菲茨的私生子,和博伊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艾瑟尔以前是菲茨的女仆,后来成为议员。
博伊得知黛西和劳埃德相爱后,非常生气,说要和黛西离婚。黛西搬了出去,租了套公寓。她装饰好新家,想办个热闹的派对,没想到所有人都拒绝了她的邀请。
好朋友伊娃告诉她,伦敦上流社会很讲等级,黛西离开丈夫、在酒吧当众指责他,“这太惊世骇俗了”。黛西深感不公,是博伊出轨在先的,伊娃说“难道你以为女人会和男人一样被公平对待吗?”
伦敦轰炸结束后,救护队不需要女性救护车司机了,黛西在红十字会工作。
▲ 1940年12月29日,德军大规模空袭伦敦,在周围建筑的火光与浓烟中,圣保罗大教堂的穹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周末,黛西邀请美国军人和医院护士来她公寓开派对。她参加形形色色的聚会、野餐、体育运动。她知道自己已经不需要贵族的头衔了,她有了自己的社交团体,这比贵族的社交圈有趣得多。
她已经被社交界抛弃了两次,一次在布法罗,一次在伦敦。她灰心地觉得,这也许就是她的错。也许黛西确实和那些谨小慎微的贵族不同,无法遵守他们那些严苛的律例。想融入上流社会的念头简直是太傻了。
1944年,博伊在战争中牺牲。
1945年,黛西和劳埃德结婚了。喜欢从政的劳埃德参加选举,成为议员,再升到外交部副部长。
菲茨始终拒绝承认劳埃德。菲茨不在乎自己有个私生子,但自傲不允许他承认自己爱上过一个女仆,何况劳埃德是社会民主党人。对菲茨而言,他需要维护贵族的尊严和家族的荣誉。
所有女人在回首往事时,都会觉得自己年轻时非常蠢吗?黛西想到了年轻时也曾干过蠢事的艾瑟尔——被已婚的雇主弄大了肚子——但艾瑟尔从没对以前的事发过牢骚。也许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吧。
黛西从小的梦想就是嫁人:通过嫁给贵族来获得地位、获得众人艳羡的目光。直到她被上层社会抛弃、在劳埃德那里找到温暖,她才理解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生活。她不再为地位而担忧了,反而找到了真正的快乐。
战争犹如催化剂,她从一个爱慕虚荣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自爱成熟的女性了。
▲ 1945年,抗战胜利日,该士兵在时代广场疯狂亲吻许多女士,这名护士只是其中之一。
埃里克
埃里克是德国人。1933年,希特勒上台,埃里克13岁,妹妹卡拉11岁。
一天,埃里克穿着希特勒青年团的制服回家,卡拉不赞成哥哥的做法。埃里克说全班除了外国人和犹太人没加入希特勒青年团,所有他的同龄人都加入了,“你让我怎么办?”
▲ 1945年3月23日,希特勒在帝国总理府的花园慰问希特勒青年团的成员。
1939年,埃里克19岁,在大学学医。家里支付不起他的学费,但他获得了大学的奖学金。父母不支持纳粹,他们都失业了。父亲沃尔特不再是议员,母亲茉黛也不再是知名记者,报刊界禁止刊登她的文章。
1940年,埃里克在阿登高地参战,他成了医务兵,把绝大部分军饷都寄回家里。
他知道如果不寄钱回家的话,他的父母就要受冻挨饿了。埃里克不赞成父母的政治观点,但是他爱他们。他父母也是一样,他们对埃里克支持纳粹的政治态度非常气愤,但打心眼里爱着他。
埃里克相信元首是正确的,政府是英明的。
▲ 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希特勒和亲信们巡视战果。
1941年,女仆艾达八岁的儿子因智力低下被送去巴伐利亚阿克尔堡医院“治疗”,一个月后医院说他死于阑尾破裂,但库尔特在六岁就割了阑尾。卡拉起了疑心,埃里克指责卡拉,“你老爱把个人的悲剧当作攻击当局的手段!”
父亲想追查真相,被盖世太保杀害了。尽管父亲惨死,埃里克依旧为家人的执迷不悟和顽固而痛苦,他认为父亲的指控是子虚乌有。
这是元首的总理府亲自督导的“四号项目”,“旨在让那些需要花费巨额医疗费的儿童没有痛苦地死去”,后来因项目外泄,民众反响太大而取消了。
1941年,埃里克伴随德军跨越苏联的广袤领土,他越来越崇拜元首了。然而,他在苏联目睹秘密警察滥杀无辜,连女人、小孩也杀,他的信念摧毁了,终于承认家人对纳粹的看法是对的。
▲ 1941年,纳粹分子杀害乌克兰首都文尼察最后一名犹太人,居住在那里的28000名犹太人无一幸免。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宣布为二战胜利日。
埃里克染上了结核病,从苏联劳动营被放了出来。他回到德国,瘦得像个骷髅。
埃里克觉得身体完全恢复以后,马上加入了共产党。卡拉非常不解。在苏联吃了这么多苦,埃里克为何还会加入共产党呢?但她很快就发现,埃里克讲起共产主义的那副认真劲和他十年前阐述纳粹主义时完全一样。
1947年,埃里克在东德当上了警官,像以前支持纳粹一样盲目地支持苏联。
起初,卡拉既不解又生气,但现在她明白了其中令人悲伤的逻辑。埃里克和众多害怕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懦弱者一样,情愿屈服于暴政。他们愿意按政府的命令去做,愿意按政府希望他们想的那样去想。他们既愚蠢又危险,但这样的人恰恰有很多。
▲ 1945年2月,苏军攻克柏林,在德国国会大厦屋顶挥动苏联国旗,象征着纳粹德国的毁灭。
个人与历史
战争、生死与爱,大概就是《世界的凛冬》三大主题。所谓“大时代,小人物”,宏大的历史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创造,从个人浮沉中一窥历史进程,这是小说的魅力。
然而,《世界的凛冬》离不开“畅销书”的定位:尽可能让大多数读者产生兴趣。因此,没必要当正史来读,更没必要上升到“史诗级巨著”。
论人物,有点面谱化;论爱情,有点套路化;论思想,有点“夹带私货”……毕竟作者是代表西方主流价值观吧?
但无可否认,小说还是好看的。二战被称为近代史上最残酷、最野蛮的战争,小说穿插很多历史事件,希特勒上台,爱德华八世退位,日本偷袭珍珠港,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诺曼底登陆……小说人物既是事件的参与者,也是受害者。
▲ 1945年,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
世界动荡不安,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身不由己,随着时代巨轮滚滚向前、跌宕起伏。
有勇敢的,有懦弱的;有坚定信念不作恶的,有随大流成为“国家机器”的;有努力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害怕改变坚持守旧的……
战争年代放大了人性的自私、软弱、邪恶。面临艰难选择,善良、宽容、无私等等人性光辉依旧在闪烁。在废墟中开出的花,在黑暗中透出的光,能帮助人们穿越绝望,投奔光明。
在时间的流动中,每个人都在创造历史;但在历史面前,每个人又显得微不足道。
▲ 1945年,美军在硫磺岛插上美国国旗。照片上出现的士兵一半都在那次战役中牺牲了。
至于小说是不是“还原历史”?其实历史有其本来面目,事实不会改变。任人装扮的是记录手法与历史评价。
在小说中,十五岁的伍迪参加抗议游行,拍下了列夫金属加工厂的劳资纠纷。在现场,他看到工厂保安首先殴打游行人员,游行才变成骚乱。
伍迪拍下的照片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他把照片拿给《布法罗哨兵报》的总编,总编买下了他的照片。
第二天,他的照片上了头版,只用了最后一张:两个工人正在狠踢倒地的保安,文章的标题是“金属加工厂工人暴动”。伍迪很震惊,报纸怎么能歪曲事实呢?
“报纸应该揭示真相,”伍迪的声音因为愤怒而不断升高,“他们不能光制造谎言。”
“制造谎言是他们的看家本领。”母亲说。
“但这不公平!”
“我的孩子,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