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博士毕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近日,浙江大学58岁教授高中山获得了第二个博士学位。在过去十年间,他一边在浙大从事园艺学与免疫学相关专业的研究与教学,一边攻读医学专业博士学位。今年6月,他终于结束了持续十年的读博生涯,顺利毕业,成为了一名“双博士”教授。他对知识的渴求感动了许多网友,大家纷纷留言:“高老师太励志了,是园艺学子的榜样!”也有很多网友对他跨学科读医学博士的经历感到好奇:“作为园艺学的教授,为什么会选择再读一个医学博士呢?”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高中山教授,听他讲述了读博十年的艰辛与不易。
教授读博
读博并非一时兴起,准备5年后才下定决心
“我读医学博士不是一时兴起,是做了5年研究后才最终决定的。”高中山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当时主要从事园艺学方面的研究,包括核桃、苹果、桃、杨梅、枇杷、百合等品种资源和遗传育种的研究。对于医学,可以说是“门外汉”,那他为什么要读医学博士呢?
2005年6月,时年41岁的高中山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获得了植物科学(遗传育种)博士学位。他在读博期间参与了欧盟苹果过敏研究项目,恰巧涉及医学内容,并因此与后来成为他医学博士论文导师的罗纳德·范瑞教授相识。受到该项目影响,高中山的植物科学博士论文是关于苹果过敏原基因组方面的研究的。
做博士论文的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西方国家当时的过敏性大流行,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2007年,高中山担任了浙江大学新成立的过敏研究中心副主任,负责协调组织工作。他发现国外很早就有专家研究过敏性疾病,中国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很多医院没有过敏科。
2008年10月,中国荷兰多学科交叉过敏性疾病研讨会在杭州举办。高中山听了来自荷兰的罗纳德·范瑞教授关于过敏原标准物质、分子精准诊断的报告,受益匪浅,决定在国内开展过敏原分子鉴定和组分诊断,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式就是攻读医学博士。他和罗纳德·范瑞教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罗纳德·范瑞教授表示愿意支持他的研究工作。
接下来几年,他参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研究桃的过敏基因起步,深入到研究桃过敏原分子诊断和临床免疫学,这让他更加坚定攻读医学博士学位的决心。
2012年,高中山正式提出攻读医学博士学位请求,因为他发表了很多相关学术论文和专著,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并且所提出的博士论文研究计划较好,最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同意了高中山攻读医学博士研究生的申请。
十年读博压力大
多次做手术耽误科研进度
回忆起第二次读博的经历,高中山直呼:“太忙了,压力非常大。”他坦言:“我之前以为只要六七年,发表4篇过敏相关的论文就可以毕业,没想到最后用了十年。”
最初一段时间,高中山满脑子都在思考课题要做什么、如何做?与此同时,他还要带博士生和硕士生,并做果树方面的项目研究,时间被安排得很满。
由于没有医学背景,高中山“疯狂地”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以此学习新知识,结识过敏医师专家,讨论合作项目。此外,他还阅读各种中英文的免疫学书籍,追踪国外最新的免疫学研究。
高中山坦言,完成博士论文也是难事一桩。尤其是做博士论文期间,他身体出现了问题,经历了一次次手术。2013年5月,高中山在体检中查出肺部问题,虽然做了手术后有惊无险,但恢复期较长,耽误做科研的时间。2019年5月,高中山到里斯本参加学术会议,向导师汇报了论文写作进度,约定10月进行一次预答辩,计划在2020年完成学业。但在里斯本会议期间,高中山的心脏出现不适。医生告诉他是过度劳累、压力过大导致。后来他在维也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洽谈政府间合作项目申请时,又出现了心跳过速的症状。
回国后,他做了射频消融手术,身体稍微恢复一些就开始写论文,中间的七个实验章节是已经发表的论文,还有2个章节在计划投稿中,但写前言和讨论两章仍然需要很多时间,这让他真正体会到了“行百里者半九十”所言。
十年圆梦
线上答辩,论文顺利通过
2019年10月,荷兰导师来到浙大,高中山完成了一次预答辩。后因新冠疫情及身体原因,他到2021年7月1日才完成全部初稿给导师审阅,10月1日定稿提交至博士答辩委员会外审。
今年元宵节,对高中山来说是人生中特别有纪念意义的一天。他在当天进行了博士论文线上答辩,用英文汇报了过去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他的博士论文《桃果实和蒿花粉过敏原分子诊断应用途径》针对中国常见的桃果实以及蒿花粉过敏问题,开展了过敏原分子鉴定和分子诊断以及在临床等方面的应用。他完成了100多个桃子品种的过敏原测定,成功筛选出“紫血桃”“五月鲜”“沪油278”等低致敏品种,“这项研究成果为桃过敏病人选择出可尝试食用的低致敏品种,让一些原本对桃过敏的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吃一些低致敏性的桃子。”
与此同时,高中山还鉴定出一种新的类半乳糖氧化酶,80%以上的蒿花粉过敏患者对这个蛋白敏感。在他的论文里,有27个中国蒿属过敏原组分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免疫学会下属命名机构确认收录,相关研究成果也发表在过敏领域的知名期刊上。他研究发现黄花蒿和艾蒿适宜于作为我国临床诊疗制剂,过敏原组分定量检测可用于蒿花粉过敏诊断和免疫制剂的标准化。
高中山的论文得到了答辩委员会成员的一致好评,他的论文导师宣读了学位授予文件,并总结发言:“过敏原分子鉴定和组分诊断以及免疫疫苗的研究应用过去一直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高中山的研究工作在中国具有开创性,不仅对于过敏患者的精准诊断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据此开发更适合中国过敏患者的免疫治疗制剂,对中国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看到学校博士委员会主席代表、各委员以及导师的视频祝贺后,高中山如释重负,开心得像个孩子,笑着说:“我十多年的梦想实现了!”
他说非常享受学习过程
想培养比自己更加优秀的学生
高中山称,他的医学博士学位证书已经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邮寄到了国内海关,预计在月底拿到。
在接受采访中,被问到这十年历程的感想,高中山一时难以控制,在电话中流了泪,“读这个学位真的难,家人为我付出太多,也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向前,不能半途而废。”
曾有人问高中山:“你有必要再读一个博士吗?”“拿到这个博士学位有什么用呢?”他解释说,想通过这个方式搞好过敏原基础研究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博士证书,“我们国家的过敏人群实在太庞大了,但很多检测试剂和治疗药剂是国外的,一些试剂并不一定适合我们,也有的太贵了,我们要有自己的研究,要有自己的技术。”
在高中山看来,获得博士学位时的喜悦心情是短暂的,但长达十多年努力奋斗的过程是快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现在的科学发展迅速,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高中山称,拿到第二个博士学位后,更长远的目标也随之而来,“答辩时,导师和评委问我接下来要做什么,我说在继续研究的同时,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开发应用。”高中山说,“既然拿到了这个博士学位,我就应该做点什么,比如培养接班人,把过敏事业传下去,更好地服务我国众多过敏人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