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和就是凝聚力、亲和力;困苦时,家和出亲情;悲伤时,家和出慰藉;重压时,家和出力量;沮丧时,家和出坚强。家是包容和支持,是给予和陪伴。
今天,听小百合讲述首都文明家庭—秦素萍家庭和翟桂华家庭的故事
昌平区医院
秦素萍家庭
秦素萍的爱人张会勇为昌平区医院耳鼻喉科大夫,夫妻二人2003年联手抗击非典,那时候孩子2岁。17年后的今天,他们又为抗击新冠肺炎挺身而出,此时,女儿已是大一学生,且以父母为榜样,为家庭而自豪。
作为共产党员,内科一支部书记,院中层干部的秦素萍同志,在疫情初期就发起了号召令,带领支部党员第一时间提交了请战书。疫情防控以来秦素萍一直负责组织并参加院、区新冠肺炎病例的会诊工作,不分昼夜,同时又随时待命准备投入到更艰巨的任务中去。在全国疫情肆孽的关键时刻,2020年2月18日她临危受命,毫不犹豫的进入到昌平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负责医疗救治与病房管理工作。
进入病房后,她对所有确诊及疑似患者进行疾病及诊疗的快速掌握摸查并通过病例讨论、查房、早晚交班等方式,在疾病救治和管理上进一步完善加强,进一步提高了对患者的治愈率及抢救成功率,使疾病的救治效果及患者恢复时间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她立足岗位,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优化隔离病区的各项工作流程,使工作更加细致、有序、高效。在隔离病房近一个月内的时间里,她与大家一道胜利完成了昌平区确诊患者的痊愈出院以及确诊病例清零工作,并做好出院患者的随访及复查指导。由于病房收治的部分疑似病例,年龄大、基础病多、病种杂、病情重、变化快,存在较大风险。收治最大的患者85岁,最小的4岁,有合并冠心病、陈旧心梗、支架术后、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患者,期间历经了多次大小型抢救。虽然患者病情危重,但由于秦素萍及治疗团队观察监测到位、预警风险筛查及处理及时,加之较高的医疗救治水平,病人均转危为安,充分体现了她扎实的内科诊疗功底及较高的医疗救治能力。她时时刻刻担心病人安危,分分秒秒避免环节疏漏,近一个月每天24小时的坚守,睡眠严重不足,即便睡觉手里也总要握紧手机。她始终为提高救治水平,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全力以赴。
在隔离病房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她两次提交申请,要求继续坚守,一鼓作气,不胜不休,践行请战书中的誓言: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尽职尽责的作风,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捍卫白衣天使的使命担当,不计报酬,无谓生死,全力以赴!”
疫情以来,其爱人张会勇同志与秦素萍携手积极响应国家和医院号召,春节以来一直停休,并请战参加一线抗疫。他积极参加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好大夫在线《抗击疫情,我在行动》活动,为非常时期不方便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提供线上免费义诊的服务。在爱妻从事院、区两级新冠病人会诊工作期间,因不分昼夜经常有急会诊任务,为了让爱人快速安全到达医院,他每一次都要亲自接送、等待。秦素萍临危受命进入隔离病房,作为同行、战友、丈夫,他虽心有不舍,但全力支持,他婉言谢绝了科里排他休息的安排,疫情来临作为医生责无旁贷,毅然坚持上班,奋战在临床一线。平日不善家务的他,主动承担起全部家务及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让秦素萍无后顾之忧,将自己的担心惦念化为工作及生活的动力。
“在我心里,我的父母是极为伟大的存在,常常因父母都是医生感到幸福和骄傲,他们是病人无助地饱受病痛折磨时最大的希望,是从死神手中争夺生命的勇士。他们更是我的人生导师,是我想要学习的榜样,我的父母甘愿为了病人牺牲自己,可以不惧极高的被感染风险在一线抢救病人、与恶魔斗争,就算工作劳累、辛苦,他们也依旧对这伟大的救死扶伤的事业充满热忱、兢兢业业。他们是能为大家而甘愿牺牲小家的存在。这也是潜移默化地让我想要和他们一样勇敢无私地奉献自己、报效祖国的‘催化剂’”疫情来临,他们的女儿张梓漪发表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税学院的文章---“爸妈,我们一起加油!”中写道。
无论平常的日子,抑或特殊的时期,他们的家庭也许聚少离多,也许奔波劳碌,也许担心惦念,但是依旧幸福美好并充满希望。
龙泽园街道龙腾六社区
翟桂华家庭
一、战地夫妻分外美
在龙腾六社区的防控一线,您会看到这样一位阿姨,头发已花白,扎着两条粗粗的麻花辫垂在肩上,上身是红灰相间的连帽外套,穿着蓝绿色的裤子,身上的红色志愿者马甲仿佛是她的战袍,给她无尽的能量。
她是翟桂华阿姨,老伴是龙腾六居委会主任贾大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筑起社区防控疫情防线,她和老伴,从年三十开始就坚守在抗疫一线。
二、你是社区总调度,我是门岗老哨兵。
一天,已经是傍晚了,老贾接到街道工作组电话,要求明天早班提前到6:30,老贾感到很为难,因为他们已经将第二天的值班表排好了,如果调整,会引起连锁反应影响一天的工作。为了社区大家,也为了不让老伴为难,翟丽华提出提前的时间由她来值。即使后来第一班岗安排了其他人员,翟桂华也习惯赶来陪同值守。
三、你是拼命三郎勇往前冲,我是战地记者绝不后退。
白天,老贾在底商、大门、卡点巡查,找漏洞,想办法,琢磨落实街道的防控措施,琢磨把事情做在前面,把防线筑牢。72岁的“拼命三郎”想出了一个个妙招:把返京登记二维码贴到底商门上,方便他们回来第一时间登记;把摸底排查和人口普查、实有人口登记工作联系起来,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物业关键时期换上明白人上岗,配合两委做好查证测温;引入蔬菜直通车,让居民待在家里少出门;宣传标语贴得亮亮的,让居民戴口罩少聚集;把快递安排到固定区域,方便居民收取又避免交叉感染……
老伴翟桂华变身战地记者,用手里的相机捕捉社区工作者、物业员工、保安、在职党员、志愿者担当履职践诺的感人瞬间,用镜头记录大家奋战的身影。看这是返京人员在登记,这是在检查记录,这是在贴居家观察户提示、请楼道居民合力帮助执行,这是社区书记在给快递员消毒,这是昌平热力公司下沉干部“五大金刚”在值班,这是两委在给住户送消毒酒精,这是物业在给快递区消毒,这是在给车上人员测温查证,这是清晨,这是深夜……这些镜头反映着龙腾六社区的群防群控、万众一心,是在执行党和政府阻击疫情的各项决策部署,是在筑牢人民群众的生命防线。白天辗转于社区的各个角落,临睡前,还要赶着把白天记录下的龙腾六社区防控一天动态整理制作成美篇,带着感人的照片、传递着必胜信心出现在社区微信群,宣传着防控措施、弘扬着正能量,提升着社区凝聚力,战地记者一天的任务才算结束。
四、等疫情散了,我们再拍一张全家福
小孙子今年6岁了,平日跟爸爸妈妈在别的小区,每到周末都会来到爷爷奶奶家,是他们最欢快的开心果,是一家人最热闹的时刻。现在,老两口忙于抗疫一线,果断拒绝了孩子们的来访,只能把最深的牵挂藏在心里。“等疫情散了,家人再聚,再拍一张全家福!”翟桂华阿姨笑着说,却掩饰不住对孙子深深的牵挂。我知道,她是怕自己万一染上了病毒,再传染给孩子。可是,自己不分昼夜坚守在战疫一线,却从未退缩过。
夫妻俩都已不是年轻人,这样不分昼夜没有假日肯定会感到疲惫,但他们无所畏惧,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守护龙腾六社区,因为她们觉得带领的是一群最可爱的人,打的是一场必胜的仗,一定要带给大家温暖,并将这份温暖源源不断地传递出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