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在中国流传甚广,使得魏蜀吴三国为人们所熟知。
特别是刘备的忠义与曹操的奸狡,在人们的思维中几乎已成定式。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另一个版本,作为一个被高度赞誉的“爱民如子”的忠厚长者,刘备对于民和子,在长坂坡一役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当时他为表忠义,带着十多万老百姓逃难,然而当他被曹操的精兵全力打击的时候,却抛下妻儿独自逃跑了。
好在赵子龙给力,在曹兵围攻中左冲右突,救出了后主刘禅。
可是刘备的两个女儿却没有这么幸运,她们最终被曹操的部属生擒活捉。
在当时曹操和刘备对立的情况下,她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以至于刘备一生都羞于提起此事,人们也就很少知道他还有两个女儿,甚至三国演义都予以回避和淡化。
而刘备两个女儿被曹操生擒后,下场如何?刘备一生羞于提起。
长坂坡之战---反转的史实
公元208年的秋天,已经打败了周边各路诸侯的曹操,稳稳地占据了东汉的北部地区,并且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当时的汉丞相,开始了他以北击南的秋季攻势。
曹操的第一个目标是据守荆州的刘表,然而刘表实在是不给力,没等曹军杀来就死了。
随后,他的二儿子刘琮继承了父亲荆州牧的位置。
刘琮显然是一个没有大志和大智的人物,曹操一来他就降了。
而这时候,驻扎在襄阳对岸樊城的刘备立刻成为曹操的攻击对象。
想当年,曹操曾经高度赞许过刘备,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时候,他当然不可能放过刘备。
而寡不敌众的刘备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逃跑。
可是这一段时间他“仁爱”形象的塑造得过于成功,以至于樊城有很多老百姓表示要跟着他走。
这样,只有几千兵马的刘备硬是带着十多万老百姓开始了逃亡之旅。
当时的运输工具太简陋也太少了,绝大多数人都是靠两条腿来跑路,以至于本该是快速逃跑的这群人每天才走十多里路。
而曹操对刘备相当的重视,他进占襄阳后,得知刘备开始逃跑,立即派出自己的“特种部队”虎豹骑5000精兵,由“司令”曹纯率领衔尾追击,“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
这样一慢一快的两支队伍的交集,就是后世不断热议的当阳长坂坡。
于是史上著名的长坂坡之战爆发了,这是军事史上典型的强弱悬殊的一场遭遇战。
《三国演义》里说刘备有“三千余军马”,后世史家论证约有万人左右。
然而曹操本部兵马至少在十五六万人,再加上刘琮降兵也在七万以上,兵力对比至少是二十比一。
当然,这场战争的规模不太大,但场面却极为惨烈。
曹纯的“五千精骑”一到,立即结阵开始与刘备对垒,“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阵,精光耀日,贼益震惧。”
原来曹纯率领的这支部队就是魏军最精锐的“特种部队”---虎豹骑,虽然在罗贯中笔下被称为“强弩之末”。
然而,《魏书》和《三国志》却都对这支部队的攻坚、奔袭和战斗能力给予了高度赞许:“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晓锐。”
而且在每场战役的最关键或者最危急之时,曹操都会投入这支“特种部队”参战,并且能够扭转乾坤,这次当然也没有发生意外。
双方甫一交兵,实力悬殊、士气低迷的刘备军队就败下阵来,更何况曹操的主力部队随后源源不断地开来。
四顾茫然的刘备开始了他的骚操作:“弃妻子”,就是把妻子和儿女都扔下,自己却在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的掩护下跑了。
这场战役,刘备是完败。
然而罗贯中以他一贯的“颂刘贬曹”原则,对此只是寥寥数笔带过,却用浓墨重彩刻画出赵子龙的英勇豪迈,以至于“常山赵子龙”成为后世一个极响亮的名词。
“赵子龙单骑救主”之后, 刘备把刘禅扔到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感到胸口发热的赵云立刻表示:“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刘备的“义”和赵云的“忠”在此完美交融,在罗贯中笔下,人们仿佛觉得是刘备赢得了这场战争。
然而赵云再英勇也无法挽回败局,罗贯中虽然避重就轻,但是《三国志·魏书九·曹纯传》却以极简的笔法记录下这段史实:曹纯“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
这几句话很有韵味,“追”字表明曹军占据优势,而“获”字,则表明曹纯将刘备的两个女儿和后勤物资都缴获了,“收”字表明刘备的军队被冲散了,那些士兵就纷纷投降了曹军。
很多人到这时候才注意到,原来刘备还有两个女儿,但是刚一露面,就被曹纯俘虏了,仿佛昙花一现,此后再无消息。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写得极好,但是他推崇刘备的倾向也是极强,因而刘备好的方面被极力夸大,坏的方面则是一带而过。
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刘备只有一个儿子刘禅,其实刘备还有两个亲生的儿子和两个女儿。
另外他还有一个义子刘封,只不过这些人都因为种种原因,被刻意地忽略了。
有人不禁会问,赵子龙都七进七出了,又是救刘禅、又是救甘夫人的,怎么就没有救这两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呢?
那只能说她们的命不好,没有碰上赵云。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赵云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这两个女孩身上罢了。
铜雀春深锁住哪些妖娆
刘备的两个女儿在《三国志》里出现一次之后,就再鲜有记载。
人们不禁会思索,三国分立,这两个人就是公主,身份是何等的高贵,曹操难道不能拿这两个女孩与刘备进行讨价还价,搞点事干。
可惜的是这两个女孩命运不济,被俘时刘备还没有真正的落脚点,只是顶着“汉室宗亲”的帽子在打拼事业,是典型的“矮锉穷”。
别说女儿,就是妻子也被他抛弃了好几回。
由此就可以想见,这两个女孩在刘备的眼里价值并不是很大。
而且当时他们只是十几岁的花季少女,曹操显然意识到了她们的价值极低,只不过是稍加关注而已。
随后在论功行赏时,赐给了曹纯作为侍妾,这对于刘备来说是一个羞辱。
曹纯虽然是猛将,但当时已经年过半百,足以做刘备两个女儿的父亲了,而且他两年后就死了,刘备两个女儿的记录也就到此为止。
关于刘备女儿的最终命运,就要提到一个史上著名的建筑----铜雀台。
202年冬,曹操开始在邺城修建铜雀台,到212年的春天完工,史载“魏太祖起铜爵台于邺,自作乐府,被之管弦。”
最开始,可以看到曹操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和一批文人雅士,在铜雀台的西园里游乐和创作诗歌,并且将这些乐府诗“被之管弦”后由歌伎进行演奏。
因而,曹操就搜罗了一批姿色上佳且通乐律的女孩,将她们安置在铜雀台,这就是后来南北朝时期所歌咏的铜雀歌伎。
众所周知,曹操绝对是个好色之徒,因为霸占人妻,曾经将张绣逼反。
当时刘备的两个女儿正值青春正艾,而在曹纯死后,她们这种地位极低的侍妾是可以买卖的。
而曹操和臣子饮酒作诗,再看到这两姐妹载歌载舞后,显然会有一种征服了刘备的快感,因而她们被曹操安排到铜雀台作歌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其实不止是这两姐妹,曹操在临死之前,曾经立下遗嘱:
自己死后,将侍妾和歌伎安置于铜雀台,每月初一、十五祭日的时候,让歌伎在铜雀台的幔帐前歌舞奏乐,这是死后也要听歌观舞的节奏。
南朝谢朓曾作《铜雀妓》诗:“穗帷飘井干,樽酒若平生。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芳襟染泪迹,婵媛空复情。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
这首诗纯以铜雀歌伎的视角,表达她们为死去的曹操奏乐歌唱时的所见、所感和所悲。
既然曹操的侍妾都能成为铜雀台的歌伎,更何况是刘备两个被俘的女儿呢?
她们也只不过是曹纯的侍妾而已,其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铜雀台的名声达到鼎盛时期是在晚唐,这完全要归功于杜牧。他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被人们广为传诵。
再加上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大加演绎,一时间,铜雀台与曹操的雄图霸业联系在一起。
而“二乔”,更是那些“铜雀歌伎”的臆想写照。
这才能够让人们稍微感知到刘备两个女儿的最终命运,应该是以“铜雀歌伎”而终老,或者是中途香消玉陨。
是羞于提起还是根本毫不在意
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没有记载刘备对于女儿被曹操所俘这件事的反应。
按理说,刘备能够对追随他的樊城百姓都不舍得丢弃,对于自己的亲生女儿更应该全力维护,出现危险时及时救护才对。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刘备号称“忠义”、“宽仁”,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却相互矛盾。
说他重“义”,几乎每次逃亡时,他随时都能够抛妻弃子,在后人看来,亲情在他的心中几乎是零。
其实不止刘备如此,他的先祖刘邦也干过为了快速逃命,将妻儿扔下车减轻重量、加快速度的事情。
民间也曾有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歇后语,可见即使有《三国演义》的卖力加持,民间对刘备的评价和认知也不是很高。
而且刘备在攻取益州后,并没有因为愧对“兄弟”刘璋的情义而感到不安。
他还能弃“忠君”之名,在几番扭捏之后称帝,这一切都表明,他的忠和义都是有一定范围的。
刘备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可见,与其说“忠义”是刘备的价值尺度,不如说是他想要反曹操“暴”“谲”之道而行之,这可以说是他纯粹的政治策略。
在刘备力求的皇图霸业之前,一切都是浮云。
那么由此就可以想见,刘备对于两个被俘的女儿不闻不问,与其是说他羞于提起,还不如说是他根本毫不在意。
而“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也是刘备的真实想法。
兄弟可以助他成就霸业,而妻子可以随时再娶,儿女更是可以再生。
孰重孰轻,在刘备的心里是有杆秤的。
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无论是简单直写还是大力渲染,甘夫人和糜夫人在跟随刘备颠沛流离时,数次身陷险境,被俘虏或是被刘备遗弃,这都是事实。
《三国志》中记载:“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于当阳长阪,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于难”。
这里“后”指的就是甘夫人,说明当时刘备确实将母子二人全都抛弃了。
好在还有一个忠心的赵云拼命保护,否则甘夫人和刘禅的命运可能跟刘备的两个女儿一样,也是被俘的命。
应该说,从大面上看,刘备的一生都在努力奉行仁德信义。
然而在诸侯纷争、弱肉强食的汉末三国,事业发展常常与仁德信义经常发生冲突,这令刘备十分纠结。
为了博取利益,实力逐步强大起来的刘备就会不时地弃仁德而行欺诈。
刘备入蜀袭夺益州后,立即大肆掠取宝物财富的行为,就是他抛弃仁德、实行诈取的一次放纵。
与其说这是刘备自小在市井中养成的草莽习气的发作,不如说这是刘备身上阴暗面的真正暴露。
刘备这种伪善的行为让很多人不齿,以至于后来他和曹操都想要收服汉中张鲁时,张鲁竟然说出:“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的言论,这是对刘备赤裸裸地鄙视。
刘备后来的伪善表明,他以前一到危险时刻就抛妻弃子、只顾自身的行径,绝对是他的真实心态。
因而女儿被俘,他表现得毫不关心,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可以说,刘备骨子里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一切的仁义道德都是他追求成功的幌子而已。
文/蓝风烛尘
参考文献:
[1]刘晓洲,对刘备曹操道德评价的古今之变,书屋,2009(11);
[2]官禹平,长坂坡与天下三分,荆楚学刊,2014(0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