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会分析几家“家电行业”的公司,也是很多人问到的。
一直想把之前分析过的公司重新更新数据和信息,都还没来得及,只更新了一部分,后面会加快更新。
来杯咖啡提提神!
在最新公布的2022年新财富500富人中,美的集团何享健家族以1890.1亿财富位列全国第7,在2021年排名第5。
何享健家族是如何发家致富,美的集团又是如何做到连续多年霸占国内家电行业龙头地位的?今天我们就来“解剖”一下这家耳熟能详的家电巨头公司。
一、公司介绍
1、初创期(1968年-1993年)
1968年,在广东顺德,何享健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街道干部,为了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召集了23位村民,凑齐5000块钱,当时五千算不少的,开始了一去不回头的创业之路。
他带领村民创办“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生产塑料盖和机电配件,在当时计划经济的档口这个生产小组也属于灰色地带了。
没成想,还真让这群年轻人做出来了,到了1975年,初始5000块本金已经变成了10万块,8年翻了20倍,“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也顺势更名为“顺德县北滘公社塑料金属制品厂”。
到了1978年,改革春风吹满神州大地,何享健成功地抓住了这次国家改革想要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机会,以电风扇作为切入点,推动工厂加入改革大军队伍,并在1980年顺利更名为“顺德县美的风扇厂”。
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一经问世,就受到消费者哄抢,第一年销售额直接突破300万,第二年就突破了700万,这个销售额相当于现在的7000万不止。
1981年,注册“美的”商标,标志着美的品牌的诞生。随后几年,美的成为了当时风扇行业的龙头,并在1990年投资超过1个亿建了首个高端工业园。
之后的事情更能看出何享健非同一般的眼光和审时度势的能力。
1992年国务院决定选择少数优质股份上市,公开发行股票。
当时国内比美的规模更大的家电企业如小天鹅、容声、万家乐等,都持观望态度,何享健却看出了门道,主动提出申请。
1993年,作为股份制产权改革的试点企业,“顺德县美的风扇厂”成为了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并取名美的电器(000527),当时募集到了12亿的发展资金。
2、成长期(1993年-2013年)
已经顺利上市了,大概会觉得已经到达了巅峰,可是上市后几年却出现了业绩下滑的局面。1997年公司业绩下滑,面临被兼并。
面对此危机,何享健决定引入日本松下公司的“事业部制”,按照产品、业务划分事业部,为现代化组织管理架构定基础。
在2001年美的股改结束后,何氏家族实现了对美的电器的绝对控制权,何享健也实现了个人财富与公司市值的挂钩。
与此同时,何享健积极完善多元化布局,先后收购了日本三洋磁控管工厂、合肥荣事达、广州华凌、春花吸尘器等企业,把公司的产业布局发展到了家电行业的上下游。
在完成这些产业布局以及对公司股权的控制之后,2012年何享健正式辞去美的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仅作为美的集团控股股东存在,美的集团另一个关键人物方洪波登场。
方洪波可以说是打工界的天花板。且不说每年薪资1106万,在整个家电行业都名列前茅,而且截至近日,方洪波持有美的集团1.17亿股,市值60亿。
成长期的美的还得益于国家的家电下乡政策,收入规模迅速增长,从2006年的212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931亿元,并在2008年美的电器收入规模超越格力电器。
2013年美的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并着手开始进行数字化改革。
3、转型期(2013年-至今)
在成为家电巨头后,美的并没有躺平,而是继续寻求转变。
2016年收购东芝家电与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 80%股权,2017年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94.55%股权和以色列高创公司79.37%股权,正式进入机器人与自动化行业。
2020年改组业务板块,向科技集团转型。
现如今划分为五大事业群,分别为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创新。
二、产品分析
美的覆盖全产业链、全产品线的家电及暖通空调系统。据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1年美的集团在25个主要家电品类中,家用空调、干衣机、电饭煲、电风扇、电压力锅、电磁炉、电暖器等7个品类在国内线上与线下市场份额均排名行业第一,其他品类也均位列前三。
首先从五大事业群着手来分别了解公司的产品框架:
1、智能家居
主要是家用电器,涉及到的品牌包括COLMO(理念:Simply Extraordinary);东芝(TOSHIBA),1875年成立于日本,此后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财富500强品牌。
2016年美的收购东芝旗下家用电器业务,强化了美的在日本和东南亚市场的家电业务;
小天鹅(Little Swan),成立于1958年,从1978年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的诞生到2015年品牌价值达200亿元,连续多年全国销量位居行业前列,产品出口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进入到美国、日本等高端市场;
小天鹅洗衣机是我家用过的第一台洗衣机,质量真是出奇的好,怎么用也用不坏,用了很多年,所以在我看来,小天鹅本来很优秀,就是因为把产品质量做得太好了,后面才做不下去了,本来是消费产品,用不坏人家怎么换?
当然这只是半开玩笑的一个原因,倒下去的原因很多。
“小天鹅”曾经是中国洗衣机行业的绝对王者,从1996年开始,连续11年市场销量第一。
同时也是中国洗衣机第一股,1996年、1997年,小天鹅先后在深交所挂牌B股和A股。
但就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洗衣机品牌,进入21世纪后就发展得极为坎坷,期间控制权几经易主。
2008年,美的注资小天鹅16.8亿元占股24.01%,成为了大股东,此后几年,小天鹅一步一步地被美的蚕食,被美的控制。
到了2018年10月,美的以143.83亿元全资收购小天鹅。随后,小天鹅正式退市并摘牌,黯然收场。
华凌(WAHIN),瞄准年轻市场,面向互联网时代做出的年轻化转型变革,在设计、研发、制造、售后环节均与美的为同一团队;
酷风(Comfee),美的高品质的家用中央空调;
Master Kitchen,高端定制家电,诞生于意大利,主要有油烟机、燃气灶;eureka(优瑞家),1990年创立于美国,百年来一直专注清洁领域。
2、工业技术
主要是家电、汽车、工控领域,涉及GMCC美芝、Welling威灵、Hiconics合康(合康新能(300048))、Sunye日业、Servotronix高创、Dorna东菱、MR美仁半导体、MSCT美垦、Toshiba东芝等多个品牌。
产品覆盖压缩机、电机、芯片、汽车部件、电子膨胀阀、变频器、伺服及运动控制系统、减速机和散热部件等高精密核心部件产品。
3、楼宇科技
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美的中央空调事业部,产品覆盖多联机组、大型冷水机组、单元机、机房空调、扶梯、直梯、货梯等以及楼宇自控软件和建筑弱电集成解决方案。
涉及品牌有美的;Clivet,成立于1989年意大利贝卢诺,欧洲知名中央空调品牌,美的于2016年收购其80%股份;美控智慧建筑;菱王电梯等。
4、机器人与自动化
主要围绕未来工厂相关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物流自动化系统及传输系统解决方案,医疗、娱乐、新消费领域解决方案等。
涉及品牌有库卡(KUKA),德国工业4.0的象征,于2016年加入美的集团,专注自动化、数字化解决方案;瑞仕格(swisslog),KUKA集团成员,自动化物流领域。
5、数字创新
在商业模式变革中孵化的新型业务,包括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软件服务、无人零售解决方案等。
涉及的品牌有很多,不过产品大多比较小众。
将以上5大事业群针对客户类型,分为C端和B端产品。
C端产品主要是家用电器,2021年美的集团空调、洗衣机、冰箱国内市占率分别为33%、30%、17%。与此同时,积极拓展厨电、小家电、扫地机器人等领域。
空调:
行业龙头,具备价格和产品双重优势。
一提到空调,首先想到的就是董小姐的那句“好空调,格力造”。
其实作为家用空调界的两位大佬,都收获了一批死忠粉。不过从2019年开始,美的空调的销售均价开始降低,对格力形成明显的价格优势。
洗衣机:
行业第二,第一是海尔。
相较于海尔,美的在高端线路上花了不少力气。当下洗衣机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根据奥维云网数据,一方面洗衣机平均容量全渠道提升,2021年波轮、滚筒单洗全渠道容量分别为8.3KG、9.6KG。
另一方面洗衣机的烘干功能受到消费者青睐,洗烘一体机线上、线下份额分别为 35.0%、49.8%。
同时,在洗衣机保有量接近一户一机的情况下,美的的干衣机能有效发挥优势。
目前干衣机正处于培养消费认知的阶段,未来市场可期。
美的于2008年收购小天鹅,旗下品牌COLMO更是科技感十足,能够通过智感模型精确判断衣物面料和调整转速,同时能够针对不同面料智能匹配洗涤程序。
冰箱:
目前冰箱市场进入存量时代,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美的和海尔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美的的科技转型能否助力冰箱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可以拭目以待。
厨电:
包括吸油烟机、集成灶、洗碗机等。
2020年我国吸油烟机城镇每百户保有量为82.58 台,农村为30.89台,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1年美的吸油烟机、燃气灶内销量份额为10.52%,位列行业第三。
美的于2017年加入集成灶市场,美的、华凌双管齐下,美的负责中高端市场、华凌负责中低端市场。
另外目前消费者对于洗碗机的接受程度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城市里上班一族加班情况比较常见,更愿意选择能解放双手的洗碗机,不过美的洗碗机目前还是出口为主,之后国内市场估计也会慢慢扩大。
小家电:
1993年成立美的电饭煲公司就算是踏进了小家电行业,尤其是小型厨房家电,像豆浆机、电磁炉、榨汁机、电饭煲、电压力锅等市占率达到20%以上,行业地位显著
扫地机器人:
近年来很火,随处可见扫地机器人的广告,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1年美的扫 地机器人均价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000元左右,主打中低端扫地机市场。
2022年3月美的S8扫地机器人上市,洗拖一体,功能升级,相比行业内知名的科沃斯、石头科技更具性价比。
B端产品在2021年占美的营收的21%,包括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及自动化、数字化平台,前三者2021年的营收均接近200亿。
工业技术:
涉及家电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工控部件、绿色能源这四个方面。
这四个业务板块都分工明确,其中GMCC压缩机、威灵电机、美仁半导体的家电芯片对家电零部件负责;威灵车用压缩机、EPS电机、电子水泵负责汽车零部件;合康新能变频器负责工控部件;合康新能光伏发电负责绿色能源板块。
楼宇科技:
商用暖通空调为基础,再依托菱王电梯、楼控系统。这块业务是美的的新业务,因为国内的楼宇暖通和电梯基本上是外资主导的,根据前瞻产业院数据,2020年电梯行业
前六(奥的斯、迅达、通力、蒂森、日立、三菱)合计市占率70%,再加上近几年国产替代也是大的方向,符合美的一向的跟着政策走的思路。
机器人及自动化:库卡2016年加入美的,2021年扭亏为盈,不过对于库卡在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还是拭目以待。
数字化平台:包括美云智数、美智光电、万东医疗,其中美云智数提供“咨询+产品+实施”的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美智光电主要用于照明;万东医疗主要负责医疗器械领域
三、业绩分析
2021年营收3412亿,同比增加20.06%,净利润259亿,同比增长5.34%,经营现金流净额351亿,同比增长18.7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09%,同比下降0.86%。
2021年的营收相对近几年来说,增长是比较多的。
如上图所示,从近五年来看2017年的表现非常好,营收2419亿,同比增长51%。
但是随后增速就开始放缓,2018年营收2618亿,同比增长就大幅度下滑到只有8%。
2019年营收2794亿,增长依然只有7%。
2020年几乎没怎么增长,仅仅多了63亿。
2021年增速有所提高,增长了20%。
净利润倒是每年稳定少量的在增长,但是2021年没能跟上营收的增长幅度,增收没怎么增利,并不乐观。
业绩分析方面选取海尔智家、格力电器进行比较分析。
接下来还会单独详细分析海尔和格力,感兴趣的朋友持续关注跟踪。
从近三年营业收入来看,美的集团,同比增长分别为6.71%、2.27%、20.18%。
海尔智家同比增长分别为9.05%、4.46%、8.5%,格力电器同比增长分别为0.24%、-14.97%、11.24%。
这里面格力电器每年的增长是最弱的,尤其是2020年还出现了下降,而美的集团在去年增长是最好的,达到了20%,在这三家里,美的集团的体量是最大的,一年还有20%的增长,不得不给个大拇指,希望继续保持。
从近三年扣非净利润来看,很明显海尔智家的扣非净利润是远低于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的,而格力电器的扣非跟美的集团却是不相上下。
虽然海尔智家的销售毛利率是最高的,并且还在逐年提高,而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毛利率都在逐年下降。
但从三家公司的销售费用就不难看出,格力电器在销售方面是有很大的优势的,较低的销售费用直接反映在扣非上,而海尔智家的销售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也就造成了它虽然毛利率在这三者中最高,但扣非净利润却远低于其他两家。
格力电器却是在销售费用这块狠狠抓住了眼球,毕竟这是美的和海尔都没能拥有的神奇能力,莫非是董小姐真起到了代言作用?
当前传统家电行业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家电巨头们纷纷开拓海外市场。从外销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来看,最高的是海尔智家,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在全球业务趋于分配上很相似。
从以上指标来看,美的集团有规模优势,体现在营业收入明显高于另外两家,盘子大,也跟美的集团一直在创新开拓各个领域业务有关系,近两年销售费用相比2019年也在下降。
但相比销售费用更低的格力集团仍有一段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美的集团每年营业收入在增长,但销售毛利率却逐年下降。
从近三年分红来看,美的集团每年保持110亿左右的分红金额,格力电器分红总金额最高,近三年达到了465.04亿。
海尔智家分红最少,内里最虚,近三年分红总额相较另外两家只有85.82亿。
四、所在行业现状
空调:
空调相较于冰箱洗衣机等必选消费来说,它的销量会受不同国家地区气候影响,比如英国主要是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湿润,这样就不太好打入市场。
再看热带季风气候的印度和热带沙漠气候的非洲,气候炎热,就会对空调产生很大的需求,但是这类国家经济发展并不好,对于空调的消费空间也需要慢慢挖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空调消费能力不足的国家的经济发展,空调的空间也会相应扩大。
洗衣机:
属于必选消费,各个发达国家渗透率在90%左右,以印度、菲律宾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渗透率稍低,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冰箱:
属于可选消费,大部分区域的市场已趋近饱和状态。只有人均GDP比较低的国家,像印度、泰国、菲律宾等仍有提升空间。
总的来说,家电市场在发达国家都趋于成熟,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增速较快,也慢慢趋向于成熟。而像人均GDP较低的印度、泰国、菲律宾等国家,仍然有进一步开拓的空间。
五、可能的风险点
1、原材料涨价
新冠疫情开始,全球各大央行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放水,接着就是铜、铝、钢等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另外,因为疫情,生产、运输难度加大,导致价格不断上升,增加了商品生产成本。
举个例子,2021年年初,全球现货铝价格在15000元/吨左右,到了2021年年末涨到了23000元/吨的水平,全年现货铝均价达到了18946元/吨,同比涨了33.5%。
上游的不断涨价,最终引起下游制造业商品涨价。
3月16日起,美的集团就陆续开始上调各类家电价格,让原本进入疲软期的家电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2、家电市场趋于饱和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像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的百户居民拥有率均已接近或者是超过了100%。
说明我国居民家用电器的普及度已经趋于完善,家电市场已经告别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博弈时代。
因此,对于美的集团这么大个盘子来说,想要再现辉煌,高速增长,是不太可能的了。
存量时代,美的集团的科技转型或许也能起到关键作用。
3、房地产仍处迷雾
家电行业与房地产行业高度相关。
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之后,房地产去杠杆效果明显,直至今天地产行业接连暴雷,都体现出了中央调控房地产行业的决心。
这无疑也给家电行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新房对家电的需求是刚需。
4、B端业务还未成熟
自2013年美的开启科技转型以来,发展和收购了不少公司,也开拓了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化创新业务。
这四项其实就已经占了美的五大事业群中的四席。根据2021年财报数据,剔除内部交易的美的B端业务共创造营收约750亿元,占比总营收达22%。
在C端业务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B端无疑能够添砖加瓦,但B端前期投入较大、成长慢等缺点也不容忽视。
以KUKA(德国库卡机器人)为例,这是美的第一次涉足B端业务。
2015年美的开始持股KUKA,直至今日美的集团已经持有KUKA 94.55%的股份,并于今年5月17日在年度大会上正式私有化了KUKA。
从操作流程上来看,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是从数据上来看,这个耗时7年,耗资300多亿的项目短期内并没有产生很大的效益。
2021年,KUKA给美的带来272.8亿营业收入,这个数字相较于前几年并没有很大的提升,甚至在2020年还出现了8.98亿元的亏损。
并且2021年,美的的账面商誉价值278.75亿,占比净资产达到了22.49%,其中仅272.8亿就有205.4亿,在A股市场中仅次于中国电信。
当然,库卡机器人的商业潜力很大,在未来肯定可以为美的带来相当的超额利润,但就目前看,这次B端业务的尝试还是让人身心俱疲。
另外,前几天,现任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交流会上说,“未来三年行业将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寒冬,美的集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确定性,要稳字当头。”
最近也有消息指出,美的集团未来三年内将裁掉50%的员工,其中2022年预计裁员25%-30%。
不过截止到本篇文章发布时,美的集团官方并没有对该消息予以确认。
截至2021年底,美的集团员工总数为16.58万人,如果上述消息属实,按照较低比例25%计算,裁员总人数也将达到4万人左右。
2021年年报显示美的集团支付给职工的现金是320亿元,每个职工平均是20万元,裁员4万人可节省80亿元的人工费用,而去年美的集团全年的净利润为285亿元。
如果真的省下这笔钱,对业绩又会有多大的影响?
所以假设真的进行的裁员,那么美的集团2022年的财务数据就又成了大家的期待。
总的来说,从美的集团的发展史及现如今的行业地位和所处现状来看,是一家实打实的好企业,。
国际业务的拓展、销售费用的下降、毛利率的提升以及B端事业群今后的业绩兑现都是值得关注和跟踪的。
六、总结
美的肯定是一家好公司,产品覆盖面也很全面,品牌形象都不错。
按我的计算,未来三年每股平均收益大概在4.5元左右,理想价位46元,到92元就很高了可以减持。
专注于上市公司财报和基本面深度分析。
很多时候,盈亏也只是一念之间!
点赞关注持续更新内容,能为你规避很多风险。
后面会公布所有分析过的公司,以及我觉得优秀的公司表格,并且尽量及时更新数据和观点,以供参考。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