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韵键(右)正在与母亲何雪芬做喜饼。
内含红豆、鸭蛋黄、坚果等食材的何氏喜饼。
留学回国,走入厨房做喜饼
掰开油酥松软的喜饼,咬一口橘色鸭蛋黄,糕饼口味香而不腻……在广东,又被称作“嫁女饼”的喜饼同请帖一齐送至,蕴含着为亲朋好友送去喜气与红火的寓意。
“月饼送长辈、公仔饼送孩子,嫁女时则一定要配上喜饼。”何雪芬是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礼饼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从她太爷爷开始,这门手艺代代相传,其名气从佛山本地传扬到港澳地区。
何雪芬的女儿严韵键曾留学于澳大利亚,2013年毕业时,她的同学大多去往国内一线城市就业创业,做起了都市白领,但严韵键有别的打算。那时,何氏礼饼像许多传统糕点一样,正在面临产品制作的转型瓶颈:一方面,年轻消费者更偏爱少油少糖的饮食方式,中式点心遇冷;另一方面,西式糕点逐渐受到青睐,也造成了顾客分流。
眼见陪伴自己成长的乡味不复往日人气,严韵键不甘心。
手掌大小的喜饼,对严韵键有特殊的意义。十几年的求学路上,自家制作的喜饼一路相随,从幼儿园带到了小学、中学。去悉尼读书时,喜饼跟着严韵键漂洋过海,不仅是她留学海外的暖心慰藉,也是她介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实物——许多悉尼的朋友很喜欢这咸甜交融、层层酥脆的岭南喜饼,有的还兴致勃勃地想学习烘烤技巧。
朋友们给出的建议,严韵键也都会认真地跟母亲讨论,添加配料、改良口味、设计新包装盒,等等。凭借前期的经验积累,她萌生了全面参与喜饼制作与销售的想法。2014年回到广东顺德后,严韵键将自己关于礼饼的新思路、新创意迅速付诸实践。
“想要留住并发展好传统风俗文化,仅仅靠保护是不够的,还要在理念和实践上敢于求变。消费者口味变了,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推出新产品,守正创新。”严韵键说。
主动求变,满足消费者需求
改良口感是第一步。严韵键更专注于健康饮食,在选料、揉皮、开酥、配馅、包饼和烘饼6个工序中实现突破,减少糕饼油腻感,满足消费者既要美味更要健康的双重需求。
“拿选料来说,核桃来自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拉乌彝族乡,那里平均海拔2300多米,核桃油脂更少,甘甜不涩口。”严韵键介绍,在揉皮工序中,她改变了用纯猪油制作水油皮的传统,将猪油与植物油融合,不仅口感清爽,饼皮还酥而不散,层数更多。
改良包装是第二步。“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以前为图方便、节省成本,做好的喜饼常用塑料袋或纸袋包装。学生时代,我送喜饼给朋友,就已意识到略显简陋的包装方法已经过时。”
为了获得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与认可,严韵键推出新式古典风格包装,大胆应用流行元素,将酒红、香槟等色作为包装盒底色,再将由岭南镬耳屋顶、顺德代表花卉白兰花等组成的线条元素作为装饰。融合古典美与现代简约风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面世后很受欢迎。
丰富产品及服务内容则是第三步。一块喜饼,背后是一对佳人的喜结良缘。严韵键瞅准机会在线下店铺推出婚事周边服务。据她介绍,一些“准新人”想按照广东传统嫁娶习俗办婚,但不清楚具体流程。严韵键便请来专人对店员进行相关培训,如果顾客需要,店员可以帮助择吉日、提供过大礼清单,还能提供其他租赁服务。
何雪芬家中收藏着一本已有百年历史的《制饼秘方》,由她的太爷爷手书而成,记录着何氏礼饼的最初配方。“现在配料可能有变化,烘烤技艺也有改良,但不变的是制饼手艺人传承口味、以飨宾客的心意。”严韵键说。(本报记者 孙亚慧)
本版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6月29日 第 10 版)
责编:庄鹏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