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刘彻开启的汉朝对匈奴战争,封狼居胥,燕然勒石,这是大汉王朝和大汉民族的立国立族之战,更是华夏民族永恒的骄傲,炎黄子孙永久的丰碑。
在汉武帝和卫青、霍去病等杰出将领的指挥下,汉军马踏匈奴,收取河西,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以临翰海;威服西域三十六国,置城郭都护,西越葱岭,攻灭康居车师大宛诸国;东并朝鲜、南诛百越,又灭西南诸夷如滇国、夜郎,犁庭扫穴,置以郡县……
汉武帝为华夏民族收复了秦末大乱丢失的宁夏、浙江、两广、贵州诸地,并将甘肃、云南、福建、西域、内蒙诸地收入中国版图,进而征服外蒙、朝鲜、越南和中亚各国。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在汉武帝在位时期,中国的领土疆域扩大了整整一倍。汉人之所以之后两千余年皆为汉人,便是因为汉武大帝刘彻,而非汉王朝建立者刘邦。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从来不是仅靠在家里种地缝衣,而就是用火与犁、书与剑,去征服和同化了北狄、南蛮、东夷、西羌的一个个野蛮落后部族,才从黄河流域一个小小部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第一大族群。
正如昭君出塞的佳话背后,是一个匈奴单于对汉朝俯首称臣,是另一个匈奴单于的人头高悬长安阙下,是犯我强汉,虽远必诛!是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臣妾!这才是大汉之所以为大汉,这才是华夏之所以为华夏。
至于那些被征服的匈奴人心里怎么想,那些被迫西迁的匈奴人怎么号泣「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争之世,胜者为王,无情的历史车轮又怎会在乎失败者的哀号?
千百年来东亚大陆有多少民族兴起,又有多少民族湮灭?鬼方、东胡、匈奴、肃慎、乌桓、鲜卑、柔然、高车、铁勒、扶余、渤海、契丹、党项等等。长城之北、祁连之西,多少夷狄族群此起彼落,唯有我汉家儿女,与之对峙千年,延绵至今。哪怕是气运游丝于缕,哪怕是曾经窘迫到了绝境,但是一直延续到现今的,还是我华夏神州!
其实一个说汉语用汉字,接受中华民族历史观的现代人,不论其户口本民族为何,祖先血统又为何,精神上传绪上都是且仅仅是从夏商周秦汉晋至隋唐宋明的华夏文明的承继者,也即是华夏民族的不容置疑的一员,而绝不会是那些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古代胡族的承继者。
纵观汉唐宋明各朝,华夏文明皆是当时世界最高度发达的文明,物产丰盛,衣饰精美,文华风物,地灵人杰,诸子典籍,诗词文章,礼仪冠裳,延绵千载,灿烂辉煌。而匈奴入塞、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变、蒙古南侵、满清入关这一场场夷狄挑起的惨烈战祸,无不导致生灵惨遭涂炭,户口极度减少,经济凋敝,文化毁灭,南北分离、苦难深重。
夷狄们入侵后,不但大规模烧杀奸淫,抢掠财富,甚至往往将他们野蛮的奴隶制也带来中原,因此不但中国社会被严重摧残,生产遭严重破坏,而且每次入侵皆带来先进华夏文明的极大倒退。我华夏历代先烈,为了抵御夷狄的侵略屠杀与奴役,为了维护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文明,与之坚决抗争,至死不休。
从卫青收复河套,威震龙城,到霍去病拓取河西,酒洒甘泉,从汉宣帝接受呼韩邪单于纳款称臣,到唐太宗设置安北都护府,管辖降附突厥部众;从蓝玉扫灭北元、到朱棣横绝大漠,天朝的历次强大历史时期,必然要扫荡草原之夷狄,将大漠南北收为版图。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开疆拓土所得,大汉之卫霍、大唐之英卫、大明之徐常,这些华夏英杰横绝戈壁朔漠开创的千年基业,前人业绩早已辉映历史长空,亦激励后人奋进超越。
汉武帝建立了不世功勋,让后世皇帝难以比及,但是他的晚年也犯下了巨大的政治错误——巫蛊之祸。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汉武帝刘彻,却在晚年时因为听信小人谗言,逼死了自己的长子刘据,上演了一场人伦悲剧,令人唏嘘。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几个以雄才大略著称的皇帝之一。他君临天下后,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同时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特别是任命卫青和霍去病为大将,主动对自汉初以来就是心腹大患的匈奴发起进攻,打得匈奴服服帖帖,之后400年不敢南下侵扰。司马迁称,“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就是这么一个堪称英明神武的皇帝,为何偏偏听信小人的谗言,以至于将自己的长子刘据逼死呢?
汉武帝一共生育有6个儿子。其中,后两个儿子是晚年所生。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将时年7岁的长子刘据立为皇太子。此后,就把他当做接班人来重点培养。为他延请最好的老师,允许他交往宾客。
然而,随着刘据长大成人,汉武帝对他的感情却变得微妙起来。这是因为刘据性格仁慈宽厚、温和谨慎,汉武帝觉得他不像自己的风格。汉武帝经常派兵征伐四方,刘据委婉劝阻。汉武帝就笑着说:“我来做这些辛苦的事情,以后你来做安逸的事情,岂不是很好?”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汉武帝虽然早就立了刘据为皇太子,却没有将刘据的3个弟弟,即刘闳、刘旦、刘胥分封为王。他们一直居住在都城长安,这就意味着,兄弟之间存在着争权夺利的危险。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这毫无疑问是一个进步,可也带来了一个新问题:他的20多个儿子由于没有得到分封,全部留在身边,导致争夺皇位继承权的争斗十分激烈。最终,幼子胡亥逼死了太子扶苏,坐上了皇位。
为了防止这种悲剧的再现,公元前117年,大将霍去病上疏请汉武帝将刘闳、刘旦、刘胥分封为王。汉武帝没怎么理睬。于是霍去病再次上疏,苦口婆心地再请将皇子册立为王。汉武帝无奈之下,交给御史讨论,没想到,大伙儿都主张封王。
于是,一贯强势的汉武帝不得不妥协了,于当年4月册封3个皇子为王。刘据的皇太子地位空前地稳固了,他却遭遇一场飞来横祸。
公元前92年,汉武帝游幸甘泉宫时意外生病。人老了,哪能不生病呢?可宠臣江充却妄言是有人行巫蛊诅咒天子。汉武帝最恨巫蛊之类的东西了,下令彻查。江充与刘据素有仇怨,他先是在京城掀起一片血雨腥风,后来更是一把铁楸挖到太子居住的东宫——结果,真的发现了一个桐木人偶。
刘据无法自证清白,便调集长乐宫卫队起兵,以谋反的罪名杀掉了江充。汉武帝大怒,从甘泉宫返回京城,颁布诏书调集军队攻打刘据。刘据手里没有正规部队,只有从监狱里释放的几万囚徒,很快就被打败。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最为重大的政治事件,它牵连甚广,上至皇后、太子、丞相,下至普通百姓,几万人丧命其中,对汉帝国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不过,一直以来,围绕着巫蛊之祸一事仍留有不少疑团。
汉武帝晚年,体弱多病,而且多疑。因为他信奉巫术,所以疑心是有人用巫术害他,便成立四人调查组,以江充为领头人,负责彻查此事。江充与太子有仇。他眼见汉武帝年事已高,说不定随时会驾鹤西归,而一旦太子登基,自己恐怕就离死神不远了。怎么办?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既然你要我死,不如你死先。
江充于是定下了借巫蛊一事陷害太子的阴谋。他先派人偷偷将偶人埋在太子的东宫中,之后再带人前来光明正大地搜查。一查,果然铁证如山。太子大为恐惧—自己现在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愤怒之下,刘据索性带兵捕杀了江充。
消息传到武帝耳中,武帝误以为太子要谋反,于是派丞相刘屈氂前去镇压。太子自然兵败,不久后被逼自杀。此前,皇后卫子夫已经自杀。太子死后,武帝逐渐清醒下来,明白一切都是江充在捣鬼,于是诛灭江充三族,并建思子宫来缅怀惨死的刘据。百姓闻知后,也都为之垂涕流泪。
这是历史记载的“巫蛊之祸”的始末。
在这个版本中,太子是被冤枉的好人,江充则是坏蛋,他作恶多端,不惜手段诬陷好人。武帝呢,则是一个充其量有些头脑发昏的皇帝。只是因为一时不察,错信了小人江充,才酿成了悲剧,但事后他很快地便清醒过来,杀了大奸臣,还了太子一个公道。如此知错能改,还是一个好皇帝。
但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晓得,这是一个叙事套路:一件冤案发生了,原因都是奸臣当道,皇帝只是受到他们的蒙骗才犯下错误。奸臣才是罪大恶极之人,而皇帝最多是有些昏庸、无能罢了。因此,面对这种熟悉的配方,我们本能地会心生疑惑:事情当真如此吗?
仔细阅读上面的故事,我们会发现许多可疑之处。
江充为什么要诬陷太子?依照上述故事,原因在于他与太子有仇隙,害怕太子上位后进行报复。但这所谓的“仇隙”是什么呢?原来,江充在担任直指绣衣使者时,有一次遇到太子的家臣驾着车马行驶在驰道中,这在当时属于违法行为。
因此,江充便把太子的家臣抓住交了官。太子得知后,赶紧派人向江充求情:我并不是爱惜车马,只是实在不想惊动圣上,进而怪我平素没有教导好左右。希望江君您能宽恕这一次!但江充没有理会太子的求情,径直上奏报告这一切。武帝于是大为感慨:人臣当如是。
就事论事,这件事过错在太子,江充反而是个秉公执法之人。太子就算恼怒于他,但也不可能因此就罚他重罪乃至杀人吧?江充就算担心太子的记恨,可他真的会因为这件事就要谋害太子?
依照通常历史记载,戾太子并没有实施巫术诅咒武帝,一切都是江充的诬陷,但这种说法值得怀疑。首先,没有相应的史料做支撑。江充怎么得到太子实施巫蛊的证据的呢?《汉书》原文就一句:充遂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整个事件简单、清晰、明了,其中并没有江充让人埋人偶的桥段。如果班固真的认为是江充诬陷的太子,他可以直接写出来,这不用避讳。
还有,当太子刘彻假传圣旨拿下江充时,为什么直接把江充给杀掉呢?如果真的是被诬陷的,这不是死无对证了吗?据辛德勇教授考证,江充诬陷说乃是来源于《三辅旧事》,后来借由颜师古而传播开来,但是这本书的史料价值根本远远不及《汉书》,其可靠性非常值得怀疑。所以,江充诬陷戾太子的说法有可能不是事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太子为什么要对汉武帝实施巫蛊之术呢?
江充虽然没有诬陷太子,然而这并不代表他在巫蛊一事中就是清白的。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他一个小小的文臣,在武帝年事已高随时可能驾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敢与一国储君为敌?他为什么不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根据《汉书·江充传》的描述,江充是一个有着强烈事业心的人,而非信仰儒家的理想主义者,他真的会为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皇帝而得罪未来的国家之主?从理性出发的话,他应该帮太子瞒住这一切。等刘据登基后,他自然会贵不可言。
那如何理解江充的所作所为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巫蛊之祸一事中,有其他政治势力牵涉其中,而且敌对于太子,江充正是依附于这一敌对势力。
我们所熟知的巫蛊之祸,通常指的是发生在征和二年七月,戾太子被江充诬陷于是起兵反抗的那一次。但其实,早在半年前,就已经爆发过一次巫蛊之祸了。这次的主角是当朝丞相公孙贺一家。征和元年,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因为挪用中央军军费一事被捕下狱。当时,汉武帝正在下诏抓捕号称“京师大侠”的朱世安。但很长一段时间内,朱世安都逍遥法外,这自然令武帝非常恼火。公孙贺于是请命以逮捕朱世安来赎公孙敬声之罪,汉武帝应允了。
公孙贺动用自己的关系网,历经艰辛终于抓住了朱世安。朱世安入狱后,笑着说:丞相这次是要祸及宗族了。终南山的竹子写不尽我要告发的罪状,斜谷里的树木也不够制作被牵连的人所用的刑具。于是,他从狱中上书汉武帝,声称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并且在甘泉宫皇帝专用的驰道上埋藏偶人以诅咒武帝。汉武帝闻之大怒,便在征和二年正月,命人将公孙贺下狱。不久,公孙贺父子俱死于狱中,全家也被灭族。
公孙贺的这次巫蛊事件,其实暗含玄机:朱世安为何能搞垮当朝丞相?朱世安在长安中号称“京师大侠”,再加上当武帝亲自下令捉拿他时,又能长期逍遥法外,这都说明他有相当的社会背景。而当他入狱后,竟然笑着说丞相祸事到了,且竟能从狱中上书直达天子,并告跨丞相公孙贺一家,这又暗示他得到了与公孙贺相左势力的支持。因此,巫蛊一事,虽然源自汉武帝的迷信,但它的发展却很可能沿着党派斗争的套路而进行。那么,这第三方的相左势力是谁呢?
公孙贺的妻子是皇后卫子夫的姐姐,属于卫太子一系。自卫青死后,公孙贺成了卫太子刘据在朝廷中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也是为数不多的政治盟友。打击公孙贺就是打击卫太子。以此推论,下黑手的人目的是为了太子之位,而贰师将军李广利最有嫌疑。他希望让自己的外甥昌邑王刘髆为太子,于是一直暗中积聚力量阴谋对付卫太子。刘据死后不久,他立刻与升任丞相的刘屈氂谋立昌邑王一事便是一个旁证。
公孙贺是卫太子最有力的支持者,随着公孙贺一家被族灭,太子的政治势力遭受了致命的打击。不止如此。公孙贺一案还牵连到阳石公主和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另一个女儿诸邑公主以及卫青的长子卫伉,他们也全都丧命其中。于是,卫氏在大汉王朝内部的政治盟友几乎损失殆尽,太子已经到了形单影只的境地了。
这样一来,太子便成了惊弓之鸟,加之他与武帝关系长期以来并不融洽,刘据便时刻担忧汉武帝会撤换掉他的太子之位。然而,他能怎么办呢?唯一能做的,也只有使用当时流行的巫蛊之术来诅咒武帝速死了。只要武帝一死,就万事大吉了。可惜的是,武帝没死,而江充却来了。
刘据用巫蛊诅咒武帝的事,虽然隐蔽,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随着他的失势,身边一定潜伏着各式各样心思不轨之人,刘据使用巫蛊术一事就这样被透露给包括李广利在内的有心人。李广利得知后大喜,深感这是一次不得多得的时机,便联合一心往上爬的江充合谋除掉太子,征和二年七月的巫蛊之祸就这样新鲜出炉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可能的推断。
总之,“巫蛊之祸”导致刘据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时年37岁。他母亲卫子夫自杀,3个妻妾、3个儿子1个女儿,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这一年,汉武帝63岁,距离他驾崩还有五年时间。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出生于河北秦皇岛。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冯志亮先生是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冯志亮先生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余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