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曹丕在《与钟繇谢玉玦书》中的这段描述,应该是对羊脂玉最早的阐释。
在国人佩玉赏玉的历史中,每朝每代都有羊脂玉的身影。
不过到了现代,同样是说羊脂玉,玉石市场中不同身份的参与者,所表达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一、是玩家心中的玉质等级
将羊脂玉的概念等级化,应该是从和田玉行情上涨时开始。那时和田玉的概念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
当时一些科普与指引类读物,为了更好说明和田玉的玉质特点,就引用了羊脂这个通俗易懂的形象化比喻。
伴随着商家与玩家的口耳相传,羊脂级的说法开始甚嚣尘上。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确实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
以至于直到现在,一些非常权威的网络百科,仍将羊脂玉视为和田玉的级别界定。
二、是行家眼中的良莠不齐
既然称为行家,一定是对和田玉的品质,有相当程度的辨别能力。但在羊脂玉的面前,大多数行家却只能保持沉默。
对于羊脂玉这种缺乏具体定义,又没有量化指标参考的名词,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概念。
有人说主要看油性、密度、结构。话是没错,但是油是多油?密是多密?结构应该怎样?却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所以在行家眼里,羊脂玉就成了一个非常奇葩的存在。高可到九霄云外,低却能落进尘埃里,落差之大难以想象。
三、是商家口中的高货重器
作为一个传统的籽料商家,我对其中的体会十分深刻,同时又感到非常无奈。
首先,我知道羊脂玉这种说法很不靠谱,也很不严谨,不应该出现在从业者的口中。
但是因为结构、油性、细度、密度、脂粉这些指标太过专业,玩家很难理解。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用羊脂玉这个词进行概括。
当有人指着商品说羊脂玉的时候,您是选择反驳他,然后花几个小时讲他不爱听的理论?还是说一声对让宾主尽欢?
四、是网购图中的滥用乱用
比起上面三种情况,网购和直播中的羊脂玉就有点离谱了。打开销售页面,羊脂玉的品类起码有上万条。
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羊脂玉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比喻,并没有具体的指标可以界定。
就是说只要商家觉得它是羊脂玉,就可以直接标注在图片与标题之中,而不会有任何法律法规上的问题。
更有甚者,大标题是羊脂玉,一边的小字却悄悄地写着其他玉种,真是连韩料都舍不得用。
五、是国标文中的不置可否
实话实说,羊脂玉一词的滥用,和田玉国标要负很大责任,正是它的不作为,才造成了这种混乱的局面。
无论是在矿物成分的界定上,还是在材料特性的说明中,和田玉国标都遵循广义和田玉的基本特征,但是在品种上却仍然以色彩进行区分。
这样的分类方式对商家和藏家来说简直是噩梦,根本就是在偷工减料。
和田玉标准执行了三十年,仍然无法对产地与品级给出定义,甚至连一条指导性意见都没有,难怪羊脂玉会在其中浑水摸鱼。
六、是鉴定书中的不予置评
鉴定的基准来自于国标,国标没有羊脂玉的界定,鉴定自然也不应该出现羊脂玉的名称。
市场上出现的羊脂玉证书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某些地方性鉴定机构,仍然有标注羊脂玉的习惯,但实际上并不具备任何效力。
另一种比较离谱,有些做证书的地方,以能够出具羊脂玉证书为卖点,其实不过就是制假造假。
不要说羊脂玉,你让它写故宫博物院馆藏他也敢印!不知道这算不算造假行业的一种“内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