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来源:空中京剧票房)
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当代著名京剧余派艺术研究家、教育家
范石人(1914-2012)
前排:孙女范晓明,长孙范翔。
后排左起:二子范文彦,三子范文博(本文作者),四子范文达,尚长荣,范石人,长子范文硕,长媳周勤。
缅怀父亲范石人
范文博
我的父亲范石人在2012年端午清晨无疾而终驾鹤西去,享年99岁。白驹过隙,一晃父亲已去世十年。记得那年由他最喜爱的弟子王珮瑜在天蟾舞台发起一场纪念演出,当时剧场里高朋满座的情景犹在眼前。那次我们兄妹五个由大哥文硕领衔都上台参与了演出,四弟文达和五妹文薇原先只听不唱,自那以后对余派艺术日益喜爱,一发而不可收。
父亲痴迷余派艺术、 从事余派教育研究八十余载,穷一生精力, 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余派艺术的声腔音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阐述、演绎,对余派艺术的美学规律给予了理论上的总结,在余派艺术研究领域,以独到深邃的见解而自成一家。
先父胸怀旷达乐观向上,对艺术事业执着追求精益求精,这是他留给子女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生前一直希望我们都能热爱余派艺术,传承余派艺术,如今我们兄妹中有四人在不同地方为发扬余派艺术而努力,以此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
菊坛名宿范公石人小传
范公石人甫,旧历甲寅年(1914)生于浙江湖州。幼入私塾,后自学不辍,颇工翰墨。少嗜皮黄,先后师从(胡琴圣手)陈道安、“旧谭派”名宿苏少卿,习须生。虚心研求,苦练不辍。度曲劲逸醇厚,颇饶清韵。于乐律、音韵,深得三昧。陈、苏二公皆青目之。年逾弱冠,一度以范叔良为艺名,粉墨氍毹,卓尔逸群。后因醉心“余派”,随菊友筹醵重金,北上燕京,访求名贤,曾亲炙名宿王瑞芝,渐获“余派”壸奥,受益匪浅。
年逾而立,腹笥渊深。卜居沪上,同“梅派"名宿杨畹农说戏于电台。公以为:欲学度曲,宜先究心于音韵。谭余一脉,皆奉“以字行腔”为圭臬,故“三级韵”、“出字定声”皆个中金针也。且欲晓度曲之窾窍,须谙“口法”,欲晓“口法”,必深究“等韵”之旨也。至于“中锋嗓、提溜劲”,“吞吐虚实”、“立音”、“擞音”等,其肯綮处,一经范公推阐,如水晶片上映青丝,纤毫毕现。又恐初学难晓“工尺”,遂一改旧例,菊坛以“简谱”记腔,实发轫于范公也。久之,声名鹊起,馨满申城。
授艺之余,笔耕弗辍。昔者,梨园师徒授受,﹤锣鼓经> 皆囗耳相传,有诀无书。初学而无师者,多难窥门径。公则覃思深虑,师心独悟,创皮黄锣鼓谱,乃邀王燮元囗述<锣鼓经﹥,公操觚而录之,条分缕析,以类裒辑,著《京剧锣鼓演奏法》,亦创举也。又因坊间胡琴谱多粗疏简略,遂邀赵济羹囗述胡琴各色腔调、曲牌等,公则记谱辑录,阐幽发微,著《赵喇嘛京胡曲谱》,谓之集其大成,弗为过也。二书问世,洛阳纸贵,菊坛内外受益者不知凡几,可谓学人之塔灯指南者也。又据各派名家氍毹实况以辑录剧本若干种,附注曲谱、“锣鼓经”、科介、行头切末,融于一炉。考辨厘订,细入微芒,直追昔日陈彦衡之《戏选》。
暮年,龙马精神如旧。每一引吭,寓隽永于简古,寄委婉于清刚。雅逸苍劲,宛若丹房紫竹,鹤轩古梅。如《法场换子》之“反调”,人多视为畏途,公则游刃有余,运斤成风。其余韵绕梁,足以醉人;如泣如诉,足以动人。其举重若轻,似烟云浮于太空,舒卷自如,噫!真斵轮老手者也。彼时,慕名请益者,不一而足,公则因材施以斧斤,悉心指授,有教无类。伯乐慧目,善识骐骥。纳王珮瑜入门墙,顷注心血。珮瑜之剧艺遂骎骎乎与日俱进,乃致登堂入室,崭露头角于剧界,皆公精心培润所致也,今已久享盛誉于菊坛矣。
壬辰(2012年)端午,骑箕赴尾,寿享期颐。楼空鹤杳,遗韵幸存,多收录于《余音留范》,后学藉此庶可窥云龙一爪焉。公膝下四子二女,长子文硕工胡琴,堪称妙手,享誉南北。三子文博、四子文达、女公子文薇皆善度曲,能戏颇多,克绍父风。今笔者访汲菊坛旧闻,蒙范文博先生述忆掌故,揖谢感荷。竹窗桐荫,走笔为文云云。
书蟫菊虱
庚子(2020年)伏月于怡红轩
原文附注:
1,赵济羹:别号"赵喇嘛",操琴以左手执弓。博采菁华,融于一炉。曾为言菊朋、蒋君稼、谭富英、金少山等名宿操琴,技惊四座,驰名南北。
2,王燮元:曾为刘奎官、徐碧云、言慧珠等名宿司鼓,腹笥渊深,享誉江南。梅兰芳曾赴沪演剧,特邀其为辅弼,见重时人,足见一斑。
(原载 2022年5月17日 菊窗脞谭 作者 书蟫菊虱)
纪念余学专家范石人先生
范石人与本文作者王家熙
范石人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余派艺术研究家、教育家,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他以毕生心血为发扬京剧老生行当的优秀传统作出了独特贡献。他从事京剧余派艺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八十年,成果丰硕。今年十月,有关专家、学者,将和他的学生、家属一起,为追思百岁老人范石人先生,举行“纪念范石人先生暨余派艺术演唱会”,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余派艺术尤其是余叔岩先生的演唱艺术,历来极为戏曲鉴赏家们所珍视,余叔岩传世的十八张半唱片,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始终被鉴赏家们推崇为京剧演唱艺术的经典范本。余派唱腔,多方面地体现着京剧生行传统唱腔的精神法则,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韵味清醇而著称于世。余派艺术的高度成就,吸引着诸多文人学者,对之进行学术性的研究,范石人先生就是其中卓有建树的一位。
1993年范石人先生与著名演员尚长荣演出全部《捉放曹》,时年八十岁
范石人先生十三岁起即潜心学唱京剧老生戏,得到前辈研究家苏少卿和京胡圣手陈道安的悉心指教,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已于名家林立的上海票界享有声誉。他与京剧名家陈大濩先生一起切磋、交流,结为艺术知己,在四十年代初同赴京城,求师深造,得识余叔岩的琴师王瑞芝等前辈名宿,并虚心向他们学习余派声腔。
范石人先生在家中
范石人先生文化素养较高,对古诗词和音韵学等领域均有涉猎,半个多世纪来,发表过大量阐释余派声腔、音韵的学术研究文章。五十年代后,经范石人先生记录、整理的余派剧本、曲谱数十出,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等专业出版单位出版,广泛发行。范石人先生六场通透,他还为前辈名琴师赵济羹、名鼓师王夑元整理出版了琴、鼓演奏专集。
范石人先生与学生王珮瑜(著名余派老生)
范石人先生将余叔岩的艺术提高到“余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四十年代他在电台教授余派戏,产生过很大影响,许多专业演员和业余爱好者纷纷拜他为师,向他学艺,如今他的门人弟子遍及海内外。目前活跃在京剧舞台上颇受欢迎的余派名演员王珮瑜就是由范老发现和培养的。正是因为范老给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才得以进入上海市戏曲学校,成为优秀的余派传人。
左起:王则昭、范石人、刘曾复、梅葆玥
范石人先生对余派名剧《法场换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由于余叔岩此剧的风格原貌缺少完整的资料,范先生参照当年王瑞芝先生亲授给他的版本和他本人长年钻研余派的心得,整理了《法场换子》余派演出本,即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京剧《法场换子》余派演出曲谱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范石人先生还曾应聘在江苏省戏校教授余派戏。2009年,上海市文史馆收集整理了范石人先生八十年代后在不同场合的演唱录音,选取其中一部分出版了《范石人余派唱腔精选》CD两张,海内外余派爱好者闻讯争相收藏。
1999年学生徐英鹏按范石人先生整理余派曲谱本演出《法场换子》
百岁老人范石人先生於今年端午清晨无疾而终,他生前留有大量演唱(部分已由上海文史馆出版)、说戏和教学录音,在他的这些录音中,对余派念白的阐释,尤为精到。如能对这些珍贵录音进行整理保存,并传播发扬,对传承京剧余派艺术亦不失为一份有价值的资料。
范石人先生和长子范文硕(上海京剧院著名琴师)
今当“纪念范石人先生暨余派艺术演唱会”筹办成功之际,我荣幸地应主办单位之邀,提前为此次活动作序,相信在各方的精心筹划之下,这次活动必将在“余学”研究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作者: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京剧评论家)
范氏兄妹合作《失空斩》,小妹范文薇演唱,大哥范文硕操琴,老三范文博司鼓,老四范文达小锣,月琴王翔,大锣秦宝平,铙钹刘骏强,中阮王锡大,2019年金秋于江苏金坛一品和兴。
范石人先生亲传弟子、著名余派坤生王珮瑜,2012年10月9日在由她发起的上海天蟾舞台《范石人先生百年纪念演唱会》上的讲话。
1993年,范石人先生80大寿,与著名演员尚长荣在上海蓝心大戏院演出全部《捉放曹》。著名演员艾世菊、著名鼓师王玉璞助演。
范石人清唱《法场换子》录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