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中,本该是银行揽储大战愈演愈烈的时候,但各家网点却显得有些平静。揽储活动少之又少,存款利率上涨也未如期而至,多家银行的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不少客户经理更是在推荐产品时直言“未来存款利率下降已成为大概率事件”。
年中银行利率难现上浮
往年,很多银行通常会在年中时上调部分产品的利率,以吸引储户资金,因此,年中也是很多储户投资理财的重要时点。
但今年自5月份以来,银行存款利率大幅上涨现象并未出现。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1年期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普遍在3%至4.5%之间,部分产品收益率不仅没有在年中出现上涨,反而走低。另外,大额存单产品等吸储“利器”的利率也较年初时有所下调,且额度紧张。
一家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表示,6月份,该行3年期3.5%利率的特色存款产品已经没有额度了,大额存单产品也早已售罄。
为何银行普遍揽储热情不高?业内人士称,银行“不积极”揽储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今年以来,央行两次实施了降准,并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了对流动性的投放,整个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银行“不差钱”。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受到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双重冲击,实体经济的发展比较疲弱,整个市场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资金投放存在一些困难,“资产荒”现象依旧存在。
存款时间越长利率越低?
近期,多家银行的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出现“倒挂”现象,3年期存款和5年期存款的利率几乎没有差别。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或有更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与此同时,大额存单收益率持续下滑,部分产品利率已经与同期限定存持平。不仅如此,大额存单利率也持续下行,与普通定存出现利率“倒挂”趋势。某股份行手机App显示,该行3年期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利率为3.4%,与同期限普通定存的最高利率基本持平。
事实上,自从今年4月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机制以来,银行业已经进行过一轮利率调整,当时的重点调整方向就是2年期以上的中长期存款。为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后,6家国有大行和大部分股份行在4月末率先下调了1年期以上定存和大额存单利率,调整幅度多为10个基点左右。有银行业人士分析,按照利率下行趋势,银行当下并不希望客户通过3年期及以上的存款来“锁定”某个利率,增加银行付息成本。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正在调整负债端策略,由于短期内流动性较为充足,且面临贷款利率长期下行带来的净息差压力,加上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银行吸收存款尤其中长期、高成本存款的动力大大减弱。 华商报记者 李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