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你好!”
“你好!”我一边机械地应承,一边抬起头来。四目相对,似曾相识,仅仅是刹那间的疑惑和犹豫,一个极其熟悉的名字便从脑海里猛然跳了出来。“季洁!”我撂下手里的笔,跨步上前,拉了她的手就往沙发上让。“真的是你,太出人意料了!”我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她盈盈地笑着,一如少女时的矜持和腼腆,微翘的红唇轻轻掀起,露出前门齐整的几颗小白牙齿,腮帮处的肌肉略略抽动,扯弯了那双清澈的眼睛。时光倒退三十年,这张脸简直就是一朵国色天香的牡丹花!现在人胖了些,曾经浓密油亮的秀发,也见稀薄,猛一照面,宛如从远方急遽推送过来的一个特写镜头,有点失真。然而,那圆圆的轮廓依旧鲜明,那白净的皮肤仍然细腻,那说话的语调还是细声细气的惹人怜爱。令我惊叹的是,这平整光洁的面庞竟不见一丝皱纹,即便是眉心处的竖道,也是若隐若现,稍纵即逝,更像是一个行色匆匆的过客,不留痕迹。
我和季洁相识于三十年前的一个小型加工厂。那时,季洁从学校毕业出来,苦于没有合适工作,临时屈就我们单位。因为都是文学爱好者,彼此的藏书也十分有限,又最是“新书前沿不可错过”的狂热年龄,所以,借书、还书、朗读诗词、交流读书心得便成为我们的精神给养。我发现,凡是被季洁借阅过的图书,破损的边角无不修起,起毛的边沿总被抚平,松松垮垮的封皮得以进一步的加固。这么多年来,每当我重温那曾经共读的书籍时,总是情不自禁地一遍又一遍地去摩挲那粘贴着透明胶的闪闪发亮的书脊和书皮,默默地体味着那双手的温情——那是季洁留给我的历史性纪念啊!
我问:“老母亲身体可好?”这话听起来有些世故和虚礼了。满打满算,我们在一起的时光也不过两年,却音信杳无了这么长时间,相互关心的程度远远上升不到老人们这个层面。然而,在我却是一份无法忘却的怀念。记得那年,我身怀六甲,产期将近,平时自诩开明到放肆的程度,临了却是又羞又怕,不愿去做产前检查。还是个姑娘的季洁,百般开导劝慰,并亲自带了我去市医院。为我做检查的是一位外地口音很重的大夫,她耐心细致地查问了我的一系列情况,她的温润亲切的口吻迅速缓解了我紧张羞怯的心理。这位妇科大夫就是季洁的母亲。从检查室出来,女医生随了我们一起往外走,再一次安慰我放下所有的思想顾虑,一定要坦然面对;然后叮咛一些注意事项。交待完了却并不急于回去,直到出了门诊大厅。初夏的风柔柔的、暖暖的,把女医生雪白透亮的白大褂吹向两边,飘飘地打着拍子,像白鸽子的羽毛,轻轻地抚弄着我的手臂。季洁不耐烦了,嗔怪母亲的唠叨,索性扳过肩膀,轻轻推了后背往回赶。女医生碎步慢移,待站定了,又微笑着朝我们挥了挥手。
“你母亲真好!你们母女真好!”我由衷赞叹。季洁感到莫名其妙,只拿嘲弄的目光笑我,好像在说“干嘛那样煽情?”于是,我深情地回忆了那个初夏的早晨,讲述了我那一刻的羡慕和感动。季洁听了,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认为不值得一提。她说起了老人现在的情况。已经80多岁的母亲,两年前突然得了一场大病,痊愈后,记忆力就呈现出衰退的迹象,老年痴呆症渐渐明显。有时把自己的老伴当成陌生男人,要撵他出去;有时冲着季洁叫别人的名字,说一些不相干的话。同样的一个问题,片刻之间能问无数遍,而且每一次都新鲜如初。“烦不烦?”我问。“烦呀!”她皱了眉头笑答。我想那实在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你正在这里绞尽脑汁地考虑一个问题,她过来了,你不得不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好不容易衔接上刚才的思路,她放录音似的又开口了。或者,你已被繁忙的工作搞得焦头烂额,琐碎的家务搅得身心俱疲,恨不得一头睡死过去才好,可是,她仍旧若无其事地,一本正经地,喋喋不休地站在你的床前,向你提问那个,几乎磨破了你嘴皮子的事情。此时此刻,你面对的俨然是一台功率强大的机器!“有问必答吗?”“那是当然!”季洁的回答温柔又坚定。“能不能敷衍一点?”我既钦佩又同情,想着这其中是否有漏洞可钻。“能的。”季洁俏皮又轻快地冲我一乐:“其实,提问只是她的一个闪念,你尽可能如实回答,以备她正逢清醒时的接收。不过,也是因为她一时清醒,一时糊涂,她记忆的储存功能大大降低,赶上糊涂那阵,那答案尽可以信口开河。”“有没有特别较真的情况?”“有。就是她年轻时的事情。可惜,我只有敷衍了,因为我要么根本不知道,要么真的不记了。”季洁合抱在胸前的胳膊颓然松开,垂落下来,一只手捏了拳头在膝盖上轻轻地捶,一只放平了在膝盖上慢慢地推,推着捶着,软软的目光里充满了悔意和怅惘。循着季洁的目光,看回到三十年前,那个体态轻盈,着一袭白色连衣裙的美丽女孩,她热情奔放,活泼可爱,在父母的朝夕宠爱中,无忧无虑地成长。年轻人都是自我的,来不及去体味父母的喜乐;而尚在中年的父母,有用不完的自己,也不缺少子女的这份关注。等到他们没有了现在,丧失了过去,也面临着无所谓的将来时,这“有问必答”的耐心和陪伴,是可以放大和多解,去抵消曾经的漫不经心的。
“女儿的工作咋样?定了吗?”“差不多了。现在处于公示阶段。”季洁的脸上洋溢着甜蜜又幸福的笑容。女儿考大学的时候,考分高出本地一本线近五十分,填报的志愿是外地的一所普通大学——当然是准备了不想回来的意思。那几乎是初次离家的学子共同的心愿。四年后,女儿考取了本省一所211学校的研究生,却因为疫情和洪水的原因,真正入校就读的时间不足十个月,竟然也没有耽误正常毕业。紧接着就参加了本市的支教考试,并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二的优异成绩顺利录取!“怎么会?——我是说,那么好的成绩!为什么不留在省城?而且竟然选择支教?”我替她女儿着急。“她原来也是打算留省城的,但这两年来,眼瞅着我妈越来越迷糊,就放弃了原来的想法。从小到大,我对女儿从来没有什么要求,也从不干涉她的选择,但这次我也觉得可惜。可女儿怎么回答我?她说,要是有一天你也突然不认识我了,把我当陌生人给赶走,那才冤大头呢!不如就在你身边,即便叫不上来名字,最起码混个脸熟。你看这孩子......”季洁一面说着责备女儿的话,一面撑了两条胳膊,随着沙发的弹性,前后摇晃着身体,掩饰着更为复杂的情感。“至于工作嘛!”季洁略微沉思了一下:“可能出于一次闲聊。”疫情发生后,女儿曾不止一次地问她为什么不当医生,要知道外公外婆都是医生啊。“我觉得惭愧。回想咱们那个时候,正逢对越自卫还击战,一天到晚做的都是英雄梦,打心眼里不喜欢医生这个行当,慢吞吞的,没有多少激情。女儿就说她也想当英雄。我就说,那你就当张桂梅校长那样的英雄吧。”
啊,季洁,让我想一下,你当年是怎样做英雄梦的。那时我们最喜欢的作家是李存葆和刘亚洲,最爱读的书是《高山下的花环》和《两代风流》。你当时慷慨激昂地朗诵,仍能唤醒我此刻的热血沸腾;你对普通战士和将门虎子的报国热情,一样地充满敬仰和心怀憧憬。所以,我绝不相信那只是你的随口一说,也绝不认为女儿是凭了你的这么随口一说就做出了决定。只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时光流逝,光阴荏苒,你的英雄梦不仅没有被磨灭,而且历久弥坚!
临走的时候,季洁从手提包里取出一本书:“现在正热播电视剧《人世间》。梁晓声也是我们那时候喜欢的一个作家。你的眼睛不好,看书要比看电视省眼。”我吃了一惊,不敢相信多年过后,竟还被对方如此关心。其实,有什么不敢相信的呢。想当年我从休产假的那天起,就终结了和那个工厂的关系,季洁不仅照常给我送来了贺礼,而且在她离厂之前,又专程来和我告别,同时捎来时令蔬菜和一瓶香油。当老山前线英模报告团在全国巡回演讲时,又特意送了我一盘磁带《热血颂》......而我在她的人生大事记里,从来没有给予过一次人之常情的祝福——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知道还是不知道。羞愧,感动,使我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把这本《人世间》的书紧紧地搂在怀里,强烈地感受着这人世间的真诚和友谊,喃喃自语“谢谢,谢谢......”季洁却又恢复了孩子的模样,她大大咧咧地说:“这有什么好谢的,我们当年可没有这么客气的。嗳,你怎么不问我为什么突然来找你?”可不是,这么突如其来的?季洁愉快地抬起手臂,朝东边指了指:“我们单位搬过来了,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请多多关照啊。”“真的!”我一下睁大了眼睛。
晚上,翻看微信朋友圈,发现季洁转发的《防溺水,为孩子接力》的倡议书,于是那张毫无岁月留痕的脸庞,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季洁明年退休,但她说还要再干上几年。“生活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多做点事情呢!”我想,没有被平淡岁月庸俗化的季洁,在她孜孜不倦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并以一管血脉的流淌,将它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
牛晓芬,河南济源人,文学爱好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