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香港电影中,影迷总能听说金三角这个词。对中国人而言,金三角是一个由毒枭们控制的神秘世界。
而二代“毒王”坤沙,一度控制了世界上六成的鸦片出口,成为这个毒品世界的绝对王者。关于坤沙的故事和传说,至今一直流传在东南亚地区,当然也值得我们了解。
金三角 混乱之地
金三角,是位于泰国、缅甸、老挝三国交界的一个三角形地带。这里地形复杂,山谷河流众多,形成了大量的深谷绝壁,形成许多闭塞的地区。
由于位处多国交界,此地生活着掸族、汉族、傣族、泰族等十多个民族。民族多样性和地形复杂性导致金三角成为“三不管”地带,泰缅两国政府的政令很难深入到金三角。
二战结束后,独立的缅甸政府由于实力有限,无力管理金三角地区,这让金三角形成了数十个以族群和部落为主体的割据势力。
解放战争结束后,大量的国民党残兵纷纷涌向金三角,这让本就混乱的金三角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从19世纪开始,英国人发现金三角地区十分适合种植罂粟。随着二战后经济的复苏,西方国家对毒品的需求量激增,这让金三角的罂粟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全世界主要的毒品产地。
毒品贸易带来的巨额利润,让金三角的所有人都为之心动。从50年代开始,金三角各大势力为了争夺地盘和控制毒品生意,接连发生混战。在混战中,先后涌现了罗星汉和坤沙等闻名世界的大毒枭。
苦难中长大的坤沙
坤沙出生于1933年,是缅甸掸邦莱莫山大寨土司的儿子。坤沙的父亲来自云南大理,是一位汉人,通过入赘才获得了土司的称号。
由于坤沙乃是汉掸混血,因此坤沙有三个名字,他的中文名字被称为“张奇夫”,缅甸名为“关约”。然而他的泰国名字“坤沙”才是流传最广的名字。
虽然出身自土司家庭,但坤沙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也在他五岁时吸食鸦片过多而死。
失去父母庇佑的坤沙,成为了家族仇人们的目标。在亲戚的帮助下,坤沙从小就在外躲避仇人,生活可谓是充满苦难,奔波不断。
学习军事为成为“毒王”打下基础
在坤沙16岁时,迎来了第一次转变命运的机会。国民党败逃到金三角的国民党陆军中将李弥,在金三角开办了“反共抗俄军政大学”。这所大学虽然有大学之名,实质上是一所军事训练营。
金三角许多有志青年纷纷参加了这个军事训练营,一直想出人头地的坤沙也不例外。坤沙学习了许多军事和文化知识,这为他后来通过军队称雄金三角打下了基础。
李弥创办这所大学,后来被称为“大毒枭培训班”,大名鼎鼎的彭家声和罗星汉,都曾是这个学校的“优秀学员”,而坤沙更是优秀学员中的佼佼者。
国民党军当时在金三角地区算是外来者,远离故土的他们缺少补给,远在台湾的蒋介石政府根本无力支援这群残兵。面对困境,李弥不得不自己想办法解决生存问题。
经过观察,李弥发现了当地的毒品贸易可以获得暴利,因此李弥开始与其他部落合作,通过占山为王的方式控制毒品产区,从而获得巨额利润。
拿岳父作礼物 坤沙初成气候
国民党部队想要主导毒品贸易的想法,无疑分了其他部落的蛋糕,引起了各部落土司的强烈不满,争夺毒品的战争就此爆发。
在战争过程中,在中国战场一败涂地的国民党部队在金三角成为了霸主,在战斗力方面明显高出部落武装一截,因此经常把当地部落武装打得一败涂地。
此时坤沙已经回到部落,继承了父亲的土司称号。在坤沙16岁时,娶了另一个部落的女子结婚。坤沙岳父所在的部落也常因为毒品,经常和国民党部队发生战斗,但每次都被打败。
坤沙作为亲戚,自然要帮助岳父部落对抗国民党军。坤沙认为岳父的部落根本不是国民党军的对手,自己迟早也会被其牵连。
为了消除这个后患,坤沙在一次鸿门宴中杀害了岳父,并把岳父的尸体送到了国民党军营地领赏。
坤沙的大胆与绝情引起了国民党军高官的赞同,从此坤沙获得了参与毒品生意的资格,并在金三角地区拥有了自己的武装势力。
国民党军的离开让金三角再次陷入混乱
部落武装对国民党部队毫无办法,无奈之下只能寻求缅甸政府帮助。对于在国境内的外国武装,是没有一个政府能够容忍的。缅甸政府派出了数万部队前往金三角,希望剿灭坤沙等人。
然而事实证明,缅甸政府军的战斗力与部落武装并无区别。经过几次围剿,国民党部队都痛击缅甸军队,最好不得不签订和约。
缅甸政府承认了国民党政府和其他部落在金三角地区的合法性,从此国民党部队就此成为金三角地区的霸主。
缅甸政府打不过国民党部队,开始在国际上四处请求援助,并声讨国民党军队的所作所为,这让蒋介石政府受到了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
1954年,出于政治因素考虑,蒋介石召回了李弥,并在数年后接回了大部分留在金三角的国民党部队。而自愿留下的国民党部队被编为“110特种部队”,一直在金三角地区活动。
国民党部队撤离后,给金三角地区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金三角地区再次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在群雄争霸中,罗星汉、彭家声等势力迅速崛起。
坤沙看到此种局势,也想掌控金三角地区的毒品网络。但他也明白凭他的实力,根本无法与罗星汉等人抗衡。
想在金三角发展壮大,坤沙需要更多的人和枪。而此时一个中国东北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金三角的格局。
这个东北人名叫张苏泉,来自中国辽宁。张苏泉在解放战争期间在黄埔军校就读,是一名标准的黄埔生。
张苏泉毕业后,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已经崩溃,张苏泉只能跟随国民党部队败退台湾。
得到张苏泉 坤沙如虎添翼
1959年,张苏泉被国民党政府派往金三角,成为“110特种部队”的指挥官。张苏泉到达金三角时,一直把反共当成自己的目标。
“110特种部队”已经完全融入了金三角地区,军官和士兵靠着买卖鸦片大获其利,根本无心跟随张苏泉反共。
此时金三角地区的武装都找张苏泉当教官训练部队,张苏泉通过当教官的机会,慢慢熟悉了金三角地形并认识了不少当地土司,坤沙因此与张苏泉结识。
1963年,张苏泉带领“110特种部队”在一个河谷被某个部落武装包围。观察周围地形后,张苏泉决定突围。
就在张苏泉准备带兵冲锋之际,却听到对面有人用汉语叫他的名字。张苏泉定睛一看,原来是坤沙在喊他。
张苏泉松了一口气,坤沙也让手下放下武器。两人经过商谈后,张苏泉决定放弃蒋介石政府给他下达的反共任务,坤沙任命张苏泉为参谋长,属于坤沙的时代就此开始。
坤沙成为金三角霸主
得到张苏泉辅佐后,坤沙首先对金三角的鸦片大王罗星汉发起进攻。在张苏泉的策划下,坤沙抢劫了罗星汉很多毒品,并多次打退罗星汉的报复性进攻。
在与罗星汉的战斗中,坤沙的名声和势力逐渐扩大。到1967年时,坤沙集团在金三角已经能压制罗星汉和彭家声代表的果敢集团,成为金三角第二代“毒王”。
坤沙成为金三角霸主后,其势力引起了泰国和缅甸政府的忌惮。从1967年开始,泰缅两国不断派兵对坤沙集团进行围剿。
在张苏泉的帮助下,坤沙集团屡屡击败泰缅两国军队,成为让泰缅两国政府头疼的存在。
逃出囚禁后 坤沙陷入内忧外患中
与政府的战争打了三年后,坤沙认为与政府进行长期对抗迟早会陷于不利境地。他开始考虑后路,并在1969年与政府开始谈判。
缅甸政府先是假意同意谈判,于1969年诱骗坤沙前去仰光进行谈判。坤沙到达仰光后,立刻被政府囚禁。
张苏泉知道此事后,再次发动与政府的战争,让缅甸政府投鼠忌器,保证坤沙的安全。随后张苏泉在缅甸绑架了两名苏联医生,这引起了国际关注。缅甸政府在无奈之下只能有条件释放坤沙,但不允许他离开仰光。
此时张苏泉再次发挥作用,于1976年策划了越狱行动,成功让坤沙逃离仰光,回到他熟悉的金三角。回到金三角后,坤沙将基地安在了泰北地区,并再次控制了金三角地区八成的毒品生意。
进入90年代以后,坤沙决定在掸邦地区建国。这引起了掸邦内部和泰缅两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此时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的原因,坤沙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
趁着坤沙集团内乱,泰缅联军趁机开进金三角。人心溃散的坤沙集团毫无抵抗能力,坤沙也只能认清现实向政府投降。
投降之后,坤沙一直生活在仰光,直到离开人世。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坤沙与之前的老对手罗星汉等老对手相逢一笑泯恩仇。
对于坤沙等人来说,之前的光荣已经是过眼云烟,这些“毒王”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享受了难得的平和。只不过他们在享受岁月静好的同时,是否会想起那些因为毒品而家破人亡的人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