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 网络
作者 | 拙棘
本号原创
昨晚,“余秀华直播中与丈夫激烈争吵”冲上热搜,事情详情有待进一步了解。
我想起了这两年挺流行的一个词:完美受害者。我们不一定是余秀华,但对这个词的反思或许能帮助理解大部分普通人的处境。
这个词确实澄清了一些思维误区,提醒我们不要苛责受害者,更不要因此忽视加害者的罪过。
但任何道理一旦流行开来就难免被教条化地理解。有些人自从学到了“完美受害者”这个词,好像就认为无论如何都不能批评受害者了,不然就是在苛求“完美受害者”。
然而,有些受害者的问题不是完美不完美,而是及格不及格。我们不能苛求受害者尽善尽美,但这决不意味着受害者无论做了多么糟糕的事情都不能被批评了。
照例,这种时候又会有知识分子出来感天动发表一堆 “在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 之类的宣言。
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受害者在其他时候、其他人面前也许就成了施害者,此时对他的纵容只会在彼时助他一臂之力。更何况,鸡蛋未必是鸡蛋,而可能只是一个伪装成鸡蛋的台球,搞不好你还会被它狠狠砸脸。
有人会问,批评受害者不就意味着纵容施害者吗?——会这么想的人不是自己头脑太简单,就是把广大群众的头脑想得太简单。
批评受害者不等于赞同施害者,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在牢记某人的受害者身份、不放过施害者的同时批评受害者。
△图源:《我们与恶的距离》
把一个不尽如人意的受害者幻想为、代入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受害者角色,然后把施害者幻想为、代入自己心目中穷凶极恶的施害者角色,这么做是不正义的。
这种不正义可能源于很傻很天真,也可能是一种只想发泄情绪、不关心具体人具体事的迁怒导致的后果。
谁都喜欢把问题简单化为单纯的正邪对战,毕竟,相比只有一个糟糕的答案,难以找到答案、愤怒和困惑无从疏解的状态更让人难受。
不过,一旦将事情简单化为一边是一个无比邪恶全能的敌人,一边是无比纯洁无辜的自己人,那就难免听不进任何质疑。哪怕心里明白某些质疑本身是成立的,它们也不会被认真对待,因为怕动摇己方军心,因为任何质疑都会被当成是敌人瓦解己方阵营的诡计。
大部分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既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正因如此,很多事情才会那么复杂,那么让人难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