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山川入画图
□赖俊权
近日,我与一群文友前往石扇、巴庄水库、红南村等实地采风,但见群山环抱、层峦叠嶂、群峰竞秀,围龙屋、吊脚楼等客家古建筑随处可见。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热土,满是乡愁,让人流连。正是:绿意山川入画图,梅北福地好人家。
据《嘉应州志》载:历史上石扇镇因境内南岭岃有两块大石,高丈余,开展如扇,故名石扇。它由石扇村、巴樟(庄)村和象村三部分组成,各属三个不同流域,即石扇河流域、巴樟(庄)河流域和象村河流域。石扇溪河密布,是天然种植农作物的好地方,沙田柚、蜜柚、早熟柚、龙眼、荔枝、杨桃、李、西瓜等随处可见,瓜果飘香,这里是梅县区最大的优质梅州金柚商品生产基地,也是梅县区金柚的最大产区。
我们在镇里稍作停留后,前往巴庄水库。一路山环水绕,绿意盎然,虽然是初夏,路道旁的各色花儿尽情绽放。这是一座客家小型水库,兴建于1970年8月,1971年2月竣工,水库集雨面积24.5平方公里,除险加固后总库容714万立方米,正常库容610万立方米。目前建有堤坝,维护着下游1万多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耕地灌溉等。
我是第一次来巴庄水库,虽然曾在周溪源头的文章里提到该水库,但亲身来到这里,倍感亲切。伫立坝顶,库面宽阔,水面密绿,群山环绕,看不见的尽头里,一湾碧水满苍翠,沁人心肺。明媚的阳光,青葱的树木,绵延起伏的群山,如水墨画般,虽没有大海的浩瀚辽阔,没有梅江河的历史悠久,但它宁静秀美,有独特的诗情画意,为梅城假日消闲胜地。
美丽的南水坑,清清的水,如涓涓细流,不断地流入巴庄水库,流入美丽的梅北大地,流入石扇,滋润着万亩良田,滋润着绿洲上的万物生灵,也滋润着石扇人民的心田。
我们沿着巴庄水库继续前行,来到美丽红南村。红南村海拔450多米,坐北朝南,背山临水,地处梅县、平远分界的丫区嶂大山脚下,溪水往南流,故名红南村,由南水坑、大水坑、乌树屯三个自然村组成。
这里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村中有株千年古树,绿叶茂盛。行走红南村,物产丰富,山顶松树、杉木林立,山腰草药材丛生,山脚李树、柚树、瓜田连片。当天我们沿着山路漫步,这里多为山间梯田,是典型的山区农村,为梅县区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村落之一。
红南村是梅县区革命老区,一位正在摘菜的阿婆向我们说起村里的打油诗:“三栋琉屋十八家,无个男人在屋夸,四条天街行下转,统统都系老人家。” 这是当年红南子弟支援抗战的真实写照。
晴耕雨读,守望相助。石扇红南村是我见过保存比较完好的村落之一,这里的客家古建筑保存完整、客家民俗文化浓郁。据统计,红南村现有各式客家古建筑30多座,古建筑保存率达85%。
红南村的客家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村民从事传统的农耕生产,家家户户有着石磨、谷砻、风谷车、蓑衣等传统生产用具。“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这里虽经数百年,私塾、桥梁、古道、庙宇皆有,村民聚族而居,生活怡然自得,令人羡慕。
我们流连徘徊在红南村,特地在一排叠屋下的小瀑布前拍照,并沿着布满苔藓的石阶爬上爬下,好一幅诗情画意。
回程路上,我们还在高山上眺望石扇,遥想当年出自此处的大批名人乡贤风采。
中午我们在镇里吃鱼焖饭。石扇鱼焖饭是以秘制之法炮制,用的是客家自榨花生油。盛出饭来,但见粒粒金黄,入口松而不腻,鱼香满口。
行走石扇,绿色柚园,锦绣田园,红色热土,生机勃勃,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正绘就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蓝图!
乡村夏夜
□黄育培
回首山村淳朴的乡村夏夜,
是少男少女暑假的天堂。
玩水后走到小河石墩桥上,
南风习习啊歌谣伴着野花香。
繁星闪烁处七星伴月,
流星划过一道道亮光。
传说着七仙女嫦娥的故事,
刘三姐的歌在夏夜里和唱。
两岸绿竹婆娑摇曳星月,
小路上流萤忽闪如星星明亮。
观天讲故事痴痴想象,
欢声笑语和着小河低吟浅唱。
稻香草香蛙声虫鸣闹盛夏,
远远的拖拉机乘夜凉赶田庄。
“二妹子!回来读书啦!”
她妈妈又在门口呼声悠长。
二妹赶快拉着弟弟回去,
这蛮牛却笑着跳进水里贪凉。
回想那时的山村美好时光,
心头又现一幕幕夏天景象。
如今古老的乡村容貌靓丽转换,
小河清流却仍在心头流荡……
松口老街别样美
□客家松龄
“哟嗬――”,像梅江水一样悠长又弯曲的山歌一出,太阳赶紧从云海里跑出,跑得通红通红,马上拉开了老街沸腾的序幕。“咚咚呛,呛呛呛——”象征神圣和吉祥的舞龙队穿梭起来了,“咚咚呛,呛呛呛——”高桶锣鼓打起,大铜锣敲起,舞龙队舞狮队跳跃起来了,人们跑出来了,人群沸腾起来了,大家欢快地踏着锣鼓声闹起来了。
过年啦,松口老街。虽然雕花还是古老的雕花,窗栏还是古老的朱红,屋檐还是客家的古朴,然而,斑驳破旧的墙面已经黄白崭新,临街窗户又将自己的精美尽现:花开富贵、一飞冲天、年年有余等,美好的愿望、精湛的雕刻、古朴的地板、古色的大门,老街好。
老街张灯结彩,家家像办喜事一样,古朴又红火。你看老街:头顶星星,身挂灯笼;月夜,身上的灯又好像满天的星,浑身流光溢彩,分外娇美。最亮眼的是,姣美老街的内涵:“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善作魂”。这也是客家人教育子女的准则,“敬长者、孝父母,反腐败、尚清廉,扬正气、道义担,知荣辱、明善恶”,我们的长辈循循善诱后代,我们的每个姓氏里家风家训代代传承。李姓陇西堂、王姓三槐堂、张姓清河堂、杨姓弘农堂、黄姓江夏堂,等等,仿佛一个个开基祖衣袂飘飘,高举自己椭圆形的堂号灯,引领前行。客家先祖的智慧让人敬佩,在客家历史的长河中,简单的灯,在他们的手里,变化万千,想象无穷。有大小、高矮、长短、方圆,有纱纸、牛皮纸、绸布、琉璃,有三国、西游、水浒、志异,有兰、菊、竹、牡丹,有龙、凤、虎、狮,更有客家人生活中的牛、猪、猫、狗、鱼、虾、小虫等图案,有姓氏有神仙的名字,有八仙有福禄寿的吉祥,这些逼真亮丽中有象征的意义和美好祈愿,客家传统的文化和民俗深嵌其中。过年的灯,明亮又温柔,整个老街都吉祥起来。
老街两边店铺的灯,有些还有象征智慧的灯谜,鲤鱼灯下,大人小孩如鱼在灯谜中穿梭,灵活应答。鱼在灯中游,摇头摆尾。人们赏灯、猜灯谜、食汤圆,更有松口客家美好生活中的独特节庆小食:满是肉香味的炸酥烧、外酥里嫩的炸肉丸、香酥脆爽的煎芋丸、南瓜饼,又香又软的油挤(煎圆),如同客家人性格般的韧性十足的汤丸,象征事业发达的发粄、清凉消暑的仙人粄等。
老街过年,人群从四面八方如龙游来,更有从世界各地飞奔过来,把老街堵了。放眼老街,那是一匹奔腾的骏马,突然冲动了起来,如雷霆般滚动。放眼老街,凝固了上千年的野性骤然狂飙,显得那么剽悍那么粗犷。松口老街,沉寂太久的老街,终被飘扬的旗帜觉醒。镜头难得,仰拍老街,显得深长又高耸。
我在老街,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尾鱼,不停地游来游去。原来客家特别的过年就藏在松口老街的胸膛里,这让我不禁反复咀嚼着松口老街的人生五味。曾几何时,你觉得老街太老,街道杂乱,电线老旧,房屋开裂的墙壁,残破不堪的窗户,像那掉了满口牙的客家老阿婆。老街狭长、古朴,更像年老体弱高高瘦瘦的客家女人,它们手挽手肩并肩地站成老街。而在老街的店铺里,辛勤劳作着的大部分是客家女人。客家的土壤很适宜生长心灵手巧的女人,更适宜生长“健妇把犁同铁汉”的带点蛮荒味的健壮女人,同样适宜生长“哟嗬――”一声的山歌女人,她们都十分能干,能让大山里的客家生活变成诱惑变成物质变成天籁。老街的路很窄,显得很拘谨,勤劳的客家人却走出了宽宽的致富路。“阿姨,生意好啊。”“是啊,好。”火红的太阳,将老街的日子夯得实在又热烈。老街人在这春风里,将客家之根牢牢地抓住,共同守护松口老街的历史记忆,坚韧地把握春天里的每一次机会。
松口老街,在下南洋的松口华侨眼里,已经成了历史和故事的一根线索,绵长而悠远。新的色彩和生命力,彰显了时代的进步。松口老街,在松口人的眼里,成为守护客家传统的阵地。松口老街,在外地人的眼里,成为了解客家的窗口。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会对松口老街保持神话般的美好,因为它是客家原原本本的美丽,姣美老街。
老街,被光芒四射的太阳照耀着。
老街,有未被改换过的客家原味在那里。
老街,有很适宜生长的客家之魂。
神奇仙人粄
□朱伟杰
从小到大,一直到如今,年过古稀,我都很喜欢吃仙人粄。
那个时候,到了热天,三岔路口,河堤桥头,山坳茶亭,圩头巷尾,都是卖仙人粄的摊档,都是围着吃仙人粄的人群。甚至有些衣冠楚楚的南洋客,也在那里放下体面,挤在一起吃仙人粄。那时候,我只要口袋里还有三五分钱,就要走上前“来一碗”。那时候,生产队一天的工分报酬是四五角钱,因此,对于贫穷者我等而言,吃一碗仙人粄实在是有点奢侈的享受。对此,我心里不好过,无奈仙人粄的滋味太诱人。
那仙人粄都是盛在直径约40厘米的大瓦盆里,黑油油的发着光亮,乍看像商店里的黑色绸缎,再看又像一大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每当有人来买仙人粄,只见那卖家先是用一把较长的水果刀,往大瓦盆轻轻一划,就划出了一小块,接着用勺子舀到一个饭碗中,然后就用小刀“咔咔咔咔”将小碗中的一块捣成无数块,随即又提起一个小茶壶,将里面伴着香蕉露的糖水淋了下来。这时候,你碗中的仙人粄,已经像波光粼粼的黑色海面。
那时候没有冰箱,但是,那养在井水或者山泉水中的仙人粄,一入口马上会给你清凉透心的美妙感觉。同时,苦中带甜,妙不可言。
仙人粄真是神奇的食物!它虽然名为“粄”,在名义上与糯米粄、酿粄、味酵粄等并列,但它不是真正的粄,不是点心,它是水!客家俗语说:“阎王就是鬼,仙人粄就是水。”这道出了其本质特性。但是,在外形上,它又不是水,而是半固体,切成块的仙人粄可以捧在手掌上,比豆腐还要柔韧,你每吃一口都要稍微咀嚼一下,那滑嫩清爽的感觉,耐人回味。
我知道,这仙人粄是仙人草做出来。仙人草既有山区野生的,也有人工种植的,晒干后黑乎乎、干巴巴,一扎一扎的。据医生说,仙人草性味甘、淡、凉、清热利湿,凉血降暑,对防治关节炎、高血压、中暑、感冒、糖尿病、急性肾炎、水肿等都有一定功效。我奶奶告诉过我,这仙人粄,原本就是仙人吃的饭。仙人不食人间烟火,就是喜欢吃这种草。后来,嫦娥瞒着老公后羿飞上天去了,后羿悲痛欲绝又怒火冲天,天天对着月光骂,骂得嫦娥于心不忍,就托梦给他,让其上山寻找仙人草,回家做仙人粄,使他在凡间也能享受到一点做神仙的味道。从此,仙人粄就在人世间传开了。
那么,这黑乎乎干巴巴的仙人草,怎么会变成凝胶般的仙人粄呢?当年的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说来凑巧,有位亲戚就是做仙人粄的。有一天晚上,我去了他家做客,有幸目睹了仙人草的“华丽转身”。做仙人粄的第一道工序是熬制仙人草,一大锅清水,熬一两个钟头,直到将仙人草的叶子、茎根熬剩渣,整锅水变成黑油油的浆水。紧接着,把浆水舀到一个纱布口袋里去,过滤掉仙人草的渣滓。这时,关键技术来了:给过滤之后的浆水点少许碱水,要像卤水点豆腐一样,点多点少点快点慢都是经验。又接着,必须将早已准备好的一盆子粉浆(木薯粉或番薯粉均可,关键要特别细嫩,千万不要有肉眼可见、手指感触得到的颗粒),趁热兑到浆水里。然后,马上将这些浆水分到一个个大瓦盆、大脸盆里去,端到天井下去打露水,让它冷却。第二天早晨,一盆盆黑宝石般的仙人粄就像变魔术般等候着你。
更使我惊异的是,亲戚邻居十几家人都是做仙人粄的。一到热天,这十几家的全家老小吃过晚饭后,都围绕着仙人粄转,配合默契,熬制了一锅又一锅,忙到下半夜才能洗澡休息。这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围龙屋的天井下、禾坪上,都是一盆一盆的仙人粄,每一盆都在银白的月光下发出蓝黑色光辉。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起来,匆匆忙忙挑起箩担去趁墟了。三日赴三墟,即使是夏收夏插大忙季节,也不间断。从四月立夏到八月秋分,只要是天气炎热,每一个摊档都能卖出两三锅头的仙人粄,收入八九块乃至十几块钱,其中一小半是成本,还有一大半左右的收入作为工钱。但是,如果遇到天气阴凉,甚至哗哗啦啦下雨,仙人粄就无人问津,最后只好找个偏僻角落倒掉,心疼、懊恼、烦闷,没法说!过时不倒掉就会发馊,不久就臭不堪闻。因此,有一支童谣这样自嘲:“仙人粄,乌哒哒,卖得完,赚对哈;卖不了,自家吃;吃不完,倒沟垃,心痛到冇法!”
但是,我总觉得,最好吃的仙人粄,不在墟场上,而是在深山坳上的茶亭里。那时候,大凡比较高的山坳上,都有一个茶亭,那茶亭里卖仙人粄的都是几十年一贯制的“老人”。
他们用山泉水做仙人粄,每天就做一锅而已,慢条斯理,讲究火候;第二天早上到了茶亭里,又将仙人粄养在山泉水中。像这样的仙人粄,真是透心凉快,沁人心脾!我的朋友陈作新君曾几次对我如数家珍地说,在罗岗镇的每一个山坳,都有一个远近驰名的“品牌”仙人粄。
不过,这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如今,昔日的泥尘乡道、山间小道都变成了水泥大道了,人们赴墟上城,都是骑摩托、坐汽车了,来去匆匆,潇洒快捷,谁还会半路停下来吃仙人粄呢?而且,做仙人粄的都产业化、现代化了,他们一天到晚都在熬仙人草,做好了就冻在冰柜中,再也不怕阴天雨天。他们的作品出现在大街上、马路边的店铺中,也不再一碗一碗卖,都在打包卖了,一包大约可分成六七碗,十几年前一包是两块钱,现在是六块钱一包。买回家,全家老小在家里吹着空调,一边看电视连续剧一边吃仙人粄,那味道、那情调,与几十年前在摊档上吃仙人粄的感觉,是大不相同了!
更令人惊叹的是,近十几年来,有人对仙人粄的原料进行了深加工,做成了一小包一小包的“仙人粄粉”,或者是一瓶一瓶的“仙人粄汁”,你只要按“按图索骥”地拿开水冲兑、冷却即可。再后来,仙人粄居然进了易拉罐,居然变成了小颗粒的“果冻”。那口感、那味道一点也不亚于昔日的仙人粄!这让远在北京、上海,甚至万里之外的伦敦、纽约的乡亲,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随时解馋,寄托乡思,化解乡愁,岂不是一大快事!
仙人粄——这蓝宝石般的光彩,居然多维度地成为时代前进的印记。
麓湖山赋
□幸勇
古邑南口,梅县侨乡;麓湖山势,幽远绵长。东望客都城阙,西接兴宁山川。集东南之紫气,射牛斗之祥光。层峦叠翠,起伏莽苍;林蓊泉汩,鸟语花香。分明人间宝地,犹如世外仙乡。
清末贤侨,兴建山庄别墅;名流俊杰,休闲避暑观光①。时逢盛世,改革开放;能人志士,亲临造访。规划园区,联袂立项;邑内文化支柱,粤新金基担纲。
驱车登顶,风清气爽,景色宜人,今古祥和。俯瞰百座围龙②,遥望一水梅江。高铁速道,飞驰车辆。栈道回萦,漫步双湖映翠;碧波荡漾,湖水晶莹清澈。民谚故事,世代传扬。上古仙鹿饮湖,至今足迹留石。嗟乎!山不在乎高,有仙鹿则名③。幽径笑语,花带芳馨。文人墨客,赏景抒情。红男绿女,相映山湾红杏;比迪乐园,儿童声喧起兴。更有马岩栈道,燕谷莺语。流连忘返,梦中仙境!
善哉!崇尚中华文化,发展文旅经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超越时空,科普启智。文化市场,网络通信;九州商家,互动互惠。五朝大酒店,四海宾客络绎;文化众产品,游人商贾萦怀。学术论坛,创作基地;乡贤雅集,诗人盛会。白昼人流不息,入夜楼堂亮丽。麓湖山兮,不夜景区!有客赋诗曰:
麓湖如镜映云霞,栈道花坛景物奢。
最是健儿挥杆处,几多游客自天涯。
在复杂世界发现简单
□赖秀芳
我曾是个喜欢挑战的人,热衷于了解新事物、新变化,总是喜欢把很多的时间花在参观、交流和学习上。但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我基本上都宅在家里,社交活动越来越少,生活越来越简单。这样一来,我反而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健康、思考更多长远的事情。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高效。但看不完的信息、学不完的知识和解决不完的问题,也让很多人的焦虑感与日俱增。所以有人说,今天的世界无比复杂,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忙的时代。
这几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挑战,面对很多复杂情况和不确定性因素,有同事问我会不会感到焦虑,我的回答是“不会”。因为,在我看来,世界再复杂,我也能从中发现与它简单相处的方式。
从未来看现在,我们现代人面临太多诱惑和干扰,常常不知如何选择;但假设我们从未来看现在,站在未来十年、百年甚至千年的角度来看问题,就能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我发现,不论世界如何变化,人们对健康和快乐这些最简单而本质的需求是永恒不变的。从未来出发,让我们能坚守使命和梦想,始终做正确的事情,不会在复杂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我认为,要敢于学会做减法。我们之所以觉得世界复杂,经常是因为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肯放弃。但只要我们敢于舍弃那些与出发点不相干的、超出现有资源和能力的,或无关紧要的事情。例如过时的物品、无用的信息、不必要的社交等,就能让内心更宁静,生活和工作也变得更加简单而快乐。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学习。网购、微信视频号、抖音、社群运营和直播等刚出现时,我们都觉得复杂,原因是不了解或不习惯。但通过学习和运用,会发现掌握它们并不难,合理运用反而让工作、生活更有效率,没有它们反倒不习惯了。所以,面对复杂的世界,最好的方式就是主动学习,不断地把未知变成已知,消除恐惧感和不确定性,很多事情就简单了。
复杂只是世界的表象,简单和快乐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只要我们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为此而努力,就能拥有在复杂的世界发现简单的能力,让生活更轻松、人生更美好!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简单真好!愿你也能在复杂世界发现简单。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