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张文魁:未来的稳增长,仍然需要通过市场化改革来达成 !

0
分享至

为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5月以来,稳经济大盘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关于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出六方面33项措施。5月25日,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稳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抢抓时间窗口,努力确保经济实现合理增长。

稳住经济大盘,除落实一揽子措施外,还需配套哪些政策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此外,刺激政策毕竟属应急之策,从长期看,若使经济逐步回归正轨,又需要进一步推动哪些改革?

就上述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文魁。他认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将会为稳增长注入强心剂。但当前市场主体出现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离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还有较大距离,有些距离是不科学的层层加码造成的,防疫政策层层加码也会影响稳增长政策的落地生效。

就长期改革的方向,张文魁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奇迹,是得益于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所释放的社会潜能,未来的稳增长,仍然需要通过市场化改革来达成。“如果不搞市场经济,许多人虽然忙碌操劳,但陷入大量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条主义的工作中,也不能创造价值、促进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文魁

澎湃新闻:此前你公开撰文指出,市场主体出现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能正常生产、正常营业、正常销售、正常交易造成的。 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张文魁: 中央已经说得很清楚,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颁发后,即组织了对地方的督察。近日,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又印发警示通报,通报了一些地方层层加码、过度管控等问题,包括过度要求登记报备、一律劝返外地车辆等等。

如果物流和人流被一股脑阻断,经济活动离正常开展就较远,经济循环就不能畅通,企业就很难有营业收入,减税政策实际上就没有税基,而且企业也不会有多少信贷需求,不慎重地背上贷款反而会加重企业负担、加速一些企业崩塌。因此针对市场主体的减负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加大投资和鼓励消费的政策,都需要以不过度的管控政策为基础,如果鱼在网里不能游,那放水又能怎样?国民经济循环能畅通吗?

当然如何把握管控的“度”,还是要依靠科学。6月10日,钟南山院士就语重心长地指出,为了防住疫情而进行层层加码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这会明显影响到经济发展;做好防控要靠科学,要实现科学管理、科学预防、科学治疗。所以各地还是要多与钟南山这样的专家会商来制订政策,而不是一股脑地阻断物流和人流。

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警示通报也强调,各地要坚决防止擅自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擅自设置检察站点。当然,有些地方实际上根据本地情况把管控政策做得更加优化,譬如江西省委省政府就于近期印发了通知,让低风险地区的人员自由流动且不再查验核酸证明。这样的政策可以在地方上更多一些。从治理的角度而言,问责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很重要,因为地方官员会根据问责制度来分配资源、确定重点任务。

澎湃新闻: 有市场人士认为,当前一揽子经济政策的力度仍然不够大,覆盖面太小。以留抵退税为例,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4-5月的数据,有大概1万亿左右,接近总额的一半了,但只退到了149万户的纳税人账户上,占整个市场主体的比例非常低。考虑到中央政府的负债率不高,建议加大中央财政支出力度,你怎么看?

张文魁: 稳住经济需要一揽子政策,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自一揽子政策,加起来有许多条。不管有多少条,无非是减轻税费负担、增加货币供应和贷款投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刺激短期消费,以及允许物和人的流动以保障循环畅通,等等。

其中许多具体政策,都要落实到钱,也就是说,政策本身存在成本。政府能够承担多大成本,取决于政府的财力,在此之外就是财政货币化。所以力度够不够、覆盖面大不大,要看财力如何、财政货币化的空间如何。现在财政有多大余力?大家都清楚。政府的债务率是有一定空间,如果中央政府举债,把钱直灌到市场主体或者居民个人,这个实施成本有多大?实际效果有多高?算一算就清楚了。

所以还是要回到上面的问题,就是我的判断,市场主体出现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能正常生产营业。企业离正常生产经营、人民离正常工作生活有较大距离,而且有些距离是不科学的层层加码造成的,那么政府有再多的钱也补不起的,即使短期补得起,长期还是老百姓自己买单,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其实并不低,未来几年很可能冲上300%的高度,所以短期政策也须有中长期考虑。

澎湃新闻: 纾困政策如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除经济政策之外,还需要配套哪些政策?

张文魁: 基于疫情影响的短期纾困政策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当前经济增速下滑完全归之于疫情影响,可能会影响我们对局势的正确判断。除了疫情影响之外,社会预期、社会信心也在发生一些微妙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到“预期转弱”问题。这需要高度重视。

今年国家颁发了一个重要文件,就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这个文件的题目以及内容,明明是积极信号,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而且文件还有一些“牛肉”,即要推进一些重大建设项目,但好多人并没有看文件内容,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所谓“新计划经济”的忧虑。这是社会预期方面的问题。要扭转社会预期,比纾困惠企、扩大投资、刺激消费还要更复杂。总的来说还是要改革开放,按照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精神,沿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走下去,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澎湃新闻: 今年以来房地产增速进一步放缓,出口增速也不及预期。在经济新动能中,数字经济发展受到市场关注。有研究测算,到2025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部分产出可能合计将超过GDP(国内生产总值)的50%。数字经济未来可否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动能,这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如何让民营企业更好地参与?

张文魁: 下一步要维持比较好的经济增速,的确需要产业结构方面的新动能,数字经济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新动能。中国的数字经济统计口径与美国不太一样,美国政府统计其数字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占比大约为10%,中国一些机构测算中国数字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占比接近40%,所谓2025年达到50%可能是按照这样的统计口径。但这样统计可能会夸大中国数字经济的体量及动能。中国数字经济主要还是集中在购物、游戏、社交、娱乐、发表与传播等领域,而美国呢?

除了这些领域,其在搜索、新型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构架、虚拟现实等领域在不断进行创新。所以如果要使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中具有更强的动能,还需要努力,包括需要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的发展政策,特别是产业组织和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政策及其创新政策,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总的来看就是不应该过于纠结产业集中度、市场结构、企业的市场份额等指标,而是要对企业的一些典型的策略性行为进行规制,并且要让诉讼发挥作用。发展数字经济,还是要重点鼓励民间风险资本的进入,因为国有资本很难承担风险资本的一些重要功能,譬如对激励方案的大胆设计、对巨额投资损失的承受、对创新试错的一再宽容,等等。

澎湃新闻: 疫情以来,基建投资在稳增长中被赋予更为重要的角色。但经济规律和现实情况告诉我们, 基建投资在短期内尚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但长期则面临效率下降的困境,你怎么看?

张文魁: 凯恩斯主义政策仍然是短期政策的一个有效选项,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而且中国的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并不高,所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是可以的。但应该在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与财政和货币政策之间保持一种平衡,防止投资给财政与货币带来过大的后遗症,当然也应该做好项目管理,尽可能防止无用项目、无效项目的出现。

而重要的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投资,从今年1-4月的数据来看还不错,达到12.2%,但这个增速第一是具有恢复性,第二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就会低得多,下一步还需继续观察这个数据的变化和走势。

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费。中国国内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即2000年至2009年,每年的算术平均值只有51.5%;而到了第二个十年,即2010年至2019年,达到了59.2%,看起来消费贡献率更高了,但消费支出所拉动的经济增速百分点绝对值,实际上下降了,从第一个十年每年平均5.3个百分点,下滑到第二个十年每年平均4.5个百分点,2020年以来降到4以下。

如果中国要在未来几年还维持6%左右的经济增速,4个点的消费贡献是不够的,如果只有3个点那恐怕连5%的经济增速都难以支撑。从消费贡献率来看,发达经济体达到70%以上,因此中国扩大居民消费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当然,消费提升需要居民收入提升作基础,这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澎湃新闻: 财政政策要发力,只有重新激发市场的内在活力,这需要市场主体有稳定和乐观的预期。近期天眼查数据显示,进入到四五月份企业主体受影响较大,其中小微企业受影响更大,注册数量下降较快,注册注销比低于1,当前如何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

张文魁: 2015年以来的商事制度改革,使得中国市场主体的数量,从2014年底的7000万,到2021年底突破1.5亿,6年多时间翻一番以上。这充分证明,以放为主、简化手续和流程的改革,会显现出多大效果。当然不是每个注册的市场主体都能持续经营,但这个比例达到了70%左右。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特别是开展经营,无疑会受到影响。未来的重点,应该是保障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如何开展经营活动。随着疫情防控科学化程度的提高,不能经营的情况会有所改善,但从中长期来看,开放市场、扩大准入的政策,应该取得更大进展,才会让市场主体看到更多的商业机会。

END

编辑排版 | 林美丹

文章来源 | 澎湃新闻 原标题为《对话张文魁:如何稳住经济大盘》

往期内容回顾


关注我们,查看更多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999年的上海,恍如昨日。

1999年的上海,恍如昨日。

人情皆文史
2024-11-01 00:11:26
形势这样了?网传医生都开始罢工了,降薪的风吹到了医院,咋回事

形势这样了?网传医生都开始罢工了,降薪的风吹到了医院,咋回事

你食不食油饼
2024-12-01 06:32:58
12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12个基点

12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12个基点

证券时报
2024-12-02 10:00:36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李武宁决定逮捕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李武宁决定逮捕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4-12-02 16:03:31
张海迪,这位传奇的女性,虽身患多种绝症,却坚韧不拔

张海迪,这位传奇的女性,虽身患多种绝症,却坚韧不拔

洞鉴历史
2024-11-14 14:05:02
宿召兵,被查

宿召兵,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4-12-02 13:54:48
村干部换届新规:2025年村主任、村书记年龄限制及纪律严查全面解读

村干部换届新规:2025年村主任、村书记年龄限制及纪律严查全面解读

书法集
2024-12-01 12:03:06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阳光接受审查调查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阳光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4-12-02 15:32:33
知名肿瘤教授突然离世,年仅41岁,死因曝光,好友一句话信息量大

知名肿瘤教授突然离世,年仅41岁,死因曝光,好友一句话信息量大

温柔看世界
2024-12-02 12:21:25
朱元璋俘虏8岁男孩,男孩对朱元璋说:你别杀我,我能统一蒙古

朱元璋俘虏8岁男孩,男孩对朱元璋说:你别杀我,我能统一蒙古

知否否
2024-05-24 16:06:04
善恶终有报!63岁在美国捡垃圾的吕丽萍,已经活成了一个“笑话”

善恶终有报!63岁在美国捡垃圾的吕丽萍,已经活成了一个“笑话”

华人星光
2024-08-30 16:53:59
7500个比特币被女友错扔,价值5.69亿英镑,男子在垃圾场寻找11年

7500个比特币被女友错扔,价值5.69亿英镑,男子在垃圾场寻找11年

肆时说
2024-11-28 22:07:47
43岁伊万卡风韵犹存,丈夫患癌瘦到皮包骨,退出政坛后生活惬意

43岁伊万卡风韵犹存,丈夫患癌瘦到皮包骨,退出政坛后生活惬意

南城无双
2024-11-13 22:02:50
某王姓国脚被带走调查,为何有人怀疑王大雷?这一点非常重要

某王姓国脚被带走调查,为何有人怀疑王大雷?这一点非常重要

姜大叔侃球
2024-12-01 19:35:30
502胶溅入3岁男孩眼中,妈妈1分钟处理救了娃,医生:幸好你懂

502胶溅入3岁男孩眼中,妈妈1分钟处理救了娃,医生:幸好你懂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4-11-17 11:49:09
你不知道的性生活体位技巧,快来看看!

你不知道的性生活体位技巧,快来看看!

智见派
2024-11-24 22:52:18
上海最新公布:新增艾滋感染者1282例!丈夫婚检阳性,妻子问医生:我们能备孕吗?

上海最新公布:新增艾滋感染者1282例!丈夫婚检阳性,妻子问医生:我们能备孕吗?

上观新闻
2024-12-01 17:49:11
吸金200亿!落魄的诺基亚,2024年居然卖断货,重回世界第二!

吸金200亿!落魄的诺基亚,2024年居然卖断货,重回世界第二!

小柱解说游戏
2024-12-01 22:02:22
吴柳芳9天时间跻身体育圈顶流,粉丝量可排前五,千万级别仅两人

吴柳芳9天时间跻身体育圈顶流,粉丝量可排前五,千万级别仅两人

尘语者
2024-12-02 12:44:04
生命倒计时,七尺男儿蔡磊临终泪别挚友,抱头痛哭:时间不多了

生命倒计时,七尺男儿蔡磊临终泪别挚友,抱头痛哭:时间不多了

史行途
2024-11-30 10:54:44
2024-12-02 16:31:00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
以推进改革创新为己任
340文章数 7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刘世锦:扩大消费需求要找准重点或痛点

头条要闻

德国外长放话:中国捍卫自身利益 我们也会

头条要闻

德国外长放话:中国捍卫自身利益 我们也会

体育要闻

强势比6根手指!瓜迪奥拉回击利物浦球迷

娱乐要闻

这是麦琳?烟熏妆神似安室奈美惠!

科技要闻

11月成绩单:小鹏首破3万,蔚来小米破2万

汽车要闻

小米汽车:11月交付继续超2万辆 全年冲刺13万辆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房产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来伦布夏果感受充满Passion的人生

旅游要闻

可徒步可骑行,地铁直达广州「森林氧吧」

房产要闻

海口楼市开启大反攻!10盘爆卖千套,11月销量榜曝光!

花18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值不值?

公开课

一块玻璃,如何改变人类世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