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传统,长辈临死前都会给子孙后人托付遗言,算是对子孙后人最后的教育警醒。这种传统从始至终都有。
清华简《保训》载:“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鬲,恐坠宝训。”周文王在位五十年,对周人其后八百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深远。因此,其对周武王的遗言,也有相当的价值。
那时候的人,对遗言之事很重视。而且,那时候的人,往往都很有预见性,在即将逝去前就会叫最亲近的人到身边来托付遗言。周文王自然也是如此。
《保训》载:“戊子,自靧。己丑,昧爽”。你看,这是什么?所谓“靧”,就是洗脸。所谓“昧爽”,就是黎明之时。意思就是在说遗言之前,还得选好时辰,还得洗漱干净。
周文王的这种态度,基本上被后来所有的周天子乃至诸侯们所沿用。那么,周文王想要告诉周武王什么呢?
“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周文王推崇舜帝的这种态度,也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舜帝这种与民同乐,以帝君之身亲自参与农耕之事的习惯,也在其后演变成一种传统。后来的周天子,大多都有春耕之事。
周文王的意思,就是要求周武王保持初心,不要因为自己是一国之君,就忘记了庶民的生活。在文王的认识中,越是高位就越应该尊重庶民,做事情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坏,这也是符合阴阳的。
如果说周文王给周武王说的是一个临终父亲的遗言,倒不如说是给后世留下了治国理念。这跟后来周武王、周公们所确定的周礼还有所不同,周礼更多的是用来管理臣民的,是给臣民制定了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规则,但周文王的遗言则更像是“天子的束缚”,是专门用来警醒周天子的。
这一段,可以说是周文王给子孙定下的“礼”。所谓周人的“礼”,其核心就是在民。
“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唐,祗备不懈,用受大命。”
这一段,则是讲的殷商先祖上甲微的故事。说的是上甲微请河伯主持公道,调解自己部落与有易部落的矛盾。
《保训》的这段记载,则是说的上甲微依靠河伯之调解,与有易达成了某种协议,或者说是达成了和解。这种方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种法,是达成国家交往、人情交往的一种法。
这种法,不是靠感情,二是靠规则。
当然,典籍中也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史记的说法,“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还有一种是山海经的说法,“有易杀王亥,取仆牛。河伯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
这两种说法虽有不同,但其间都存在一个中间者,这就是河伯。河伯在这里是什么作用呢?当然就是规则,就是法。也就是说,不管是调解,还是攻战之事,河伯的态度至关重要。
这一段,可以说是周文王给子孙定下的“法”。所谓周人的“法”,跟后世的“法”还有所不同,更多层面上是在说一种规则。
“昔前夗传宝,必受之以詷”,这里的意思就是,周文王要求周武王把自己的遗训一代代的传下去,把自己定下来的礼法和规则一代代的传下去。这里的规则其实很大可能还不够系统,只是周文王治国过程中零碎的片段。但是,因为有了周文王的这些经验,也即成为了其后的周礼的源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