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一词,最早出自于豆瓣小组“985废物引入计划”。
这个词是用来自嘲“出身小镇,做题改命”,因为出身贫寒,所以只能不断地学习、刷题、考试,以此实现某种程度上的“鲤鱼跃龙门”。跃过龙门之后,做题家们发现自己眼界不够开阔,只有做题的能力,感觉难以融入群体。
但是请注意,“鄙人”“犬子”这类词都是自谦。谁要是用自谦的词去称呼别人,那就是极大的不尊重。自嘲的词更是如此,不应也不能用来嘲讽他人。
不少网友说,“1922年,中国青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2022年,你们都是小镇做题家。”
“小镇做题家”这个自嘲的背后,是无数小镇青年十年寒窗苦读的成果,和渴望改变命运的想法。
那些天天和堆起来比自己还高半个头的习题册奋斗的高考生,连睡觉都不舍得的考研生,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机会也要奋力一搏的考编人,需要也值得社会更大的尊重。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问属下,自己这个“弼马温”是几品官?属下回答道,没品,未入流。
“未入流”这三个字有说法,指的是没有经过“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这套正规的修道流程。
抖音创作者@灵丹哪吒讲故事 认为,这套修道流程隐喻着古代的科举考试和升官制度。经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官员,才叫“清流”,其他的就叫“浊流”或“不入流”。“小镇做题家”才是受到官方认可的“金丹大道”。
▲《西游记》连环画
纵观我国历史,大致经历过四种选拔制度,分别为: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以及科举制。而科举制是我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认可程度最高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科举制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科举制打破了阶层固化,缓和了社会矛盾,在古代社会有其先进性。科举制传播到欧洲国家后,得到了伏尔泰等大思想家的高度评价,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们耳熟能详的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等历史名人,不都曾是“小镇做题家”吗?
1977年,我国恢复了暂停11年的高考制度。这一年,无数中国人从田间、工厂、矿山、课堂中涌向考场,准备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恢复高考制度成为了改革开放的一声响雷,让无数“小镇做题家”清楚地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他们也在众多岗位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时代楷模张桂梅12日在接受云南媒体采访时就说:“人家说做题对孩子不好,我们没办法,我们只有这个办法!”
是呀,我们只有这个办法。尽管“做题”这个办法并不完美,但这是我们不断改进的动力,而不是肆意嘲讽的理由。正如网友评论所说,努力永远不该被嘲讽!
我们生于小镇,正是风鹏正举之际;我们芳华待灼,梦想正欲百舸争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小镇做题家”们追梦的通途。每一根用完的笔芯,每一盏陪伴的夜灯,都见证着追梦的过程。
每一位认真生活、为梦想努力的人,都值得被尊敬!
编辑丨王一一 监制丨马宇
点亮在看,是个好习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