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上海教育出版社
节选自《变化的头脑》第六章
罗杰·克鲁兹、理查德·罗伯茨 著
黄立鹤 译
封面:Joey Guidone
写作障碍
节选自 第六章 《关于写作的那些事》
写作容易至极,只需坐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瞪着一张白纸,直至鲜血在你的额头凝结。
——美国作家吉恩·福勒(Gene Fowler,1890—1960)
正如福勒所说的,许多作家在竭尽全力地把他们的想法付诸文字。无法轻松或连贯地写作通常被称为“写作障碍”(writer’s block),它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埃德蒙·伯格勒(Edmund Bergler)1947年创造的一个术语。伯格勒对该问题根源于“口头受虐倾向和超我对惩罚的需求”的弗洛伊德式解释,在思想市场上表现不佳。然而到20世纪70年代这个术语本身已牢固扎根于大众想象之中了,并且可以找到许多声称可以“征服、治愈或突破”写作障碍的心理自助书籍。
这个词可能是众所周知的,但它也是很不精确的,因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会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陷入困境。在某些情况下,文字或思想的阻塞似乎确实会出现。不过无法写作还可能有许多其他原因,比如:拖延症、完美主义,害怕批评或普通的抑郁情绪。还有一些情况是,作家可能有太多想法却无法从中作出选择。因此,一些研究人员用“写作焦虑”这个术语来替代。似乎没有人能幸免:在一项针对成功的学术作者的研究中,最常用于描述写作过程的词是“沮丧”。那些声称自己患有这种疾病的作家,其作品仍然是惊人地多产:即便是前面提到的福勒,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也成功创作了几十本小说、传记和好莱坞电影剧本。
初次获得成功的小说家可能尤其容易陷入困境。这种现象很普遍,它有时也被称为“二年级生症候群”(sophomore slump)。这种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最初表现十分优秀、前途光明的大学生(通常发生在大学第二年,由此得名)、运动员以及音乐家。在一部充满希望的处女作之后,许多作者会担心他们的第二部作品无法达到第一部的水准,而这种焦虑可能会导致他们失去信心并推迟创作后续作品。实际上,这种焦虑是有道理的,因为根据概率论的预测,一场不寻常的表演(例如一场备受赞誉的首秀)之后往往是不太精彩的表演。
某些情况下,这种障碍会变成永久性的。遭遇这种命运的作者其名单又长又具有多样化。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在他的职业生涯初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严肃诗歌,尽管之后他继续以新闻记者和文学评论家的身份写作,但未能重获他早年的成功。最近的例子包括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和哈珀·李(Harper Lee),他们分别在第一部作品《看不见的人》和《杀死一只知获得成功之后就再没有出版过小说,尽管两位作者遗留的手稿在去世后得以发表。在人生的最后20年里,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无法创造出另一部堪比《冷血》的作品。也许最极端的例子是《纽约客》著名撰稿人约瑟夫·米歇尔(Joseph Mitchell)。1965年,56岁的米歇尔出版了《乔·古尔德的秘密》,此后,在剩下的三十年生命里,每天都去办公室,但再也没有写出过任何重要的东西。
思考一下专业作者设计的解决障碍的方案可能是有帮助的。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在写了十几本书之后,50多岁时陷入了困境。他发现写“梦境日志”是有帮助的,因为写的都是除了他自己不给任何人读的东西。在休整一段时间后,格林又继续写了十几本书,其中包括他最著名的一些作品。80岁出头时,他出版了自己最后一部小说。
- Joey Guidone -
美国神经病学家爱丽丝·韦弗·弗莱厄蒂(Alice Weaver Flaherty)提出,我们可以将写作障碍视为大脑的一种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它。她把它与一种鲜为人知的综合征——“强迫书写症”(hypergraphia),或强烈的写作冲动——进行了对比。弗莱厄蒂认为,这两种情况都可能由潜在的临床综合征(如躁狂和癫痫)触发;关于写作障碍,她认为罪魁祸首可能是大脑额叶活动的减少,这可能会被用于治疗抑郁和焦虑的药物所抵消。但众所周知,因果很难厘清,因为焦虑和沮丧可能会引起写作障碍,但陷入困境的状态也有可能导致焦虑和沮丧。
我们应该注意,并非所有作者都相信会有写作障碍。艾伦·古尔格努斯(Allan Gurganus)和马克·赫普林(Mark Helprin)等作家指出,在其他行业中不会发生这种障碍。他们对写作障碍这种观念嗤之以鼻,认为这可能纯粹只是偷懒的借口。毕竟,水管工和电工不会突然失去修理管道和铺设电线的能力。
成年后,写作障碍的发生率是会增加还是减少?这很难说。因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该词可以用来指称许多不同类型的写作困难。它也可能涉及选择性偏差,即经常受此困扰的人可能倾向于选择不需要大量写作的职业。另外,年长的作者可能会面临内心动力和自身精力的变化。作者可能会因为写作障碍而选择放弃,但原因也可能是缺乏写作所需的持续性认知努力。当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被问到他是否曾留恋写作时,他回答说:
“到了这个时候(大约77岁),我已不再拥有以往那样的精神活力、语言力量及健康状况了,无法再支撑像小说这样需要投入持久而大规模的创造性工作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永远硕果累累。”
Philip Roth,1933—2018
小说胜于事实
节选自 第六章 《关于写作的那些事》
小说是我们透过谎言来说明真相。
——法国小说家阿尔贝·加缪
(Albert Camus,1913—1960)
好小说的职责在于使不安的人得到安慰,使舒服的人感到不安。
——美国小说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David Foster Wallace,1962—2008)
没有人会否认阅读的益处,毕竟,它是人们了解这个世界最好的方式之一。我们通过书面文字获得的信息量绝对是巨大的。不仅如此,某些特定类型的阅读可能会带来更多心理益处,它让人受益的程度远超了解历史知识或当日新闻所带来的好处。具体而言,阅读虚构作品也许会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乍一看,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牵强。相比对事件或思想的非虚构描述,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如何能告诉我们更伟大的真理呢?虚构作品的特别就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通过解读虚构的人物,人们对他人的观点有了更好的理解,进而使阅读虚构作品的人更具有社会洞察力。有人认为,阅读小说会增加我们对他人的同理心。
此外,阅读虚构作品还可以增强心理学家所说的心智能力(theory of mind,简称ToM),这是指一个人理解他人的意图、信念和需求的能力。通过精神上接触虚构作品中具有复杂动机和行为的人物,我们可以磨炼从不同于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的能力。
为了研究阅读虚构作品所能够带来的益处,研究人员必须找到量化这些概念的方法。要衡量同理心和心智能力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几种测试来完成,但要确定一个人读过多少虚构作品却可能是棘手的。直接询问人们的阅读习惯是有问题的,因为社会期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能会影响答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博览群书的。因此,研究阅读的心理学家创造了一种“阅读量”的测试方法。该方法要求参与者从一个包含非作家名字的列表中挑选出虚构类和非虚构类创作者的名字。数项研究已经发现,同理心、心智能力和“阅读量”之间存在正关联。心理学家迈卡·芒珀(Micah Mumper)和理查德·杰瑞格(Richard Gerrig)最近对这些研究进行了再次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尽管这种联系的影响并不大。这些发现也与扎齐·托德(Zazie Todd)的研究一致,他招募参与者来阅读小说,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共同的主题是表达对小说人物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如果长期接触书面文字对更全面的认知和社交有可衡量的影响,那么我们也许会期待看到阅读的其他具体优势,结果也确实如我们所想。当受试者在三周内阅读完一部历史类虚构作品时,研究人员观察到了受试者大脑连接的变化。在研究期间以及阅读结束后的几天内,这种有益的短期变化依然存在。
- Joey Guidone -
心理学家连美青(Mei-Ching Lien)和她的同事们对比了大学生和一群60~ 70岁老年人的字词辨识能力。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在识别单词时,同时对相互竞争的视觉和听觉任务作出回应。我们知道,一次做两件事通常需要额外的认知资源,而这对于老年人而言可能是个问题。但是,在这项研究中,老年受试者在竞争任务上比年轻受试者完成得好。研究人员认为,长期接触书面文字可能会降低获取记忆中的单词所需的认知资源消耗,而对大学生而言,这可能是他们尚未获得的一种能力。其他研究人员还发现,老年人阅读纸质书还有其他好处,例如减少阅读时工作记忆的限制。这些都是重要的发现,因为它表明成为一个读书成癖的人可以弥补其他认知过程的衰退。因此,显而易见,阅读虚构作品可以在多个方面使成年人受益。
令人惊讶的是,阅读虚构作品还与长寿有关。由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发起的一项大规模研究表明,与没有阅读习惯的人相比,爱读书的人拥有23 个月的相对“生存优势”。换句话说,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其死亡率在12年内降低了 20%。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的结果只是说爱读书与长寿有相关性,两者并不是因果关系,毕竟研究人员不能将人们一次性地分为阅读者和非阅读者两种极端情况。因此,我们无法区分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设:更多的阅读带来更长的寿命,还是更长的寿命允许我们进行更多的阅读。此外,尽管研究人员控制了许多潜在的变量,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及经济状况,阅读的正面效应依然存在,而其他许多因素无疑与这种相关性有关。这种有益的效果主要由阅读书籍促发,而不是报纸杂志。由于大多数读者都读虚构作品,这与前面提到的其他优点又关联了起来。这项研究表明,每天只要花30分钟在读书上就会有所受益。与阅读期刊相比,阅读书籍所需更多的认知参与到其中,这可能是长寿现象的缘由所在。
《变化的头脑:语言如何延缓衰老》
[美] 罗杰·克鲁兹、理查德·罗伯茨 著
黄立鹤 译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
点击上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衰老如何影响个体的交际能力?锻炼语言能力,如何能有益于大脑健康和延长寿命?我们都会衰老,也要和老年人打交道,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既有趣又有料的书。
神经现实第47期赠书来啦!请在本推文下留言,说说你对书中内容的读后感受或者聊聊你对老年、头脑和语言的感受,我们将从留言中随机抽取两名神友,各送上一本《变化的头脑》!活动截止时间为2022年07月23日(周六)20:00。
PS:在以往活动中得到过赠书的神友们,请把机会让给别的神友,因此同一姓名与手机号只能获得一次赠书。参与活动的神友也请密切关注抽奖情况,也请获得赠书通知的神友根据提示添加神经现实bot微信,告知您的昵称、电话、收货地址!受奖品寄送安排限制,获奖后一周内不联系我们,只能视为自动放弃奖品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