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大邑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组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组开展第九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工作,对龙宇白酒等2项酒类传统酿造技艺和郭氏肥肠血旺等5项美食类传统制作技艺进行评审,顺利通过了7个非遗项目。
近年来,大邑县紧密结合“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建设和“文旅兴县”文旅产业发展形势需要,进一步做好非遗传承发展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国家非遗法规政策,探索非遗评审机制,充实非遗专家队伍,推动非遗评审规范化。
据悉,该局在聘请省、市一名非遗专家作为高级顾问的同时,结合酿酒、美食非遗项目多的实际,专门聘请了当地的国家级酿酒专家、美食餐饮业专家充实专家评审组,体现专家团队的知识性、专业性、权威性。通过进一步规模完善评审程序,抽签决定参评项目评审先后,采用现场拆封申报材料、观看申报视频、审查申报材料、专家提问、现场答辩和打分综合评审等程序,全程摄像和新闻媒体监督,而且实施评审结果政府官网公示,充分体现评审工作的公正、客观和严肃性、科学化。
在当天评审现场的答辩环节,专家组评审郭氏肥肠血旺传统制作技艺项目时,提问:“企业有非遗保护专职队伍吗?”作为项目申报负责人郭氏肥肠血旺第六代传人郑锦涛,如实回答了企业的非遗保护组长、副组长、成员的姓名、职务和组织分工。专家组紧接着又提问:“项目的传承方式以及主要价值有哪些?”郑锦涛简要回答:“项目传承主要是家族传承。项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四个方面的价值……”当天,7个项目评审全部按照规定程序实施,整个评审现场严肃认真,评审公正客观。
据了解,目前为止大邑已拥有西岭山歌、川西传统婚俗、成都牛儿灯、王泗风筝、大邑狮灯、新场庙会、唐场豆腐乳制作技艺等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级8项、县级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市、县三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近20人。大邑的非遗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规模数量走在了全市区县前列,规范完善的非遗评审工作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好评。(张俊华 大邑县非遗办供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