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回顾一生时,说过一番特别有争议的话:
“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走的这一条路?
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我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大师这是在后悔自己的一生?还是在鼓励每个人都自私一点?甚至有人解读,说这是大师在变着法得表扬自己:我这一生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这种说法自然也遭到很多人反驳,因为人生达到如先生一般的境界,还需要通过这样浅薄的方式为自己贴标签吗?
那么,大师为什么要说这番话?他是说给自己,还是在说给众人?
有个企业面试时,面试官让应聘者在6秒钟之内,不假思索地用5个形容词形容一下自己。结果,大多数人说出来的词语都是诸如乐观、善良、有责任心等褒义的词语。
从人性的角度看,大部分人是不了解自己的,准确地说,是自视过高的。
从品行的角度看,什么叫好?什么叫坏?只替自己着想、只考虑个人利益,就是坏吗?难道凡事只考虑他人而总忽视自己、以及忽视自己的家人,这就是好吗?
眼见不一定为实;善良的发心,未必一定能结出善的果。
脸皮厚一点,拒绝诸多无谓的打扰,偷得浮生半日闲,又有什么毛病呢?
生而为人,就有弱点。不会因为承认它才存在,不承认就不存在。
人往往对他人各种苛责,而对自己更加宽容。
假设一个人自身的客观得分原本只有50分,由于“自视过高”,自我感觉可能是75分;在人际交往中,基于自我感觉的良好,推己及人,通常会用80分的标准要求他人;而哪怕这位“他人”的表现是90分,但是,在这位评价者的眼中可能最多也就60分。
基于对人性清醒认知的前提而做出的判断,是智慧的;
基于有“自知之明”而做出的人生选择,不活在他人的评价中,是勇敢的。
那些被层层包装的口头禅,如:“我不图什么”,“不是钱的事”,“都是为了你”......,若不是有意识地撒谎,那恐怕就是在日常中习惯了塑造高尚无私的自我形象,一直误以为是真的。
真相是:越强调什么,越缺失什么。越强调不是什么,就生怕别人看穿什么。
装,其实很累。
季羡林先生一生研究国学,研究人性,最后以自身为榜样,坦陈“我尽管有不少的私心杂念,但是总起来看,我考虑别人的利益还是多于一半的”;“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这样一个自命为好人的人,直到今天,仍然是忙忙碌碌,有时候整天连轴转,‘为他人做嫁衣裳’,而且退休无日,路穷有期,可叹亦复可笑!’”。
所以,他老人家在人生之旅快到终点之时,感慨万端,说出希望下辈子脸皮厚一点、心黑一点、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自知之明少一点。
这是对自我人生客观的、现实的总结,是抛却一切标签的生而为人的最本真的期望。
没有谁是绝对的纯粹的、高尚的、脱离低级趣味的。下辈子很远,这一生,活得真实,没有对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