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2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前一天,正值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云南不少地方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民族节日"火把节"。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中进士,雍正十一年(1733)出任云南督学的浙江归安人吴应枚,写下一组30首歌咏云南风土人情的《滇南杂咏》,其中一首写道:
剁生盘冷佐椒馨,佳节星回味荐腥。
醉爇松明照田畔,要凭炎火逐蝗螟。
这首竹枝词体的风俗诗,一二句说星回节的应节食品,三四句写星回节的活动追求。吴应枚自注说:"六月廿四日为星回节,切生猪肉杂椒姜食之。燃炬以多为胜,携照田塍,云可避虫。"云南石屏许印芳在所写的《星回节考》中解释∶"滇中士大夫谓六月廿四日为星回节,取‘星回于天’之义,考之民俗,是日但称火把节耳。"因届时都要"斫松为燎,高丈余。入夜,争燃之。村落用以照田,以炬之明暗占岁丰歉"。
当代文史专家李孝友在《滇海联吟诗笺》中,说到了云南民族地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星回节"的起源,"在滇池地区认为是纪念汉代曼阿娜的夫人阿南,在大理则认为是追思邓赕诏宁北妃慈善",并引用一首佚名的《竹枝词》:
斫松为炬以照田,来年丰歉看明暗。
滇南为祭汉阿南,苍洱追思唐慈善。
其实作为一种崇火的节庆活动,"星回节"的起源可以上溯至远古。元代以前,中原诗家文人,包括生长于邻近四川者,很少履足云南,因而元代以前的诗文中,写云南的并不多,直接写云南节候的更少。以星回节来说,收入《全唐诗》的《星回节游避风台与清平官赋》,已经是中唐时期的作品,而且还是由云南本土的南诏王寻阁劝(骠信)所写。明清时期,大批文人名士为官云南,云南奇异的风土人情,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激发了诗情。不少文士墨客,就曾以最宜于记述地方风物的竹枝词,吟咏云南的特殊节日星回节(火把节)。
明正德年间的吕及园,写有一组22首的《滇南竹枝词》,吟唱云南的天时、地利、民家妇、夷人、三教堂、物产、工作、花卉、果品、畜产、元旦、上元、二月二、三月三、端午、五月十三、六月二十四日、中秋、重九、十月朝、除夕。其中的《六月二十四日》写道:
剁生生食血腥和,节重星回火炬多。
糁入松香起烟焰,乱红烧遍万山河。
也是从火把节的应节食品剁生说起,说到燃火把者为了让火焰更旺,洒入松香颗粒,喷射的火光,映红了田野山河。清代余云焕的《泸沽竹枝词》,则感叹星回节杀羊宰牛、歌舞欢庆的热闹场景,如除夕夜一样:
家家门外火光燃,椎髻簪花舞绣筵。
刲羊宰牛饮美酒,鼓吹笙箫夜似年。
朱庆萱的《晋宁竹枝词》,呈现了荷花飘香黄昏后,火把节的鼓乐欢闹:
凭吊松明认劫灰,星回时节藕花开。
门前鼓乐黄昏后,夺得娘娘火把回。
延续千年的节日,其功能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吴应枚的《滇南杂咏》中,另一首有关火把节的诗,就说到了边疆各族民众欢度火把节的另一个功能:
列炬光回学海澄,焕文燎火证元灯。
藜蒿寨是芙蓉镜,不用扶鸾事可凭。
吴应枚自己作注说:"临安府学泮池深广,名学海,面焕文山。山顶藜蒿寨,夷人所居。每当大比,于六月星回节视池中火影,卜乡荐多寡,历科不爽。"明清时期的临安府,是云南科举最为兴盛的地区之一,每年榜上有名的人,据说占到云南全省的一半,有"临半榜"之称。崇文重教的风气,遍及临安城乡,连高居焕文山顶的夷人山寨,其星回节的火影明暗,竟与科考上榜多数的多少相关。在滇西,也有大理人李照在《星回节观炬竹枝词》写道∶
向晚村村燃火把,坟庐园亩照通红。
年来玉局峰头寺,可有神光出夜中。
诗中所写,也是士子借这天的火把,祈愿、预测科考顺利与榜上有名。看来,田地丰产、风调雨顺和耕读传家、诗书继世,明清时期就已成为各族民众的共同心愿。
云南网记者 耿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