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Wanx Lanfgar yif
粉蓝衣裳蓝茵茵,羊皮领褂白生生。阿老表你要来呢噶,阿表妹你要来呢噶,上好的美酒你要喝呢噶……
——楚雄彝族酒歌《粉蓝衣裳蓝茵茵》
一首酒歌居然以描绘称赞服饰作为开头,足以见得彝族人民对于自身民族服饰的喜爱之情。可以想象得到,彝族青年男女在交往时穿着鲜艳的粉蓝衣裳和崭新的羊皮领挂,在欢声笑语中互和酒歌,那是一幅多么热烈、美好的图景。
上一篇《》为大家介绍了彝语中部方言罗罗颇土语分布中心地带的彝族服饰,包括楚雄市、南华县、牟定县、姚安县等地。由于罗罗颇土语的彝族服饰类型较多,用一篇文章介绍起来篇幅过长,所以这一篇继续为大家介绍罗罗颇土语分布边缘的彝族服饰。
罗罗颇土语的东部边缘
中部方言彝族在楚雄州内主要分布在楚雄州西部的几个县市,少量分布于楚雄州东部的武禄元(武定、禄丰、元谋)三县,其中以武定县的白彝和密岔(自称为“罗罗颇”和“密切颇”,语言均属于彝语中部方言罗罗颇土语)两个支系的服饰最具代表性。
△ 节日庆典中的武定白彝妇女
武定白彝
武定白彝主要分布在武定县的猫街、高桥等乡镇,是武定县人口第二多的彝族支系。
服饰形制较为简单,妇女头戴镶有银花、银老者等银饰的绣花鱼尾帽,鱼尾上一般用红蓝等色的毛线绒球装饰,鱼尾帽下压一块阴丹蓝布,一些心灵手巧的妇女还在蓝布的两端绣上一朵小花,并用绒线装饰;身穿粉红色系的长袖上衣,衣领、肩托和袖口用绣花图案和花边装饰;围腰有平头围腰和尖头围腰两种款式,其中尖头围腰还要用银链、银镶做成围腰链,穿着时挂在脖子上,两款围腰上均有挑花刺绣图案,围腰飘带上也有绣花,许多妇女还会用流苏、串珠等装饰围腰;下着长裤,膝盖以下至裤脚处都有绣花图案装饰。
△ 盛装的武定白彝妇女,穿着艳丽的“粉蓝衣裳”。
△ 武定白彝特色的鱼尾帽,绣有精美的山茶花图案。
△ 过去妇女多留长发,所以佩戴头饰时还要梳一根长辫盘在头上,将鱼尾帽固定住。
△ 肩托上的刺绣山茶花图案和单结盘条绣
△ 围腰上的十字挑花,有菱形花、中国结等图案
△ 与大部分楚雄彝族支系不同,武定白彝围腰飘带尖尖上的蝴蝶图案是用平绣绣法。
武定彝族密岔支系
武定彝族密岔支系的服饰与白彝大致相同,但由于分布村落与汉族聚居区更接近,早期服饰更偏向汉族,穿无绣花纯色上衣,系白布底绣花围腰或纯黑色围腰,有的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完全着汉装或时装。
八十年代后服饰又与白彝或周围其他民族(如傈僳族)相趋同,开始用平绣、挑花图案装饰肩托、袖口、衣襟和裤脚,戴绣花鱼尾帽与阴丹蓝布,绣花图案也与白彝的类似,但在服饰形制上也保留了一些自身的特色。
△ 武定彝族密岔人的老照片,衣服和围腰款式都与当地汉族十分接近。
△ 八十年代后的密岔人服饰,衣服配色变得鲜艳了许多。
△ 有的密岔女性还要在长袖上衣外面套一件传统的黑色无袖领褂
△ 武定彝族密岔女性的鱼尾帽,与白彝一样,用精美的绣花图案和银链、银花装饰。
△ 武定彝族密岔人聚居的山居村的鱼尾帽,形制与武定老木坝傈僳族的相似,不确定是受傈僳族影响,还是老木坝的傈僳族女性嫁到当地。
说完了中部方言罗罗颇土语的东部边缘,现在再来聊聊西部边缘。
罗罗颇土语的西部边缘
在云南的大理州有一个名叫祥云的县,祥云县最早叫云南县,与云南省同名,因此又有“小云南”之称。祥云县与楚雄州相邻,因此其境内也有不少中部方言彝族分布,其中大部分分布于两县交界处,如祥云县的东山彝族乡,就与姚安县左门乡的彝族为同一支系,服饰也为同一款式。
祥云东山彝族
△ 齐聚舞蹈的祥云东山彝族姑娘
这一支彝族擅长跳葫芦笙舞,在节日聚会时女性会穿上艳丽的服饰聚集舞蹈。她们的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绣花包头,硕大且绣工精致、花样繁多,主要是山茶及马樱花;身穿长袖斜襟上衣,在衣襟、肩托、袖口等处用平绣、贴布、盘线等绣花图案装饰,包括云纹、花朵、单结、双结等;围腰有平头和尖头两种,平头围腰与姚安马游的相似,尖头的下半部分也与姚安马游的相似,上半部分围腰头为呈圆弧“几”字形,一般用一道绣花图案和一道花边装饰,围腰飘带上也有精美的平绣和贴布绣花图案;裤子上无绣花或用少量花边或盘线装饰。
△ 姚安左门彝族包头,在包头帕上用花边围成几块几何图形,在中间用玫红色系丝线绣花,绣工精湛。
△ 姚安左门和大理东山的平头和尖头围腰,与姚安马游的形制类似,但绣花图案有自身特色。
△ 结构比较精巧的两套姚安左门彝族服饰,当地彝族女性巧用盘线、花边为服饰增添了与众不同的结构。
△ 祥云东山彝族服饰,随着时代变化,这一带的服饰上绣花图案越来越多,一些妇女还会交叠围平头和尖头两块围腰,显得更加隆重华丽。
祥云县彝族能歌善舞,东山有葫芦笙舞,普淜还有天峰山歌会。在天峰山歌会这一日除了当地的彝族人民,周围县市的彝族、汉族等民族的人民也会来参与,热闹非凡。
祥云普淜彝族
也就是在祥云县普淜镇与南华县一街乡这一带还有另外一种彝族服饰,这种款式的彝族服饰刺绣更加复杂,配色更加艳丽,十分符合天峰山歌会的热烈气氛。
△ 天峰山歌会上欢乐歌舞的彝族人民
这种款式的彝族服饰最大的特点在于用精美的打籽绣图案和亮片装饰头饰、围腰等处,辅以布条、花边等装饰衣襟、袖口、围腰。随着时代的变迁,还发展出了平绣、挑花等绣法来装饰上衣、围腰、裤腿、裤脚等处。
这款服饰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围腰,从围腰上的图案也能反映出时代的变化。这种围腰的围腰头也是“几”字形,传统的做法是在围腰头上绣一道打籽绣图案,贴两片叠在一起的打籽绣绣片,绣片下端呈花瓣形;围腰中心有一块长方形的打籽绣绣片,两侧有两个贴布绣的卷云纹,下端要拼一块与围腰主色颜色不同的布;围腰上还要用布条、花边拼接、盘出花纹进行点缀勾勒。
△ 年代较为久远的祥云普淜彝族服饰,绣花较少,多以布条、花边进行装饰。
△ 九十年代的祥云普淜彝族服饰,逐渐变得花哨,但整体形制变化不大。
△ 有的围腰变化较大,贴布绣卷云纹和围腰中心的打籽绣图案用平绣的山茶花图案代替。
△ 现在的普淜彝族女性盛装时还会戴牟定左脚舞标配装的头饰,
有的全身用平绣图案装饰,有的甚至围腰形制都发生了极大改变,与楚雄彝族的趋同。
祥云七宣彝族
祥云县禾甸镇与东山彝族乡交界处这一片区域内的彝族服饰与祥云县普淜镇和南华县一街乡这一带的相似,但也有自身的特色。这一片区域内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叫哑巴节,主要是禾甸镇七宣村和东山乡妙姑村两地在过,其中以七宣村哑巴节最为隆重。
在这个节日里当地彝族人民要穿上盛装举行祭祀、祈福活动,由于其特殊的民俗风情,哑巴节也吸引着周围的各族人民和许多外地游客前往,形成了一年一度的盛会。
△七宣村哑巴节中盛装的彝族女性,祭祀表演时脸上涂抹的油彩为这一民俗节日又增添了一分神秘色彩。
与普淜传统的彝族服饰一样,七宣彝族女性头戴无顶绣花帽,后有两根飘带。身穿用多道花边装饰的长袖上衣,围绣花围腰。
她们的围腰也与普淜彝族的相似,围腰头呈“几”字形,有一道绣花和两片交叠的绣片,与普淜彝族不同的是,七宣彝族喜用平绣绣花图案作装饰,两片绣片的底部是平的,而且围腰下半部分没有过多的绣花图案,仅用花边和布条装饰。
下着长裤,膝盖以下裤腿至裤脚处用花边装饰。整体相较于普淜彝族更加素净,而且配色变化不大,以蓝色、绿色、黑色为主。
△ 祥云七宣彝族传统服饰,服饰整体色彩偏淡,十分素雅。
△ 七宣彝族的无顶绣花帽前部微凸,凸出部分还有多瓣数的绣花图案,与楚雄彝族小鸡冠帽有点像。
△ 如今的七宣彝族服饰配色鲜艳了许多,但相较于普淜来说变化不算大。
从这两篇文章的介绍可以发现,讲彝语中部方言罗罗颇土语的彝族支系虽然分布比较集中,但是服饰款式较多,相似款式也有细微差别,因此要用两篇文章的篇幅才能大致介绍完。
楚雄州彝族文化丰富多彩,每个县都有独特的彝族文化,但由于笔者老家位于楚雄州最东部的武定县,所以对主要分布于楚雄州中西部,及相邻的大理州祥云县的罗罗颇土语彝族服饰不太了解,如有错漏,欢迎大家补充和批评指正!
※ “围读服饰史”栏目为征稿作品,作者请见文中标注,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作者;
感谢阅读,喜欢请记得分享哦^_^
* 作者的其他文章 *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 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作者 ]
如果喜欢 ❤ 记得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