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22日讯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挖掘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立足当前名人故居实际,全力推进赵太侔故居对外开放,青岛市市南区政府联合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策划推出青岛往事之名人名城主题展览(以下称“展览”),于7月21日正式启动,为期一个月。
本次展览围绕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文化印记,以国立山东大学的创办和中国现代海洋科学的发源作为两大线索,分为教育名家、文化名人、科研名人三大板块,展示讲述了蔡元培、杨振声、赵太侔、老舍、王统照、束星北等15位名人寓居青岛文化名人的生平史迹,凸显其与青岛的文化关系,整合相关文化主题与文化现象,传承和彰显名人文化、进一步提升城市人文环境。
展览开幕仪式上,邀请文史学者、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刘宜庆老师讲述了《山大与他的故人们》。刘宜庆老师以丰富的史实、风趣的语言,讲述赵太侔两次担任山大校长的经历,以及在青岛的往事。讲座中还原山大在青岛的黄金时代,分析对当下深远的影响,梳理山大留在青岛的文化资源与海洋科学渊源;同时勾勒出大师云集的时代镜像,呈现大师在青岛的人生选择、隐秘史实和历史逻辑。
1994年,青岛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1891年建制以来,青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显现了独特的历史地位,“德占胶澳”、“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与青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30年代,国立山东大学落成青岛,一时间国内众多文学泰斗云集青岛,风流人物灿若星河,点亮青岛文学史的璀璨长空。闻一多、老舍、梁实秋、沈从文等诸多文学巨擎执教山大驻足青岛,成为他们一生中不可抹灭的人生印记。青岛作为中国现代海洋科学发祥地,1930年由蔡元培等人倡导在青岛创设中国海洋研究所并先行建设水族馆,1932年亚洲第一座水族馆诞生,此后中国海滨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纷纷于汇泉湾畔启幕,青岛成为中国海洋科研事业的领航者。由此,青岛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名人及海洋科技名人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市南区作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是中国近现代优秀建筑和名人故居分布最为集中的城区之一。《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年)》公布的60处名人故居中的58处分布在市南区。福山路、福山支路、鱼山路、黄县路、大学路、观象山路……这一条条承载光阴流转的老路“往事知多少”。而这些老街深巷中的名人故居连缀起来便构成一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如今,这些文化故人住过的老屋,走过的街区,虽然在岁月的磨蚀中渐渐残损、褪色,但仍散发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文化气息,彰显着青岛这座山海一色海滨城市无穷的文化魅力。
2022年市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力推进文脉传承与创新,打造历史文化保护区”。为落实区政府工作要求,我们致力于名人故居文化群建设,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探索赵太侔故居保护利用的新模式,构建集“主题展览+沉浸式戏剧互动+戏剧空间”相融合的名人文化空间,推动名人故居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历史文化名人及其文化“活”,保护和利用好名人故居,更好地彰显其历史文化价值,发挥现代价值,成为以文化名人为主题的城市文化对话与交流平台。
赵太侔故居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龙江路7号,信号山南麓。这是一座地道的乡村别墅,建于20世纪20年代。砖木结构,地上二层,有阁楼,花岗石砌基,黄色水刷墙,四面坡结合人字坡屋顶,覆红色板瓦,上开方形老虎窗。平面呈不规则布局,立面富于高低错落的变化,以东南角一座方尖塔为中心构图,建筑师通过这样一座塔楼来实现其设计思想,看上去它有着古朴而超逸的面目,阁楼层墙体嵌有半木构装饰线,以一个攒尖式塔顶给出了建筑的制高点,使屋宇显得挺拔高峻,就此形成了一个醒目的审美中心。主入口设于西面,以蘑菇石砌出门楼,开有一扇小圆窗,上耸起一面同样以半木构装饰的三角山墙,表征乡村别墅的艺术韵味,这一点也通过乱石垒砌的庭院围墙得到验证,面街一座石砌券门,券顶完全靠石块间的巧妙拼合而成,无外力承托而取得了平衡,稳固中透出自然旨趣和手工风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