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训,1958年8月生于江苏东台,号水夫、野石、斋名听风阁、敬三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秘书长,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作品参加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个人美术创作项目。
一家之言
太多人士常问起一个同样的话题:
你怎么什么都画,
而且都……?
我秉着一笑而过,
真的没当回事。
只是此话题好象有点难断,
时以日长总得有个了结。
当我也正经的思考时,
一本糊涂账,
茫然得很。
画画就是画画不曾彼此过,
由小时就意识到国画本来就是一家,
或者说画种形式不同但画理就是一个。
十几岁时,
人家结婚时兴“滴水床”、“宁波床”,
一般上面留有九幅放书画的框格子,
画人物感到怪怪的,
基本以山水花鸟为主,
亦或写些字,
画得挺多的,
因为那时都是白画,
但可以饱腹一餐,
还有吃了腰不疼的喜糖。
我们儿时富裕的家庭并不多,
也就养成了暑寒假做小工的习惯,
为家中多少赚点补贴费。
其中,
电影院、大会堂、人民剧场等公共场所大门口都会画一些大幅油画,
如宣传画和主席像等等,
用竹子搭成几米高的架子,
站在上面画画,
深深地感到无比的快活。
还有,
那时地方文化馆层层级级搞展览,
基本每次画种不同,
也就跟着审时度势了,
不管画什么都很带劲。
当然,
小时因家父有些画册字贴等书,
看多了就逐渐喜欢上石涛和任伯年,
他俩都很全面,
只是才足早亡。
还有陈洪绶,
其实他的诗更棒,
巧的是这三位都只在世五十几载,
可惜了。
更怪的是,
学画画凡学这三位的,
只要悟性好基本上都能走出来,
至于走多远这就看自身的审美品质了。
八大山人吴昌硕等也不错,
只是当你进去了基本上也就完结了,
这是一个人对画审美度的意识问题,
有些只能意会。
回过来看自己,
也就是一个书画爱好者。
为了回答对画种分割门类的提问,
不妨打个比方:如你的住家样,
有房间客厅厨房厕所,
你会有彼此专一地只要某一个吗?
如只要厕所或房间,
冷静的想一想,
是扯淡还是笑话。
那画画又何要有分科呢……
这只是我的个人陋见,
加上一直以来的画画习惯,
喜欢不断地清空自己已有的东西,
感知些新的东西才觉得好玩。
家训壬寅之夏于一了堂
创作随笔
真热,
出门太热还不好停车,
可关门造车感到多余,
太没意思,
无奈之下只好造山了。
越大越遮阳、越深越风凉,
于是乎,
一段美丽的跋涉历程开造了。
纵观天下,
谁家都有山,
山山有不同,
看我脚上适度,
到底能否踩出别样之风采。
笔由心生、点划交错;
以线带面造型互助、
高低倾端有无之间倒是擦出超越的美意;
手上力度,
润策出恰到好处的湾道溪声;
田埂烟火山高水长,
瀑布泻意聚散成音;
萌荫片片散发出阵阵凉爽,
亦有小桥细流、风帆往返如愿。
好生自在,
涂得快活。
不禁自嘘一番:
一方水土意万重,
大山深时无幻梦。
四季如新皆风彩,
淡然人事悠然浓。
看山听水自成音,
醉了心境无潮涌。
有道简约少名利,
我故我在云烟中。
《020艺术观察》常年作品征稿
1、投稿内容:作者姓名、联系电话、作者生活或工作照片、简历。艺术评论或自述。作品20幅左右,请标注作品名称、作品尺寸和创作年代。
2、投稿要求:画种、题材不限,手稿、写生、创作均可。
3、作品电子格式为JPG,大小在10MB以内,打包成压缩文件发送至邮箱:517172580@qq.com。
4、我们不赞成一稿多投。本次活动只收取一定支持性费用。
5、为了便于快速联系,投稿人可加编辑微信:1501406681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