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演化、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高原人群的起源和演化……记者从科技部、中科院21日在昆明召开的第二次青藏科考学术交流会议上获悉,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与生物多样性科考在诸多方面取得新突破。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邓涛在会议上介绍,“第二次青藏科考的新发现,将高山栎的起源时间向前推了近2000万年,证明其在3400万年前已出现于青藏高原东部。”此后,高山栎沿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向西扩散,而其向东和东南方向的扩散在横断山地区形成优势种群,这充分证明青藏高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研究员杨永平说,第二次青藏科考发现,青藏高原气候持续“暖湿化”加剧了冻土面积萎缩,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和部分生物栖息地退化,但生态系统格局总体稳定、质量总体提升、功能有所提升,“自然保护地对于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围绕人类如何定居和适应高原极端环境,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孔庆鹏介绍,从考古和遗传学视角下的研究发现,古人类在19万至16万年前已在青藏高原活动;现代智人则至少在4万至3万年前踏足高原,并于3600年前在农业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实现大规模永久定居。“在人类定居高原的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表达、结构变异等在高原生理适应中起到重要作用。”他说。
与会专家还围绕“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微生物驱动二氧化碳排放的机制”“青藏高原隆升与植物多样性进化”“青藏高原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进化”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科考队员代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施鹏说:“生物多样性保护要逐渐标准化、精细化、数字化,‘智慧科考’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记者 王明玉)
来源: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