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有人问,趁着暑假,如何带孩子深度阅读一本书?
孩子的年龄不同,加上每个人对于“深度阅读”的理解不同,采取的方式也会不太一样。
大多数人会注重到对文本的解读。想起曾经在书城看到的一幕:一位妈妈在给5、6岁的儿子,讲完一本绘本之后,开始提问。问孩子,书中讲了什么,故事讲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原本乐呵呵听着故事的男孩,在听到妈妈一连串的问题后,脸上的笑容凝固,变得一声不吭。
随着孩子的一声不吭,原本和颜悦色的妈妈,音量逐渐变大,到最后开始训斥孩子。这位妈妈的初衷,算是“带孩子深度阅读”的一种方式吧?可是,如果家长跟孩子一本正经地讨论文本,孩子的阅读乐趣会少了很多,甚至会对阅读产生厌恶的情绪。
我不太会和孩子纯粹地聊文本,与其说“带孩子深度阅读一本书”,个人更倾向于和孩子“相互交流,产生思想碰撞”的说法。交流的过程,既能体会到分享的乐趣,也能加深对阅读的理解。
分享下我家孩子的阅读过程。一般在孩子阅读后,我们会有两部分的交流。
- 倾听
- 多角度阅读
比如,我家孩子(五升六),最近在读四大名著。她看完《三国演义》后,和我聊书中喜欢的人物。她还给自己喜欢的人物排了序,在她分享的时候,我会多问一句“为什么”。
“为什么这个人物会是你最喜欢的?”孩子对自己喜欢的理由,会说出个大概。这个时候,我主要的角色是倾听者。
如果孩子愿意,再写一点读书笔记那是最好的。如何写读书笔记?方式随意。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写一张读书笔记,对于吃透一本书很有帮助。
多角度阅读,相对来说随意一些。一般是我在看到相关书籍里,比较好的内容时,会分享给孩子阅读。比如最近在看的《西南联大通识课》,其中的《西南联大文学课》这册里,“浦江清讲明清文学”部分,有介绍《三国演义》。就将这部分内容,顺便拿给孩子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三国演义》。
又比如,看《董梅红楼梦讲义》,对理解《红楼梦》会很有帮助。《董梅红楼梦讲义》,既有从整体上把握《红楼梦》的阅读框架,也有多角度对《红楼梦》的解读。不管是孩子准备阅读《红楼梦》之前,还是阅读的过程中,抑或是阅读后,旁边备一本《董梅红楼梦讲义》,都能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
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会带有片面性。当我们给孩子过多解读的时候,会不会影响了孩子的理解?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说:“事实上,关于阅读,一个人能给另一个人的唯一建议就是不要去听取建议,而是要跟随自己的直觉,通过自己的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
想让孩子深度阅读一本书,我的策略,更多的是提供多种角度,让孩子去感受。
祝阅读愉快。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