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开国皇帝,他是唯一一位农民起义成功了的皇帝,他也是明朝最勤勉的皇帝,最为老百姓着想的皇帝,同时,他也是在位期间杀官吏杀的最多的一位皇帝,他也是暴政的代表。
从明朝初期的刑法中不难看出,朱元璋颇具法家思想,并且他也是一个严格的执行者。
据了解,朱元璋在位31年,超过有15万官员被杀死,几乎每一年都有5000多官员要被处决。
这是什么概念,明朝的科举考试每年来参考的大约在几千到一万左右,明朝初期录取率为10%,也就是说明朝每一年的官员替补大约也就1000人左右。
朱元璋
这就造成了一个这样有趣的现象,有罪的官员审理有罪的官员,审理结束之后,继续回到大牢里,等着其他官员审判。
可见,朱元璋在位时期真的很重典治吏,但是,在对后代的教育中,朱元璋曾提出刑自当轻这样的想法。
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了解原因之前,我们还要先了解一下朱元璋的重典治吏实施情况与为什么实施重典治吏这样的措施。
朱元璋剧照
明太祖时的暴政
在朱元璋在位时期一共发生三次比较大的政治官吏事件,分别是空印案、表笺之祸、屠戮功臣。
拿空印案举例,在洪武九年,每年地方官吏都要统计自己地方的钱粮等数据,合计完之后记录在册子里,在经过地方政府盖章后,当地的官员要带着这个册子去京城里到户部去核对。
有一点儿没有对上,就又得回到地方重新填写数据,重新盖章。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交通没有现在这么便利,也没有互联网可以这边输入数据那边就可以看到。
空印案
所以,这些地方京城近还能好一些,离京城远一些一来一回就要好几个月,一年一共十二个月,两个来回就没了。
有时候并不是真的有官吏贪污了这些钱粮,而是清查出了错误,而且更多的情况是地方往中央报的时候是一个数据,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就是另外一个数据了,地方官员就是拿着另外的数据去到中央,这也导致数据的出入。
长此以往,地方官吏往往会投机取巧,先盖上章,拿着一个空册子去到京城,看户部那边是什么数据,直接在空册子上填写一样的数据,这样就避免了来回空跑的情况。
空册子
在元朝时期就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大家都默许了这种做法,改朝换代之后,官员仍然以为默许这样的行为存在。
于是,就是发生了这样的情况,满朝的文武官员几乎都知道这件事的存在,只有朱元璋一个人不知道。
所以,当朱元璋知道这件事之后,非常生气,他认为空印无疑是给贪污开了方便之门。于是,朱元璋下令处死主印官,就连上书求情的人也一律受到连坐。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在该案件中,朱元璋处死了七、八万涉案官吏。
除了这三个大规模处死官员的案件外,朱元璋也非常痛恨贪污,有着非常严格的惩罚贪官的法条,而且也处罚了不少的贪官污吏,并且还用了不少的酷刑,如“稻草人”,来警告其他官员。
朱元璋剧照
从朱元璋的生平,不难发现他非常重视法律,他在组织朝廷官员修订了《大明律》后,又发布了一系列的相应法律,并把这些法规发放给了官员。
并且派专人对官员进行培训普法,他也多次告诫官吏要遵守法律,在有人违法之后,他也杀鸡儆猴,让官吏参观违规的官员行刑过程,以起到威慑的作用。
《大明律》的制定参考了汉朝、唐朝、宋朝等之前朝代的刑罚律典,吸收了之前法规以及各家经典的优秀之处,制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
并且在制定的法规中明确且详细地规定了不同罪状对应的不同刑罚。
《大明律》
整个明朝的法律都在廉政方面做出了大量的规定,涵盖了官员能实行的大部分犯罪行为,并且处罚力度也远远大于其他朝代。
这种制度的展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明朝廉政的形成。而且,朱元璋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真正的一视同仁,公正平等,不论犯罪者的官位有多大,功劳有多高,是不是皇亲国亲,只要违法,那就惩罚。
朱元璋在位期间一直勤勤勉勉,堪称劳模,办案都是亲力亲为,不给犯罪者一点儿违规操作的机会。
他也严于律己,一直为文武百官做表率,严格要求自己的妃嫔和子女,要勤俭节约。
朱元璋
明太祖要后人实行仁政
朱元璋虽然实施暴政,但是在教育后辈的时候完全不是这样的。他对太子朱标说,“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惟仁不失于疏暴,惟明不惑于邪佞,惟勤不溺于安逸,惟断不牵于文法。”
意思是支持朱标推行仁政的。朱元璋对建文帝朱允炆也说,你如果想要长久地治理一个太平盛世的话,刑罚应该是轻的。
由此可见,他的说法和他的做法完全是相反的,这也给后世留下了疑问。
所以,朱元璋是有推行仁政,但是他实施起来的却是重典治吏,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只是权宜之计,这是为什么呢?
朱标剧照
为什么要推行暴政
朱元璋刚刚上任之时也实行过一段时间的仁政,但是元朝遗留下来的问题很快就显露了出来,没有完整的律法,以案定法,对官吏犯罪采取放纵宽容的态度,没有严格的法律约束。
这也导致出现了功臣占田产、聚敛钱财,地方官员鱼肉百姓的现象。朱元璋认为只有通过严苛的法律进行约束,才能够改变现状,才能够巩固自己的政权,才能够让国家得到稳定。
朱元璋的铁腕也的的确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官场的腐败之气虽然一直有之,但是确实越来越少,清正廉洁的风气越来越浓烈。
《明史》赞誉,自此“吏治澄清者百余年”。
朱元璋
《朱元璋评传》写道:“洪武三十年所创造的业绩又确乎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所罕见的国家经济繁荣、政治鼎盛,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治世。”
严苛的律法与异常残忍的刑罚手段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让官员不敢贪的威慑作用,最终达到整饬吏治的目的。
朱元璋也不仅仅有严苛的执行和力度超强的惩罚制度,他同时也对清官给予奖励,赏赐金钱和房子,对此人进行提拔,并且还把此人的事迹列入《彰善榜》进行表彰,以起到优秀人物示范作用。
朱元璋剧照
在这种奖惩兼备的制度下,明朝初期出现了一批让百姓们拍手称赞的清官。
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明朝刚开始建立,经济组逐渐恢复,统治阶级内部就出现了新的矛盾,那就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皇权和相权在明朝之前都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但是,在朱元璋的政权逐渐稳定之后,皇权的专制越来越集中,这也使得和相权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再加上朱元璋生性多疑,与功臣之间都有隔阂,更不要说还是手握重权的功臣了。
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让权力更加集中在皇权上,为了保证皇权的稳定,朱元璋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法律。
朱元璋剧照
这些严格的法律也的确为朱元璋清扫了不少功臣。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明朝初期刚刚经历过战乱,经济和政治都亟须治理。
此时的明朝不仅仅需要面对元朝余党的虎视眈眈,还需要面对边境地区的接连的骚扰,这都让朱元璋必须很快稳定住现在的局势,而一个严苛的法律是维持稳定的重要手段,是缓和内部争斗与矛盾的方式。
朱元璋
结语
朱元璋所主张的“重典治吏”之法在明朝初期的确有肃元末弊政、整顿吏治、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地位等诸多方面的作用,对明朝初期的政治、经济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洪武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但是,在这些法规中出现的残酷刑罚与严苛的惩刑罚在却是数不胜数,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会大快人心。
但是在明朝初期往往会实行连坐,也就是说最终牵扯出来的相关人员会达到数万人之多,而这些牵扯出来的官员都惨遭株连,处以死刑。
朱元璋剧照
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这种惩罚力度无疑是残忍的。在法典中,官员的制度被制定得非常详细,这也成了官员斗争的“武器”,这也使得很难出现善终的官员。
可见,在当时朱元璋实行重典治吏是有缘由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当时的治理与后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带来的坏处也很多。朱元璋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教育后世若治平世,刑自当轻,可见,朱元璋实行重典治吏只是权宜之计。
参考资料
《明史》
《朱元璋评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