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由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蓬江区人民政府联合国内一流的艺术家创作团队精心打造、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歌舞剧《戴爱莲》在江门演艺中心演出。当晚,来自国家、省、市专家以及江门市数百名群众一同观看了演出。
江门原创歌舞剧《戴爱莲》成功演出。
江门是“中国舞蹈之城”,蓬江区是“戴爱莲舞蹈传承基地”,也是“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的故乡,深厚的舞蹈文化底蕴和人文渊源为歌舞剧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养料。为进一步擦亮“中国舞蹈之城”品牌、讲好侨都江门的名人故事,江门市委宣传部会深入推进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联合蓬江区政府深入挖掘戴爱莲舞蹈文化,精心打造了歌舞剧《戴爱莲》。
歌舞剧《戴爱莲》,主要展现华侨戴爱莲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舞蹈艺术的不懈追求,并通过戴爱莲与叶浅予的爱情和艺术上相互扶持,最终让中国舞蹈在世界绽放璀璨的艺术光华。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经历并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折射出了中国历经苦难、浴火重生的伟大民族精神。
江门原创歌舞剧《戴爱莲》成功演出。
该剧是江门市首个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自创排之初,江门市、蓬江区便邀请了国内一流的艺术家创作团队加入创作。主创团队多次深入采风,搜集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对剧本、乐谱、艺术构思、舞美设计等进行反复打磨,力求将歌舞剧《戴爱莲》打造得更加完美精致、更有艺术水准。该剧的成功上演也是江门市委宣传部用活城市名片,以艺术的方式讲“江门故事”“中国故事”的又一生动实践。
“歌舞剧《戴爱莲》表演和节奏的安排都非常紧凑。它截取了戴爱莲的几个重要经历,把戴爱莲对舞蹈、对祖国、对党的热爱都刻画出来,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这位老艺术家用她的一生的精力和舞蹈艺术去爱国、爱艺术的真挚感情。”北京舞蹈学院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郭磊说,歌舞剧《戴爱莲》有助于江门进一步擦亮“中国舞蹈之城”的金字招牌。通过这一歌舞剧,更能感受到江门人对舞蹈的热爱和人们参与舞蹈事业建设的热情,期待江门舞蹈事业开出更绚丽多彩的花朵。
“这个歌舞剧用一种有机的方式,把戴爱莲人生中的闪光点串联起来,给我们一个全面的、完整的、深刻的印象。”于平曾任原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是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观看歌舞剧《戴爱莲》后,他认为,该剧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找到一个非常好的、独特的形式把戴爱莲人生中的精彩片段组织起来;二是歌舞剧运用了整体的、独特的结构形式,贯穿始终;三是剧中的舞蹈和音乐经过多次打磨,呈现出了艺术精品的水平。
“歌舞剧《戴爱莲》是具有开创性的剧目,它不仅是在讲戴爱莲的故事,更紧密地结合了今天的时代,呼应着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所以这个剧才能在家乡人的心中产生共鸣,多次赢得观众的掌声。”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观看演出后表示,歌舞剧《戴爱莲》对江门擦亮“中国舞蹈之城”的品牌独具意义,是一种标志,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同时,该剧的演出,也正是对戴爱莲先生“人人皆可舞蹈”理念的诠释,舞出了舞蹈之城的风采。
据了解,该剧从8月6日起,将在江门、广州等地陆续上演。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戴惠甜
【图片】蓬江区委宣传部
【作者】 戴惠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