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蜀汉进攻曹魏,有两条路线——
秦岭北路,即,凉州,关中,然后,出潼关,进攻曹魏都城洛阳。
秦岭南路,即,汉水流经的三大盆地:汉中盆地,安康盆地,上庸盆地。
蜀汉刘禅在位四十余年,先后四任执政大臣:丞相、益州牧诸葛亮去世后,不再置丞相之职,以示诸葛亮无人可及之地位;蒋琬继诸葛亮之后执政,拜尚书令,领益州刺史,拜大将军,录尚书事,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蒋琬临终前推荐费祎接替自己,朝廷于是任命费祎为大将军,执掌军国大事。费祎去世后,姜维拜大将军。
自234年到246年,蒋琬执政蜀汉十二年,在此期间,蒋琬一直打算修改诸葛亮的北伐线路,因为,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都是走秦岭北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凉州打转转,连关中的长安的影子都见不到,更不要说远隔重重关山的曹魏都城洛阳了,而走秦岭南路,则便捷很多,可以直取襄阳,甚至直捣曹魏都城洛阳。
为何这样说,请看秦岭南路的地理——
汉水通道:汉中、安康、上庸三大盆地。
三大盆地
通过上庸盆地,可以进入南阳盆地,拿下襄阳,并且还可以北上洛阳盆地,直取曹魏都城洛阳。
上庸、襄阳,皆在汉水一线
关键是上庸盆地,原为益州汉中郡的东部,后来独立划出,为上庸郡,郡治上庸县,位于堵河河口。
荆州通蜀郡的主通道是长江三峡,同时,通益州还有一条路,即汉水通道,通汉中郡,汉水通道的门户,就是上庸郡。
刘备派刘封孟达守上庸郡,关羽在荆州大败,廖化前往益州求救,他如果自长江通道入蜀郡,显然太费时间,而襄阳樊城与上庸一样,皆位于汉水一线,并且,上庸郡比蜀郡近得多,因此,廖化当然先奔上庸郡求援,但是,问题是,刘封孟达兵少,怕上庸有失,只能不救,廖化破口大骂,这才继续深入蜀郡求援,当然这显然是来不及的。
刘备闻讯大怒,要惩罚刘封孟达,孟达恐惧,劝刘封一起投奔曹魏,但遭刘封拒绝,孟达投降曹魏,击败刘封,蜀汉失去了上庸。
因为长江通道比汉水通道更为重要,因此,失去上庸,当时看来,并没有什么,无关大局,刘备与东吴的夷陵之战,就是在长江通道进行的,这是关键的大战,似乎上庸并不重要。不过,司马懿却是慧眼独具,早就看出汉水通道的重要性,因此,当孟达据上庸,再投蜀汉时,司马懿未经请示皇帝,而是迅速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擒杀孟达,为曹魏保住了上庸要地。
蒋琬是另一个深知上庸重要性的人,因此,他打算放弃诸葛亮耗费时日并且耗费粮草巨大的秦岭北路,打起了秦岭南路的主意,秦岭南路的优势是,走水路,快速,并且不费粮草,地理上的优势更不必说了,可以直取襄阳,直捣洛阳。
不过,蜀汉君臣,似乎是被诸葛亮洗了脑,都非常痴迷于走秦岭北路,先战凉州,再慢慢地进取关中,因此,蒋琬走秦岭南路的计划,始终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所以,一直是拖拖拉拉,一直拖到蒋琬得病去世,也未能完全付诸实施,连上庸郡都未能夺回,因此更谈不上东出南阳盆地去争夺襄阳洛阳了。
等到费祎姜维执政,很快就回到了诸葛亮的老路,继续在凉州一带打转转了。
实话实说,蜀汉进攻曹魏,走秦岭南路,形势应该是比走秦岭北路好很多的。从这一点看,司马懿的眼光,高于诸葛亮,而在蜀汉阵营中,则要数蒋琬眼光独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