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新冠病毒,基因测序助力精准防控
——记省疾控中心基因测序小组
凌晨三四点的夏日兰州,略带一丝清凉、舒爽,整个城市还沉浸在梦乡中,一切都显得静谧、安详,但省疾控中心实验楼基因测序实验室里依然灯火通明。
几个身影相互配合,在完成昨天一批样本的上机工作。实验室的灯光就像夜空中的星星,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显得格外明亮,耀眼。流调溯源组在等着,疫情分析、研判组也在等着,等着实验室出具昨天样本的测序结果。
经过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们对于核酸检测已是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基因测序可能还有一些陌生或一知半解。现在,我省的检测技术水准已经提升到这个层次和水平了。
如果说核酸检测回答了“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这个问题,那么基因测序就能够准确锁定感染的新冠病毒属于哪个“分型”,从病原学的角度更准确地认定病毒的来源,为流调溯源提供最真实的证据。我省这波疫情最后确定奥密克戎变异株BA.2.38就是通过二代测序分析出来的。基因测序比核酸检测更复杂,程序更繁琐,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更多。
省疾控中心疫情防控组基因测序组共有7人,平均年龄32岁。为了完成这一过程,该中心基因测序团队经历了太多的舍弃:当这波疫情袭来的时候,年轻的队员没有丝毫犹豫,他们将幼小懵懂的孩子交给父母看管,将年迈多病的老人拜托邻居照料,毅然中断了正在北京进行的学习进修……
为了保证基因测序工作的及时性,他们克服人员少、实验时间长等诸多困难,建立倒班制度,24小时均有人员到岗,做到样本即到即提,24小时内按设备最大通量上机,保证测序结果及时反馈。
要说,加班、凌晨上下班,在基因测序组里已经成了常态,甚至几个昼夜不眠不休也很常见。截至7月26日,完成了84份标本的测序,拿到了77份标本的全基因序列。
3年来他们用坚守、严谨、科学和默默付出,交出了一份份权威的基因测序结果,用肩膀扛起疾控人的责任和担当。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小东 (图片由甘肃省疾控中心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