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产手机功能的不断发展和价格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开始购买中国手机。早在2018年,中国手机在印度市场的份额就达到了51%。
也许是看到中国手机太受欢迎,印度似乎有了“危机感”,开始各种理由“折腾”中国手机了!
从“大受欢迎”到“危机重重”
今年1月,印度财政部指控小米印度公司逃税65.3亿卢比。指控称小米印度公司从海外进口小米手机和手机零配件,在申报关税时未申报包含在进口产品中的专利版税和授权费,违反了印度的关税法。
7月初,印度执法局称已冻结vivo印度公司相关的119个银行账户,总额达46.5亿卢比(约合3.86亿元),原因是vivo把在印度的销售额中部分汇出了印度,涉嫌洗钱。
最近,印度税务情报局又发表声明,称调查发现OPPO偷逃了价值439亿印度卢比(约37亿元)的关税。
关税处罚?根源都是“钱”的问题
从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的数据看,小米、vivo、OPPO稳居印度手机出货量前五,总份额仍然超过50%。
印度对小米、vivo、OPPO的查处原因各有差异,但实际都是钱的问题。印度是全球重要的手机市场,政府制定了强硬的政策,将手机的生产留在印度,主要收入也留在印度。
这看上去似乎有利于印度本土的手机厂商,但事实上无论哪家手机厂商,都很难避免大幅成本没办法在印度实现,因为大量的零部件印度根本生产不了,专利费就必须要支付给印度以外的公司。
无论是三星,还是小米、vivo、OPPO,或者印度的本土厂商,都要向境外支付大量的费用,而支付费用超过一定比例,就会面临印度不同部门的处罚。
如今看来,小米、vivo、OPPO都被找到了理由,三家公司在印度的销量也受到了影响。
有人说,印度的环境不好,不能投资只能交易。
但手机市场不同,如果不在印度投资生产工厂,就没办法在当地销售,这有点像几十年前我国的轿车市场。不同的是,我国并没有给汽车企业太大压力,只是给出了零部件国产化时间表,给企业留足了调整时间。
而印度显然不是这么做的。
遇压力就撤?不存在!还是要“因地制宜”
在手机产业链全球分工的今天,无论哪个国家,都很难自己“统揽”全部的零部件,即使有生产技术,也会有各种原因需要进口。
对我国的手机企业来说,不在印度建厂也不太现实。最重要的是,应该是加快本地化步伐,规避印度的政策风险,不仅是在制造环节,还有各种关系的处理上,如雇佣更多本地高管,借助他们的本土优势,更好地在各种商务工作中沟通,更切合地表达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我国企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必然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外在环境。
遇到压力就撤,不可取。适应环境,推动政策,改变环境,需要各方机构的长期努力。也不必把这种矛盾看成“敌我战斗”,而是要积极寻求解决途径,尝试研究不同国家、地区、组织、机构之间权益的差异,从中利用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规避风险,逐步改变当前的发展状态。
其实国内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境外企业进军国内市场,都是类似的道理,比如某些知名国际企业在国内的做法和经验,也可以好好地学习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