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农产品的农残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限制我们品牌发展的一个因素。
我最看好的水果,该如何破局?
我们的下一代、上一代,知道吃水果有营养,也知道吃水果有农残,唯一能做的就是静置、小苏打、去皮。
不过这里面也有些新的商机,面向中产以上的高端有机农产品供应,以及大家经常耳熟能详的认养农业。
过去十多年批发市场的商业化,带来前端农事生产的过度用药用肥,把农产品变成了农残品。
对内,我们的农产品卖不上高价,很多农户是种一年、看一年。一县一品、一镇一品,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虽然已经推崇了很多年了。
对外,我们的农产品没有出口优势,用水果换其他物资没法实现。大部分是别人拿着他们的水果,来换我们的物资和外汇。
再者,水果的种子也没有优势,高端的种子是别人的,自己培育的水果种子商业化难、得靠国家补贴。
在这个方面就需要有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了。
土地改良是一个,但是解决的是面向过去的农残问题。
质量追溯是一个,但是解决的是面向过程的农残问题。
测土配方是一个,但是解决的是面向未来的农残问题。
除了这三个以外,还有其他的措施。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对这三个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私下沟通,毕竟每一块都是一个商业模式,一个能在小范围内闷声赚农业钱的模式。
这一系列怎么串联起来,怎么实现数据共享,提供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的监测。
包括对于水土环境的监测,质量追溯的全链路打通,对于测土配方结果的贯通。
你会看到很多所谓的水果产业大脑,都把这一系列的农产品生长数据采集了,统一展示。但是却会发现,项目前几年有数据,后面渐渐的所有数据更新不及时了。数据指导县域农业发展,数据指导农事作业操作,一切都是虚拟的。
归根结底,就是这些数据都不是自动产生的,而是人手工收集和维护的。目前数字农业就是这样串联起农业全产业链监测的。
毕竟县域不是企业,有那么多信息化系统。
第一,个别监测数据并不能代表整体的样本,最多一个抽样调查。
第二,全链路数据的打通,非常耗费资金,一般只能做一个科技示范。做全做深,并不是数字农业就能搞定了,县域也没那么多钱。
第三,还是效益问题,只适合高端农产品,或者销地直销农产品,必须减少几个供应链环节,否则数字农业所做的一切的成本就没法分摊了。所以你会看到百果园会用一整套来保证自己的品质。
综上所述,数字农业,在水果既是营养品,又是农残品上,得靠企业,靠直接销售农产品的企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